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与应用

2020-02-23 10:04陈艳阳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年制英语课堂院校

陈艳阳

引言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在重视教学途径多样化的同时,不能忽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技巧性。

一、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高职院校也对高职英语教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尽管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给予了英语教学更多、更高的关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革新能力不足

尽管高职院校聘请的英语授课教师都是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相关学历的教师,一般口语发音过关、语法比较熟练,但英语职场应用和学习能力指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相应英语交际、应用方面的工作经历,教学思维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教学革新能力不足。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

高中连年扩招,导致五年制高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堪忧,且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大多数学生只关注专业课学习,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期中、期末考试,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设备陈旧

英语是一门需要环境支持和语言氛围的学科,没有硬件设施的投入,即便有再好的教师,学生再认真,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然而,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实训场地和专业训练课程的设备更新和机械设备的配备,对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所需要的语音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入较少,甚至没有。这也成为制约五年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二、有效提问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直接的反馈方式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与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对于教师而言,比起依赖花样百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更有效和直接的教学方法。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直接有效的检测方式必不可少。如果学生能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就能尽快引导他们接触新的内容,而不会浪费时间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教师就应该详细讲解,直到学生完全理解为止。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者改变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郑建红 2008)。

(二)提问有助于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时的,结合教学内容本身及提问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达到持续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使问题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提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输入和输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可以看作是知识输入的过程。知识输出即从长时间存储中检索和提取相关信息。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当信息直接由学生自己从书本、视频或图片中获得时,他们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会影响输出质量。相反,当教师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并提出有效问题时,就会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帮助他们将知识长时间地存储在头脑中,加深印象,从而有效输出。因为有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而有些问题的答案则需要学生先在脑海中组织一些零碎的信息,整合后再输出。

三、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所提问题的分类

提问的目的包括:检测已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诊断学生的能力、偏好和态度,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管理学生的行为,探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并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估。除了上述目的之外,提问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有意义的“谈判”,获得可理解性的输入,并检验对于已习得语言的运用。这些都被认为是语言习得的关键。

结合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特点,最适合此教学阶段的分类方式——将问题分为“高认知水平问题和低认知水平问题”及“参照型问题和展示型问题”。

布卢姆(Bloom,1956)将认知分为两个层次:低认知层次,包括知识、理解和应用;高认知层次,包括分析、综合、评价等。前者主要是对所学信息的简单记忆,后者则要求进行更缜密的思考。朗和萨托(Long&Sato,1983)将问题分为两种类型:展示型问题和参照型问题。展示型问题是指那些答案已知的问题,是为了引出或展示特定的结构和知识而设计的问题;参照型问题是指那些教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独特见解或观点,鼓励探究更多的可能性。

四、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运用

在了解了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应根据一定原则,运用一些有用的技巧设计问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导入、新授、展示和巩固)提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同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覆盖面。

导入环节——提出有趣且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以低认知水平问题和参照型问题为主。

新授课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理解性问题,将小组讨论和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帮助学生对目标内容有更深的思考。一般以高认知水平问题、参照型问题和展示型问题为主。

复习巩固环节——在课堂的最后或课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一般以参照型问题和展示型问题为主。

以《职业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阅读课文The Designer Brands Aren’t for Me为例:教师在导入部分展示了一些奢侈品牌产品的图片,并提出低认知水平问题和参照型问题:(1)Do you know the brands of these products?(2)Why are they so expensive?前者难度较低,属于展示型的常识性问题;后者答案不唯一,难度较高,属于高认知水平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可能因为这些产品是设计师品牌,可能因为它们是真皮的,可能因为需要店面租金”等。学生的思维比教师想象的要活跃得多,从而很好地引出这一课的主题。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很多需要学生进行深层理解或小组讨论的问题,如“Do you agree with all of the author’s opinions?”等,这是一个典型的参照型问题。思维较为局限的学生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理解这个问题的目的,于是小组合作很有必要,只要组内有人能够理解这个提问的意图——作者一定有某一个观点是值得推敲或推翻的,那么这个问题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解能力。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反对购买名牌的思想,提出了一个误导性的观点,即“可以花十分之一的价钱买仿制品”。这个观点是不能当作合理观点“灌输”给学生的。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并反驳这个观点。阅读文章并不代表要吸纳文章中的一切观点,而是在批判性阅读文章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在总结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参照型问题:“If you are with money,will you buy the designer brands?Why or why not?”虽然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已经有了足够的信息支持自己作出的选择,但是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归纳课堂所涉及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这个问题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包括高认知水平问题和低认知水平问题,展示型问题和参照型问题。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重拾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

猜你喜欢
五年制英语课堂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