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2-14 07:45姜加学杨小庆唐晨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径淋巴宫颈癌

马 东,姜加学,杨小庆,吴 雪,唐晨虎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14)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宫颈癌转移预示着病情趋于恶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资料显示淋巴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1-2],因此在治疗宫颈癌时,准确判断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核磁共振(MRI)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检测,但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存在灵敏度差异较大的问题[3-4]。有研究表明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量化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对转移或非转移的淋巴结均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5-6]。因此,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旨在探讨DWI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33±9.21)岁。肿瘤分期:Ⅰ期21例,Ⅱ期29例;肿瘤类型:鳞癌27例,腺癌23例。共纳入287枚短径≥5 mm的淋巴结进行研究,根据其转移类型分为转移淋巴结组(n=49)与非转移淋巴结组(n=238)。纳入标准:符合李亚敏等[7]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研究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宫颈癌患者,患者无MRI和DWI扫描禁忌症。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脏器急性疾病者;(2)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人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淋巴结直径测量 主要采用PHILIPS1.5T核磁共振仪对淋巴结的直径进行扫描。参数设置:层厚6.0 m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为15~20 s。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25 mL,经肘正中快速团注,随后立刻开始扫描,并分别于对比剂注射后20、50和110 s扫描以获得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MRI成像。扫描完毕后将图像送至工作站处理。由2名医师共同在轴位T2WI上测量淋巴结长径、短径,并计算短径/长径值。

1.2.2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 DWI检查选择横轴位,设定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5 000 ms/71 ms,b值为0、800 s/mm2,层厚为3 mm,层数18,矩阵为128×128,层间距为0.5 mm,然后行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3个方面施加敏感梯度脉冲,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每次扫描时间为7 min 10 s。由2名医师共同在轴位T2WI上测量ADC,采用AW4.3工作站Function 2.0l软件重建出ADC图,参照同层面横轴位T2WI,首先在ADC图上沿宫颈癌灶最大层面边缘,绘制感兴趣区(ROI),排除癌灶内的囊变、出血及坏死区,测量ADC平均值(ADCmean)和最小值(ADCmin)。其次在淋巴结内绘制类圆形ROI,排除淋巴结边缘,测量淋巴结的ADCmean(取3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和ADCmin(测量时尽量将ROI放于ADC伪彩图的最蓝色区域内,ROI约为15 mm2)。最后计算淋巴结与原发肿瘤的相对ADC值(rADCmin、rADCmean)。

2 结 果

2.1两组MR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MR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2两组DW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转移淋巴结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P<0.05),见表2、图1。

表2 两组DW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3MRI、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的AUC值分别为0.608、0.762和0.565,且短径的AUC值明显大于长径和短径/长径(P<0.05),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分别为0.952、0.886、0.839和0.939,且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明显高于短径的AUC值(P<0.05),见表3、图2、图3。

表3 MRI、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注:与长径比较,*P<0.05;与短径/长径比较,#P<0.05;与短径比较,△P<0.05。

注:A表示淋巴转移组;B表示非淋巴转移组。

图1淋巴转移组与非淋巴转移组患者的MRI征象

图2 MR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图3 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3 讨 论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显示,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该病发病率位居第三,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有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的重要扩散途径之一。对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需采用放化疗治疗,但这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9]。因此在治疗宫颈癌时,准确判断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MRI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检测,MRI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具有无电离辐射、多方位成像的特点,为淋巴结的检出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10]。有研究表明,淋巴结的形态特征在判断淋巴结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11],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形态学指标主要包括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等[1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说明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可作为初步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为了进一步探讨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本研究采用AUC值比较淋巴结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淋巴结短径的AUC值明显高于另外两者。然而有学者认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应与原发肿瘤、淋巴结所在的位置有关[13],并且盆腔淋巴结短径大于8 mm、腹膜后淋巴结短径大于10 mm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形态学标准,因此淋巴结形态学特征变化对于判断转移淋巴结不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非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也可因机体炎性反应的发生而增大,从而导致淋巴结形态学特征变化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判断灵敏度较低。

DWI可以量化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对转移或非转移的淋巴结均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有研究表明,对活体脏器病变组织进行ADC的定量测定,可对病变组织的变化做出诊断[14]。在本研究中,通过DWI对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的ADC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结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说明ADC可较好地反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5]。原因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改变有关,转移淋巴结癌灶内的细胞密度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异常变大,且核浆比增高,从而缩减了细胞内、外间隙,进而导致ADC值降低。此外本研究将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与淋巴结短径的AUC值作比较,结果发现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均比淋巴结短径的高,说明DWI检查癌灶和淋巴结的ADC值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 结 论

综上所述,DWI通过测定癌灶与淋巴结的ADC值能够准确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长径淋巴宫颈癌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不同长径比下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承的特性研究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