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耳通窍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2-22 09:53井海珍洪春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听阈通窍神经性

井海珍 洪春丽

1.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老年病科,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针灸科,山东泰安 271000

慢性神经性耳鸣临床上是指患者在未受外界刺激前提下,自主感受到耳内和(或)颅内出现嗡嗡作响和(或)蝉鸣音等异常声响[1],并可伴有头痛及听力下降。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2],研究提示神经性耳鸣人群中整体发病率约为15%,中老年人群可达33%以上[3],同时本病发病还与外界噪声、生活压力、饮食及作息习惯等有关[4]。本病久治不愈,对患者生产生活、社交及睡眠等均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病程的延长,将出现听力下降、睡眠障碍与心理障碍[5]。治疗上西医以改善脑循环、神经营养为主,但效果十分有限,祖国医学则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6]。聪耳通窍汤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耳部新陈代谢,促进耳源神经元的损伤后修复,从而提高听力水平,减轻耳鸣症状。本研究主要探讨聪耳通窍汤联合针刺在治疗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神经性耳鸣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通过听力测试、临床症状、电耳镜及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等诊断神经性耳鸣,且签署入组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诊断上符合《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八版关于神经性耳鸣标准,均为单侧耳鸣、病程超过1个月,年龄50~70岁,均存在眩晕、眼震、恶心呕吐及乏力表现;排除标准:外伤性听力损伤、恶性肿瘤、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明确中耳和(或)外耳疾病所致客观性耳鸣、对使用药物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50~70岁,平均(64.7±1.2)岁,病程1~18个月,平均(8.6±0.6)个月,病变部位:左耳者26例,右耳者14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50~70岁,平均(64.6±1.3)岁,病程1~18个月,平均(8.7±0.6)个月,病变部位:左耳者25例,右耳者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应服用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并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改变生活环境等处理。对照组应以耳针针刺治疗,取穴为神门、皮质下、内分泌、内耳及外耳5穴位,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以0.5寸毫针浅刺法进行,得气后留针30min,每间隔3d治疗1次,每次持续15min,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则在以上基础上,予以聪耳通窍汤,组方为柴胡10g,郁金15g,丹参15g,茯苓15g,石菖蒲12g,赤芍15g,路路通15g,葛根12g,升麻3g,多药于温水浸泡30min后加水500mL煎汤至200mL,早晚口服各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气导听阈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变化;干预后3个月两组仍存在的临床症状及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包括[7]:耳鸣对生活工作的影响、耳鸣持续时间、耳鸣对情绪的影响、耳鸣对睡眠的影响、耳鸣所发生环境或诱发原因、及患者主观感觉等6大部分,总分0~18分,分值越高提示耳鸣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过程中气导听阈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气导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气导听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过程中气导听阈变化情况比较(±s,dB)

表1 两组干预过程中气导听阈变化情况比较(±s,dB)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1个月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 68.6±2.3 38.8±1.6 29.6±1.3对照组 68.7±2.4 49.6±2.3 47.5±2.1 t 0.190 24.379 45.837 P 0.850 0.000 0.000

2.2 两组干预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比较(±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16.3±1.2 4.1±0.2 63.425 0.000对照组 16.4±1.2 7.9±0.6 40.069 0.000 t 0.373 38.000 P 0.710 0.000

2.3 两组干预后3个月仍存在的临床症状比较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仍存在眩晕、眼震、恶心呕吐及乏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3个月仍存在的临床症状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干预期间发生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便秘及腹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发病率显著升高,对社会公共医疗资源带来巨大压力[8]。神经性耳鸣作为耳鼻喉科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亦在不断升高,一旦发病对患者生产生活均造成严重负面影响[9]。目前临床上依据发病原因不同将神经性耳鸣分为感音性、周围神经性及中枢神经性三大类,但目前针对神经性耳鸣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0]。治疗上则以预防为主,并积极延缓其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中医学则将神经性耳鸣纳入“耳鸣”之范畴,通过虚实两端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实证则以气血瘀滞、肝火郁结为主,虚证则以气血双虚、肾精亏损为主因。治疗则以行气活血、化湿通窍为主[12-13]。

针对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西医治疗多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补充B族维生素为主,同时本研究对照组结合耳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聪耳通窍汤干预。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气导听阈变化情况发现,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气导听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针对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联合应用聪耳通窍汤能有效改善听力阈值,提高听力水平。另外针对干预前后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变化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联合应用聪耳通窍汤治疗,可显著改善耳鸣症状。同时比较干预后3个月两组仍存在的临床症状发现,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仍存在眩晕、眼震、恶心呕吐及乏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联合应用聪耳通窍汤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最后比较不良反应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老年慢性神经性耳鸣,联合使用聪耳通窍汤治疗,安全性高。

本研究观察组使用的聪耳通窍汤,方中柴胡、郁金具有疏肝疏肝理气、活血行气、清心润燥之功效[14],丹参、赤芍联合路路通则能行气活血、祛湿清心之功效[15],茯苓联合石菖蒲与葛根,则具有健脾宁心、除湿消肿、理气活血之功效[16],同时结合使用葛根还能升阳通窍、引药入耳之功效[17]。方中多药联用,共奏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窍的临床作用[18]。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神经性耳聋,联合使用聪耳通窍汤,可改善听阈,降低耳鸣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听阈通窍神经性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分析
超高频听阈在不同年龄段耳鸣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滋肾通窍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生长激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