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

2020-02-23 10:04李金辉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听力

李金辉

引言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帮助学生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英语教学承担着“课程思政”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大思政”格局的内在要求。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是通过人际间、社会环境间交流实现的(王涛2006)。英语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反映话语功能和交际意义的内容。基础教育英语课作为综合素养课,承担隐形育人的职责,在展示中外多姿多彩文化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中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英语》(2019)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强调思想引领,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王蔷 2018)。

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典范,并将其渗透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之中,从而把英语课程教学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载体,在语言知识传授与听、说、读、写等技能培育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教育。

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

从素材的选取上,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突出了“思政教育蕴含在教材中”的理念,强调了思政教育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开篇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A thousand-mile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启发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哲学思想。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创设“新学期·新起点”英语演讲活动,引领学生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朝着梦想迈进。Unit 2 Traveling around除了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古迹外,还提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从教学设计上可以设计中西文化对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另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让他们自行设计旅行路线,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对比了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与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这堂课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外,还应进行德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可以渗透“女排精神”,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Unit 4 Natural Disaster保留了2004 年版 Earthquake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内容,增加了“...Tangshan city has proved to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at in times of disaster,people must unify and show wisdom to stay positive and rebuild for a brighter future.”。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以“5·12汶川地震”为话题,分段进行任务型教学,强调国家情怀,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的不畏艰苦、团结一致、勇于担当的抗震精神。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关联,不仅突出了教材的专业性特点,还强调了思政教育的融入。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除了介绍各国的语言,还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轴让学生把中国书法文化体系的发展史描述出来,以传递中国的价值观追求。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实例分析

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 Traveling around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

本堂课课型为听说课。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和表达:castle,apply,rent,pack,arrangement,extremely;了解现在进行时(be doing)表示将来的语法功能。

2.能力目标

能够抓住关键词,理解听力文本大意,并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将来计划。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中国情怀,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听关键词获取关键信息的技能;了解现在进行时表达将来计划的语言结构,掌握旅行前准备的常用表达。

2.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与同伴分享不同的旅游景点,积极表达旅游的好处和建议;提高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情景交际法、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课前查找并整理有关世界各地旅游名胜的资料。

学生活动:搜集资料,用手抄报等形式在班级中展示。

【设计说明】让学生课前明确单元主题,激发学习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支撑。

2.热身活动(Warming-up)

教师活动:用歌曲Traveling light开启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ountry?”观看BBC记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片段)。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设计说明】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中国的旅游胜地,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

3.听前活动(Pre-listening)

教师活动:

I.将课前准备的有关世界旅游胜地的图片呈现出来,提问学生,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作好准备。

(1)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travel anywhere in the world,where will you go?

(2)What do you need to do to prepare for the trip?

II.列出有关旅行的短语,为学生讲解。

Get a passport

Rent a car

Apply for a visa

Buy a guidebook

Book tickets

Pack some clothes

Book a hotel room

Research the local weather

学生活动:看图猜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并回答问题;学习有关旅行的短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听力。

【设计说明】激活学生关于旅行的相关知识,扫清重要的词汇障碍,为听力练习作好铺垫。

4.听中活动(While-listening)

教师活动:播放中国学生梅琳(Meilin)与外国学生保罗(Paul)的两段对话,让学生完成课本听力理解。

第一段对话是梅琳向保罗介绍自己与叔叔和婶婶去欧洲自由行的计划,谈到目的地国家、出行方式及出国旅行的必要准备工作。

第二段对话是保罗向梅琳介绍自己与父母去云南丽江旅行的计划,谈到去丽江的原因、当地的天气、计划参观的景点,以及要准备的衣物等。

要求学生完成细节理解题,并注意观察、听现在进行时(be doing)表达将来计划的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完成听力练习。通过听力活动,熟悉表达将来计划的语言结构,为本单元的语法学习作好铺垫。

【设计说明】检测学生获取文本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的能力,渗透听关键词的策略。听力题设计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趣味性。在练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格塑造,培养他们的中国情怀,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5.听后活动(Post-listening)

教师活动:

I.针对文本涉及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

(1)I am applying for my visa tomorrow.

(2)I’m going to see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and Yulong Snow Mountain.

II.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使用be going语法结构谈论旅行计划,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

Where:

Why famous:

Best time to visit:

III.适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

学生活动:两人一组谈论旅行计划,并练习be going语法结构。

【设计说明】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体会合作分享的快乐,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促进其理解旅游背后的文化传播意义。

6.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团体旅游计划,提高其在交际活动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本堂课中,教师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灵活结合听力文本,既让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又让他们获得了正能量。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教师应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在讲解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借助多元教学方法,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辩论等,将德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雷思雨 2019),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听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