血清、脑脊液中S-100B、NSE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2020-02-14 07:46牛莉莉闫文萍马红萍李建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损伤脑脊液脑组织

牛莉莉,闫文萍,马红萍,李建明△

(1.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新疆昌吉 8311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的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80%[1]。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缺血性脑卒中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目前,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组织中水平较高[2-3],成为脑损伤的新一代生化标志物[4]。

由于S-100B蛋白及NSE存在于脑组织中,在脑卒中过程中,其首先出现在脑脊液中,经过破坏的血脑屏障才能溢出出现在血液中,为了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B蛋白及NSE不同时间在脑脊液及血液中的梯度变化,本研究使用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MCAO)线栓法对SD大鼠造模[5],模型评价完毕后检测其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的水平,以提供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间段脑脊液及血液的变化趋势、损伤程度及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学评价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实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8只,体质量(180~200 g/只)购自中国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YXK新2011-0003)。

1.2试剂与仪器 麻醉剂、10%水合氯醛(分析纯)均购自中国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0.35 mL/100 g,对于未完全麻醉的动物每次加量0.1~0.2 mL,延长观察时间,切不可急躁导致用量过大引起SD大鼠死亡。手术器械购自中国上海医疗器械公司;碘伏消毒液购自中国北京三河制药厂;HHS-28电热恒温水浴箱购自中国上海东星建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非吸收性外科缝线(型号1#、4#)、线栓购自中国平顶山豫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型号3043-100,线身直径0.28 mm,硅胶直径(0.43~0.02)mm,线栓总长50 mm;脑组织染色使用2%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货号G3005;NSE、S-100B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中国上海罗氏诊断公司,货号分别为12133113122、03175243190;脑脊液抽取采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6]。

1.3方法

1.3.1实验SD大鼠饲养方法及分组 所有SD大鼠均饲养在SPF级动物房内,室温(25~2)℃,给予SPF鼠料及SPF玉米芯垫料,两天更换一次饲养盒。将48只SD大鼠随机编号分为8组,每组6只,手术后8 h做行为学评价,按照不同时间段术后8 h、12 h、1 d、3 d、5 d、7 d及21 d腹腔取血及抽取脑脊液。

1.3.2MCAO操作步骤 采用经过探索和改良的颈总插入法在颈部皮肤备皮,灭菌和充分暴露颈部后取正中横向切口。钝性分离肌肉,暴露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沿着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结扎、切断颈外动脉分支,结扎/不结扎翼鄂动脉,结扎颈总动脉并从颈总动脉动脉插入线栓,沿颈外动脉、颈总动脉连接部和颈内动脉缓慢前进,至颈内动脉颅内连接部时即可阻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7]。

1.3.3动物行为学评分 按照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详细评分标准[8]对所有大鼠进行动物学行为评定,标准如下:(1)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2)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3)2分:向瘫痪侧转圈;(4)3分:向对侧倾倒;(5)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思丧失。

1.3.4动物脑梗死体积测量 参考ASHWAL[9]等的方法,并加以改进。端头将SD大鼠脑组织完整的取出,在距额叶前端3 mm和9 mm处进行冠状切片,取中间6 mm厚的脑组织块,然后沿此脑块矢状缝两侧约2 mm处,从上至下切去两侧半球的正中结构(此结构由大脑前动脉供血,弃去)。余下的左右两侧脑块,各沿矢状切面旁开2 mm处,并和矢状切面呈30°斜切,其中外侧皮层为缺血核心区,内侧皮层为缺血半暗区。经过TTC染色后,使用ImageJ的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公式为:梗死体积=(Σ梗死区×厚度)/(Σ整个区域×厚度)×100[10]。

2 结 果

2.1SD大鼠组间不同时间段S-100B蛋白及NSE血清及脑脊液中水平表达 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血清中水平,S-100B蛋白及NSE出现时间脑脊液早于血清;S-100B蛋白及NSE从术后8 h开始升高,S-100B蛋白在血清中3 d达到高峰,在脑脊液中1 d即可到达峰值;NSE在血清中3 d达到峰值,在脑脊液中12 h已经到达峰值;术后5 d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NSE水平明显下降,7~12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2.2NSE、S-100B水平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 脑脊液、血清中NSE、S-100B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并且脑脊液中NSE、S-100B水平相关性均高于血清中NSE及S100B水平相关性。见表2。

