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写小字阻碍书写水平的发展

2020-02-14 15:44樊喜燕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字格偏旁部首收笔

樊 锁 樊喜燕

汉语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之一。汉字的使用和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汉字所承载的丰富信息、深刻内涵和文化传承等无比重要。有如此的厚度、广度和重要度的汉字书写,在毛笔退出主要书写工具之后,只有停滞没有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扫盲阶段,上几年学就能写一手好字。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中小学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现在加上计算机等工具普及应用,不仅中学、大学,而且读到硕士、博士的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有些专家、学者、教授、公务员、医护人员等等,能把字写像样一点的也为数不多。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启蒙书写,字格太小,用笔太细是最重要的。

◎字格小笔芯细,不能体现笔画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中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传统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提、折、钩八种。如撇、捺,在字中很有装饰性和表现力,斜撇的写法,下笔稍顿笔,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笼统地讲,最起码的要体现撇的由重到轻和捺的由轻到重。

然而实际情况是,小学生初学写字格一般都小于1.5cm,相应铅笔也只能用小于0.9mm的细芯笔。笔芯细则笔画没有粗细轻重的明显变化,这样书写只能造成笔画的随意性,更不能体现出“撇撇似刀” “点点如桃”等形态之美。不必说课标要求,就是中国人几千年传统书写基本规则,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是个常识,但自从普及铅笔、钢笔等硬笔之后,尤其是在广大教学实践中,仅仅是在理论和口头上强调基本笔画,就是没有真正落实在书写实践中。根基就不好,怎能建成高楼。

写字和写好字不是一回事,作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和应用工具的文字是两个概念。我们首先是写好字,写出汉字艺术,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做到规范美观。学习汉字书写,不管硬笔软笔,都有一个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只不过硬笔速度快了而已。比如一笔横画的书写,难度比较大。长横起笔稍顿,之后向右上方轻些行笔,一般的长横倾斜程度不可过大,看上去不水平即可(有的专家说和水平线呈3度角),收笔时重按一下。由于字格小,相应的笔画自然就短,加之笔芯细,很难实现起笔、运笔、收笔几个动作,就是书写到位看上去也不顯明。这样写了多少年字,也没有写过一个标准规范的笔画,焉能写好一个字。

汉字书写艺术在全世界独放异彩,都是通过基本笔画进行表现的。就是一个钩,也要稍转蓄势,钩出力度,才能体现美。启蒙或任何时候的书写都要充满情感。笔芯太细,钩的根部和出锋处没有多大的区别,学生书写就不用在意了,甚至可以不提钩,或写出的钩短,软弱无力,平淡无奇。老师们常常一个字留写十遍八遍的书面作业,铅芯细,字格小,随意涂鸦,久而久之学生会厌烦,还哪能谈对汉字的热爱,更起不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讲究注重每一个基本笔画,才能写出笔画美进而使整字写得漂亮。写出美的汉字,才会有美的展现,学生才会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人的素养得到提高。写好小小汉字,亦可养成一个人的好品位。

◎字格小笔芯细,忽略整字和作为部件时的变写及笔画的变化

常见的是“木”在作偏旁的时候捺变写为点。“土”“王”在作偏旁的时候下面的横变写为提。“羽”在作“羽字头”时“习”的横折钩变写为横折。两个“克”“先”连写时前面一个字的竖弯钩变写为竖提。“雨”在作“雨字头”时横折钩变写为横钩。变写大多是作偏旁部首时,为了节省空间,给组合部件留出余地,这样既美观又不失汉字作为部件组合的内涵。如果是用毛笔等笔画粗的书写工具写大字,如果不变写,有时无法安排结构,逼迫得改变笔画性质。笔芯细就无所谓了,完全可随意书写安排,常常凭自己感觉想当然来写,或出现笔画并不应有的交叉,字迹混乱,版面不干净。

“点”在汉字的应用中非常之广,变化也很多。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在硬笔书写当中,也很容易写出右 点、左点、提点、撇点。从审美的角度讲,不同的位置,写不同的点。比如相向点是右点和撇点组合且右点短撇点长,相背点是撇点和右点的组合,秃宝盖的点是左点。由于笔芯细,小学生在初学写字时就一两种点,没有各种点变化。如秃宝盖的点常常写成撇点,看上去刺眼不舒服。

我们往往因为笔画短而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观察中小学书写大都连横平(横笔左微低右微高)竖直都做不到。尤其是竖画,它在汉字起着支撑的作用,要写得笔直挺拔。尽可能把汉字写美,还要写清垂露竖与悬针竖。在硬笔书写当中,不用过于严谨,顿一下笔同样有垂露的效果,直写下去自然出锋即为悬针竖。垂露竖紧收显得稳重,悬针竖有锋芒显得放纵。二者不可混乱,也不可只写一种笔画。收放恰当,硬笔楷书,亦能生动活泼神韵十足。可学生大多不知道垂露竖与悬针竖,更谈不上写了。

由于字格小笔芯细,现在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长短横不分。 比如“美”第六画的横最长,好多学生把第七画写得最长。“缶”是第三画最长,而在“缶”作偏旁部首时,第二、第三画长短混淆。有时撇和长点不分。比如“贝”在作偏旁部首时,往往把最后一笔的长点写成撇。小字格细笔芯书写到今天,人们习以为常,不是什么大错。按标准规范,难道这不是错字吗?至于像“冒”这种特殊情况,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也不注意,上边既不是“日”字,也不是“曰”字,而是一个“冃”字,第三、第四横画和左右两边的竖都不能相连,“冃”和“冒”是“帽”的本字,如果写成“日”或“曰”,和“冒”风马牛不相及。由于这些字大多可以作其他字的偏旁部首,又组成数量众多的常用字,一错百错。难怪现在的学生照着书抄也是错字连篇,难道我们都怪罪于学生吗?

中国人都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大都希冀接受书法培训,是我们没有找出问题的结症之所在。古人写字就是普通教师教,书写再差的老师学生其书写总有个字样,拿到现在任意一个读书人都可以当书法教师。写正确规范的汉字,是一件必须也是不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就指望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或书法教师指导,中国汉字的书写质量怎能大范围普遍提高,怎能涌现众多出类拔萃的优秀书写者。

猜你喜欢
字格偏旁部首收笔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软硬兼施(二)
《同音》二字格探析
台字找偏旁部首
老虎棋
移字谜
偏旁部首知多少
《蜀素帖》单字选析(五)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