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水平与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关系*

2020-02-14 07:46炜,许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反应二聚体血浆

汤 炜,许 超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检验科,安徽六安 237006;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2集团军医院检验病理科,浙江湖州 313000)

肺炎是指病变累及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进展为重症肺炎[1]。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均可引发重症肺炎,患者除了表现肺部症状呼吸衰竭外,还可能因感染而并发脓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并可对心、肺、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造成损伤[2-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衡量心功能的常用生物标志物,其半衰期较长(120 min),体外稳定性强,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4]。D-二聚体是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产物,其水平升高预示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目前关于NT-proBNP、D-二聚体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T-proBNP、D-二聚体的水平与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作为重症肺炎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6];(2)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3)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恶性肿瘤、肺结核、肺栓塞、肺梗死等疾病者;(2)合并有原发性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3)存在弥漫性肺出血者;(4)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者;(5)入院后24 h内迅速死亡者;(6)手术引起的重症感染者。根据患者入院28 d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存活组(73例)和死亡组(31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1~70岁,平均(54.36±8.54)岁,体质量指数18.12~25.37 kg/m2,平均(22.32±1.85)kg/m2。普通肺炎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3~71岁,平均(55.45±8.97)岁,体质量指数18.05~25.64 kg/m2,平均(22.02±1.93)kg/m2。重症肺炎组男性59例,女性45例,年龄42~73岁,平均(56.73±9.45)岁,体质量指数17.89~25.13 kg/m2,平均(21.87±1.96)kg/m2。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与试剂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购自中国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全自动血凝仪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型号ACL 3000;试剂均购自中国湖北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1.3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其中一半在枸橼酸钠抗凝后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提取血浆,另一半直接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提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预后情况,APACHEⅡ主要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7]。

2 结 果

2.1三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比较 各指标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的NT-proBNP、D-二聚体、PCT、IL-6、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肺炎组的NT-proBNP、D-二聚体、PCT、IL-6、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重症肺炎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相关指标比较 死亡组的NT-proBNP、D-二聚体、PCT、IL-6、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比较

续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比较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和普通肺炎组比较,#P<0.05。

表2 重症肺炎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相关指标比较

2.3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与PCT、IL-6、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2.4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以本次研究的104例重症肺炎患者资料为样本,以死亡状况为应变量,赋值1=死亡,0=生存。以前述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指标/因素为自变量(全部6个)。由于指标资料均为连续变量,为提高统计效率使回归结果清晰,按总均值进行分段(分层),转化成两分类变量。回归过程采用后退法以进行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剔除=0.10,α入选=0.05。回归结果显示NT-proBNP、D-二聚体、PCT、APACHEⅡ评分均是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T-proBNP、D-二聚体水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4 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30%~50%[8-9]。准确的评估病情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在进行病情评估时通常要考虑到肺炎本身严重程度、脏器功能受损程度、凝血功能、感染严重程度等[10-11]。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常用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和凝血功能,然而这两个指标是否能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重症肺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大量研究证实,炎性反应在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2-13]。革兰阴性菌是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种类,革兰阴性菌进入人体后,其细胞壁的毒性成份脂多糖可激活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IL-6等下游炎症因子分泌,引起炎性反应,若炎性反应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即可进展为重症肺炎[14]。PCT是血清降钙素的前肽物质,hs-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二者均是常见的炎症标记物[15]。IL-6是核因子κB的下游炎症因子,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分泌,加重机体的炎性反应[16]。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IL-6、hs-CRP水平呈异常高表达,提示重症肺炎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炎性反应,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7]。

重症肺炎是一种进展性肺部炎症,可由局部感染快速进展为全身性感染,并且可引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NT-proBNP是B型脑钠肽BNP的前体物,是临床评估心功能的常用指标,并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18]。D-二聚体是临床评估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是急性血栓形成的敏感的标记物[19]。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分析其中原因,重症肺炎患者易并发心功能损伤,而心肌细胞在受损后会产生含134个氨基酸的proBNP,其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BNP和NT-proBNP,进而导致血浆NT-proBNP水平上升[20]。BNP和NT-proBNP均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然而与BNP相比,NT-proBNP半衰期较长,体外稳定性强。张翊等[21]的研究证实,血浆NT-proBNP可反映重症肺炎患儿的心功能状态,且其对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D-二聚体是反映纤溶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细菌、病毒、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在入血可激活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而激活的内源性凝血系统又激活纤溶系统,从而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22]。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重症肺炎患者血浆NT-proBNP、D-二聚体均与PCT、IL-6、hs-CRP等炎症因子呈正相关。分析其中原因,炎性反应可抑制左心室收缩功能、促进心室重塑,使得患者心功能受损,进而导致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23]。另一方面,炎性反应可引起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小板聚集并释放血小板因子3、4等促凝因子,促进血液凝固,进而导致纤溶系统功能亢进,从而导致D-二聚体的升高[24]。郭冰冰等[25]的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TLR4表达的增加与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呈一致性,提示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考了高凝状态的形成,进而使得D-二聚体水平上升。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NT-proBNP、D-二聚体均是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提示NT-proBNP、D-二聚体与患者的生存情况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过高往往代表着机体的心功能受损严重,且凝血功能处于紊乱状态,疾病严重程度较高,因此预后更差,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来预测患者的预后。

然而本研究选取的病例数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以上结论还有待其他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进行验证。

4 结 论

血浆NT-proBNP、D-二聚体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机体的炎性反应程度密切相关,NT-proBNP、D-二聚体均为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水平过高往往预示着心功能受损严重、凝血功能紊乱,导致患者预后变差。

猜你喜欢
性反应二聚体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