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视角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技巧

2020-02-23 10:04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态英汉英语翻译

康 健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仍旧难以满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技巧。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社会背景乃至风俗人情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中式英语”翻译状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从英汉对比视角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技巧。

一、英汉对比视角下的英语翻译

我国与西方国家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各个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仍旧存在着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翻译的质量。为此,学生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正视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并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英语翻译(顾卫星、孙倚娜,等 2019)。

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采取中英文对比教学,将中文与英文语言表达之间的差异性告知学生,同时采用举例子的方式比较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只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避免学生在英语翻译中以中式思维进行英语翻译,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出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翻译人才。

二、大学英语翻译技巧中英汉对比视角的应用价值

翻译教学活动开展的实质就是剖析两种不同语言形式的联系,为此,教师需要对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掌握它们的表达规律,提升大学生英语语言翻译质量(杨园园 2017)。

(一)词汇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作为句子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显示语言差异性的重要部分。要想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就要重视英、汉词汇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在文化、习俗的背景下,结合语境和语意进行翻译,从而保证英语翻译质量。

(二)语言结构方面

不同国家的语言在结构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同国家语言结构中的主语运用和主题表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英语语言中更加注重语法形式及语言结构的类型,而汉语语言则更加注重语义。如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运用,英语语言更加强调形式,汉语语言则更加强调语义。为此,在英译汉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结构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具备将复合句拆解为简单句的能力,并可按照汉语思维重新进行语序排列。而在汉译英翻译教学中,则要求学生具备将简单句整合为复合句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句子连贯性的重视程度。

英语语言结构的主语常常是this、there等,没有生命力,而汉语语言结构的主语大多是人或物。在文化差异背景下,汉语以主动语态为主,而英语以被动语态为主,为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对语态进行指导,避免学生翻译出的句子有歧义,进而保证翻译质量(吴可佳 2017)。

三、英汉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技巧分析

(一)转型翻译技巧

转型翻译技巧的实质就是需要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加强对词性的了解,有效提升词性应用能力。从汉、英两种语言的发展历程来看,汉语使用者更加倾向应用动词,而英语使用者则常常应用介词及介词组合。因此,学生在进行中英文翻译时,需要重视动词与介词之间的转换,从而保证翻译句子的合理性。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展开,了解英语修辞手法大多是应用介词和名词,名词的应用需要利用介词辅助,进而将名词的优势转化为介词的优势,了解转型是中英文翻译的核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如“go to work”是重要的英语词汇,需要加上介词to,而在汉语表达中则是“去工作”,并不需要介词(闫易乾 2016)。

(二)增减翻译技巧

增减翻译技巧的实质是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翻译语境、社会背景及风俗文化等因素适当增减单词,保证句子内容表达的完整性。如翻译“Table tennis is a sport which gains much popularity and praise in China.”时,需要省略 which,译为“乒乓球在中国是极受欢迎和推崇的运动”。这样的表达形式符合汉语的表达逻辑。而进行汉译英时,学生需要了解到which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了解汉译英的关键之处。

(三)省略翻译技巧

省略是英汉互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要注重对该技巧的教授,通过适当省略原文中重复的词汇,让学生在汉英互译过程中保证翻译的内容、结果既符合当地的文化表达习俗,又能保证翻译句式的简洁性。如翻译“In the eyes of people in Chongqing,hotpot noted for its peppery and hot taste is a local specialty”时,需要将“peppery and hot”直接翻译成“麻辣”,即“重庆人认为,麻辣的火锅就是当地的特色”。

(四)抽象翻译技巧

导致汉语语言表达方式和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是汉语语言表达更加注重具体性,英语语言表达更加注重抽象性。由于受到具象思维的影响,汉语表达内容的具体性极为突出;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受理性思维的影响,英语表达内容的抽象性极为突出。因此在英、汉转换时,学生需要了解两者之间具体性与抽象性的转换(郭富强2016)。如当代青年常用“呵呵”两字表达自己的态度,可将其翻译为“How interesting”,或是将“成千上万”翻译为“tens of thousands of”,“再三考虑”翻译为“repeatedly conside”,可有效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五)换序翻译技巧

由于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的表达形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其典型的差异是句型中的词汇先后顺序。若学生用汉语思维翻译英文,会导致翻译出来的英语是“中式英语”。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学生需要遵循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习惯,时刻注意语句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翻译内容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如教师将“剪纸具备极为悠久的传统历史,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翻译成“Paper cutting is a traditional folk art form with along history”,将“书法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翻译为“In China,calligraphy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art”。通过调整句子的语序,可保证翻译内容符合原文的表达含义,保证翻译的顺畅性。

(六)转态翻译技巧

转态翻译技巧的实质就是实现语态的转换,即实现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在英汉互译过程中,主动语态及被动语态的转换较常使用。汉语表达中多采用主动语态表达句式的含义,因此常采用判断句或是语义为被动形式的句子;英语表达中常采用被动语态表达句式的含义,因此常采用固定的形式表达语句含义。正是因为受到英语表达形式和汉语表达形式差异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汉译英时需要将主动语态转变为被动语态,在进行英译汉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变为主动语态。如“他们通过表演孔雀舞来祈求平安幸福”可翻译为“They pray for peace and happiness with graceful peacock dancing”;“汉语热是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学习汉语”可翻译为“Chinese language craz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start to learn Chinese”。

结语

英汉互译需要从英语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入手,实现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到汉语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由于翻译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因此英语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极高。为此,学生需要全面掌握英语翻译技巧,了解中西方文化表达的差异,进而提升英语翻译能力。

猜你喜欢
语态英汉英语翻译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动词的时态、语态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