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慢综艺创作的新思路与启示

2020-02-23 13:09肖雅
视听 2020年7期
关键词:四姐妹徐熙友情

□肖雅

2009年,挪威电视节目《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掀开慢综艺帷幕。该节目贴近受众崇尚自然、渴望返璞归真的心理,创造了无剧本无干预的纪录片式综艺新形态。之后,慢综艺日趋成熟,出现了《三时三餐》《孝利家的民宿》等成功之作,国内也相继推出《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幸福三重奏》等符合时代需求,契合受众追求自然平和、简单温馨生活状态的综艺节目,取得不错反响。但与此同时,国内慢综艺创作繁荣的表象下开始出现节目主旨偏离慢综艺内核、同质化现象显著以及流量明星扎堆以提升收视率等弊病。而慢综艺的内核是以观察生活本真为真实目的,以达到自我认识与反省,当众多慢综艺创作丢失其“真实”原味时,由腾讯视频推出,豆瓣评分达8.5的节目《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却为慢综艺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创作特征

(一)真实构建人物关系

慢综艺倡导返璞归真,远离现代紧张喧嚣的生活,体现生活中人的赤诚之心,展现世间珍贵的爱情、亲情与友情等人类共通情感,所以在嘉宾选择上常以真实生活的真实人物关系为基本原则。如《向往的生活》常驻嘉宾黄磊虽因与来客在现实生活的亲疏有别而呈现不同节目效果遭致争议,但这恰恰正是该节目真实性原则的体现。《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选择以友谊超过20年的4位艺人徐熙媛、徐熙娣、柳翰雅与范晓萱作为嘉宾,展示了两种以真实为基础的人物关系:一是现实中嘉宾长久以来被见证的友谊,二是节目中嘉宾呈现出的率真与坦然亲密关系。两者合一,体现了慢综艺去伪存真、还原生活本来面貌的特点。

(二)生活化的叙事模式

国内慢综艺基本秉持贴合普通日常生活的叙事模式,因为真实的生活常态无外乎就是“一日三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时,“随着娱乐与集体狂欢的消退,回归生活和感受生活成为观众的需求①。《中餐厅》与《亲爱的·客栈》等节目虽定位为慢生活,但其设置了任务环节而显得紧张、繁忙和喧闹,与理想的闲趣生活相去甚远,受众也很难从中品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味。《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完全放弃常规的综艺设定,只以4位艺人没有实现的人生愿望为线索串联起整个节目,嘉宾们实现愿望的过程也呈现出随性自在的放任姿态,不拘泥于形式问题,而在乎真情实感。电视呈现的也是嘉宾们早睡晚起、身着睡衣闲聊打趣,或者划船、购物、漫步于街头探索美食等情景,与节奏紧张、惊险刺激的其他类型综艺相比,体现出闲适惬意、美好恬淡的生活状态,如同和煦的春风,给劳碌一天后疲惫不堪的观众以心灵的抚慰。

(三)在路上的心灵旅程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发起者徐熙媛最初的想法是实现四姐妹一起旅行的愿望,而旅行往往是脱离樊笼、走出封闭自我的良药。“在路上”的旅行具有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它首先推动节目嘉宾从束缚和固化的生活方式中向健康和自由迈进,以新的面貌到达目的地,完成人复杂生命本身的提升。比如,通过旅行,阿雅在热气球上克服了恐惧,徐熙娣吐露心声后释然,范晓萱日渐开朗最终宣泄真情,这些都是嘉宾们热情追寻美好生活、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表现。节目同时激励着在某一阶段止步不前、受生活困扰的观众,赋予他们向往自由的勇气和力量。

(四)长短视频的互动体验

腾讯视频首次将腾讯微视短视频与打造综艺节目相结合。节目播出前,由腾讯微视平台传递四姐妹旅行的趣闻,起到前期为节目宣传的作用。四姐妹旅行全程也以微视频记录,腾讯微视巧妙地去掉广告色彩,利用观众与嘉宾的互动、点赞等环节,通过“盐酥鸡挑战”“演唱会挑战”与“蹲站挑战”等活动,使微视频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近受众与节目的距离,做到长短视频的良好结合与体验,为探索“综艺新社交”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