表1 SD大鼠组间不同时间各检测指标水平[M(P25~P75)]

续表1 SD大鼠组间不同时间各检测指标水平[M(P25~P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图1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NSE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表2 NSE及S100B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

表3 不同等级评分下各项目水平水平[M(P25~P75)]

表4 不同梗死体积下各指标比较[M(P25~P75)]

注:-表示此项无数据。

2.3不同等级评分下各指标比较 随着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血清及脑脊液中NSE、S-100B水平也随之增高,梗死体积也不断增加,见表3。

2.4不同梗死体积下各指标比较 随着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及脑脊液中NSE、S-100B水平也增高,特别是脑脊液中NSE、S-100B水平增高幅度更大,见表4。

3 讨 论

S-100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的一种全新蛋白质片段[11],MOORE等[12]于1965年用色谱和电泳的方法首先在牛脑组织提取物中发现。S-100B蛋白在脑组织中表达水平丰富(3 500 ng/mg),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大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垂体前叶细胞中[13]。研究表明,影响S-100B蛋白水平的原因有3种:(1)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范围;(2)巨噬细胞或/和蛋白酶引起的降解作用[14];(3)血脑屏障的破坏力度。WAINWRIGHT等[15]在2004年完成了首次人体试验,证实S-100B蛋白过量表达与急性脑损伤有直接关系,S-100B蛋白过量表达将增加大脑对缺血缺氧损伤的易感性,导致神经元凋亡。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16]。NSE在脑组织细胞的活性最高,非神经组织中活性较低。目前,考虑脑损伤引起NSE水平升高的机理是:脑损伤造成神经元坏死,NSE从细胞中溢出,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及血液;受损脑组织继发缺血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损伤[17-18]。血脑屏障的基本功能在于控制进入神经组织的物质,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结果导致内皮细胞、基膜受损,其渗透性增加,屏障作用消失。故脑损伤时S-100B蛋白及NSE首先在脑脊液中增高,之后能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外周血循环,故外周血中该两项指标滞后于脑脊液标本[19-20]。

本研究使用的MCAO模型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于研究急性脑缺血疾病的动物模型之一,其手术简单,创伤小,缝合方法简单,避免打开颅骨,能明确闭塞的精准位置,可控制缺血持续时间和再灌注[21-22]。通过一年多的动物实验,笔者在动物性别、体重、年龄、切口、结扎位置、所使用的麻醉剂以及线栓质量、硬度和直径等方面摸索成功地建立了MCAO模型[23]。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B及NSE在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后不同时间段呈趋势性变化,脑脊液中S-100B及NSE水平增高时间均早于外周血,且脑脊液中的水平增高是外周血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特别是脑脊液中S-100B蛋白在脑损伤8 h即可增高,1 d达到峰值,而NSE在脑损伤后12 h脑脊液中即可达到峰值,持续到5 d后下降,5 d后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S-100B及NSE水平在发病后12 h开始增高,3 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7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还对术后SD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及脑梗死体积测量[24],针对不同行为学评价得分及不同梗死体积给出了血液、脑脊液中S-100B及NSE参考区间,并且通过分析相关性发现无论是血液还是脑脊液中S-100B及NSE结果与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脑脊液中两指标的相关系数高于外周血,尤其在神经功能评分大于2分、脑梗死面积大于全脑10%时,两指标结果显著增高,且脑脊液中检测结果远远高于外周血检测结果,充分验证了S-100B及NSE在大脑中的特异性及脑脊液检测的灵敏性均高于外周血。

脑卒中患者临床病人研究有较多局限,首先患者基础病较多,导致外源性影响因素较大,梗死面积及部位不同,检测指标有所波动,若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二次梗死,造成结果再次升高,给实验结果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患者发病时间较难控制,当有症状就医之后基本超过发病8 h以上,故不能准确评估发病时间与检测指标水平高低的相关性[25];再次,在国内脑卒中患者采集脑脊液几率小,若按时间段搜集脑脊液标本更加困难;综上所述,按照不同时间段搜集人体外周血及脑脊液样本影响因素较多,故一般采用动物实验研究。

4 结 论

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及NSE均能反应脑损伤的程度,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学指标。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及NSE的水平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为临床采集血液及脑脊液时间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脑损伤脑脊液脑组织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