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效

2020-02-23 10:04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卡片教学活动语言

林 琪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已由“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教育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辛建利2018),最好的载体是教材中的每个模块、每个单元中的学习内容。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在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着眼点是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有趣”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想学、要学的意向,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内在动力越强;“有用”是指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有价值、有意义,认为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有效”是指教师能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陈典芳2010)。如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效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课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效。

一、注重课堂活动设计指向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教育部 201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引领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活动目标意识不强,活动内容和策略没有目标的聚焦性,活动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活动,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呢?所有有效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获得他们的关注和探究,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课堂“假繁荣”现象。

例如,在讲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四册Module 4 Unit 1 What are you doing?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认读单词 noise,drink,talk;能听、会说、会认读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 talking to you.What is he/she doing?He’s/She’s playing with his train.”;能运用以上句型询问对方或他人正在做什么,并回答对方或他人的询问;能主动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前热身时唱前面几个模块学过的两首英语歌曲I’m listening to music和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复习旧知识,也为完成本课的语言技能目标、学习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 talking to you.What is he/she doing?He’s/She’s playing with his train.)作了铺垫。

然后,教师还给学生布置了“Listen and guess”任务,让学生通过听声音猜他人正在做什么,操练并巩固第二个目标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He’s/She’s eating.”,同时学习 noise这个单词。另外,在这堂课中,教师还设计了让学生给他们喜欢的多拉A梦打电话的任务,使他们能够运用本课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m talking to you.What’s Da Xiong doing?He’s watching TV.”。这样,学生就能够熟练地运用本课句型、词汇与他人自由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情,使语言情景、任务活动不仅停留在单纯的句型练习上,还落实了本堂课的第三个目标,并扩展到语篇层面。最后,教师还采用情境教学、小对话练习、小组合作完成卡片游戏等,落实了本堂课的第四个目标。

二、创设较为真实的语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理想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他们敢想、敢说,从而感受、运用语言,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始)第三册Module 9 It’s winter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四季的小电影,将学生带入四季的情境中,并用同一首曲子配唱了两首英语歌曲,让课堂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鲜明的色彩及立体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在音乐节奏、音韵情境中感受四季的美,并学会目标句子“It’s spring,we wear jackets.It’s summer,we wear T-shirts.”等,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一)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活动设计,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在讲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四册Module 4 Unit1 What are you doing?时,教师利用人们交流的信息差设计了玩卡片游戏:每四人一组,每一个人有两张卡片,其中一张是人物,另一张是另一个人的活动,共8张卡片。这8张卡片中有 4 张写着 Daming,Sam,Lingling,Amy 人名,另外4张写着“Lingling在跳舞、Daming在唱歌、Sam在读书、Amy在游泳”。游戏开始,其中一个学生说:“This is Sam.What’s he doing?”手持 Sam 头像卡片的学生回答:“He’s reading books.”回答完后把卡片给对方。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动机,提升了他们听的能力。

又如,在讲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十册Module 5 Unit 1 Your bag is broken时,教师设计了信息差游戏。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和句型后,分给同桌两人一张信息卡,信息卡上是所购买物品的有关信息(这些物品分别是 pencil,kite,bag,shoes)。教师分给每个小组一张上面画着同样物品的卡片。以风筝为例,卡片上的风筝大小、颜色各不相同,让学生两人合做一张poster,一个学生读卡片上的信息,并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风筝剪下来,另一个学生把剪下来的风筝贴上poster,并填上相关信息,最后让其中一个学生介绍poster作品并展示出来。

以上教学活动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第一个教学实例中,由于学生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活动侧重听、说、玩;在第二个教学实例中,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学活动侧重读、写、做。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考虑了活动的适洽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效果较好。

(二)确保学生的参与面和语言的实践量

在大班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课堂秩序很难控制,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务,活动的难易导致学生在进行活动时遇到其他学生配合不积极或不配合的情况等。因此,要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就要重视并加强对活动的示范、组织和调控,还要考虑活动是否能带动所有学生。为保证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师要努力做到:(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调控活动节奏;(2)考虑每个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注意事项,活动前要提出要求。课堂仅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讲台表演。这样,教师设计的活动就应有全班参与的排练式活动,有“点兵点将”或接龙操练式的个人活动,还应有同桌活动、小组活动(pair work和group work)、集体活动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使英语课堂成为大家共同运用语言的平台。这样既能扩大活动的参与面,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提高。

例如,在讲授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始)第三册Module 9 It’s winter时,教师设计了“给你最喜欢的季节选择你喜欢的服饰”贴图游戏。教师发给每四人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代表四个季节和春、夏、秋、冬穿的各种服饰的图片,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的图片,并在这张图片上贴上自己在这个季节里最喜欢的服饰,同时用英语表达出来。教师用PPT示范:“I like summer.We wear T-shirts and trousers.What about you?”在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间巡视,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要让每个成员在组内展示,并选出组内出色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员上讲台展示作品并介绍。这样的小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许多方法和技巧。要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有用、更有趣、更有效,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提升综合语用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卡片教学活动语言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语言是刀
一张卡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