二、《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情感表达

(一)以友情为聚焦,拓宽综艺情感内核

此前,部分慢综艺也会以人物真实关系情感为基底做出尝试,如《向往的生活》涉及普遍性的友情、亲情与爱情;《幸福三重奏》聚焦夫妻关系;《女儿的男朋友们》则从父亲的角度出发观察,体现了父女之情。现实社会,曾经的朋友在努力维系家庭关系的同时忽略了对友情的关注,朋友之间的情感越发淡漠疏离,文艺作品中也常以“玻璃”“塑料”等词对友情进行调侃。然而就如同《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所强调的那样,“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友情就是超越亲情、爱情和所有情感的一种感情”,四姐妹之间也有过争吵和不愉快,但一旦朋友需要,她们就能坚定地、无所畏惧地站在朋友的身边,给予朋友关怀、支持与爱。节目关于友情的表达深刻而动人,它呈现长久以来被人们弱化的一种情感,向大众传递出温暖与感动,同时拓宽了综艺节目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核,向社会倡导真诚而美好的友谊观。

(二)关注女性成长,展示独特人格魅力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是一档纯粹的以女性为主体,展现女性旅行中人格魅力的综艺节目,其间出现的男性角色如阿信、陈建州等都以围绕女性成长生活为目的,展现女性嘉宾对友情的不同见解。节目中,嘉宾们通过现实的交流与往事回忆呈现每个人不同的成长历程,包括她们曾经或现在仍旧无法释怀的复杂痛苦心境,如徐熙媛对如今只能饰演“妈妈类角色”的演艺之路的困惑,徐熙娣脱离《康熙来了》之后事业不断遭遇挫折而产生的焦虑,阿雅成长道路上的不断自我否定以及范晓萱追求的自我表达都得以真实体现。她们相互鼓励,互相传递温暖,徐熙娣为阿雅能制作《奇遇人生》而骄傲,阿雅则认为这个时代只会有一个徐熙娣。真正的朋友是相互扶持的,永远会站在对方的身后,四姐妹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其他人的支持,而正是因为给予他人无限的友情与爱,才使得四姐妹身上具有包容坦然的人格魅力。

(三)寻求自我认同,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慢’综艺的出现不仅合理而且绝非偶然,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受众的一场自我治愈。”②在路上的心灵旅程不仅使四姐妹脱离凡俗的嘈杂,认识到更好的自我,也使观众在繁忙之余静下心来,跟随四姐妹领略缅甸的瑰丽山河。这里有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有庄严肃穆的庙宇殿堂,还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海岛美景。慢综艺的核心就在于让观众以放松的姿态与四姐妹同步去领略美好的景色、关注人珍贵的感情,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经历过旅程后的四姐妹在完善自我的同时,观众也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新的生活与挑战,更好地确立个人价值,就像旅途中为了超越自己的四姐妹去乘坐热气球、拍摄时尚大片、挑战演唱会一样,观众站在认同的角度,也会更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三、《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创作启示

(一)慢综艺创作要以真实性为原则

“慢生活综艺秉承着‘记录真正的生活’的理念,给观众呈现真实的人、事、情。”③“真”是慢综艺的核心力量,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节目存在真实性人物关系,不刻意地将嘉宾关系重组,而是顺应嘉宾人物关系创作节目,使节目与生活原态同一;二是节目展示真实性叙述事件,将综艺环节设置和游戏任务融入日常生活,使嘉宾和观众都能体味到慢生活的乐趣;三是节目体现真实性人物情感,慢综艺的成功离不开一部作品对人类最深刻情感的描绘,也映射了现实中浮躁的社会对真情的渴求,真情实感能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共鸣。

(二)慢综艺创作要探讨人类情感的多样性

当下聚焦情感的综艺节目并不少见,慢综艺更是紧扣人类最朴实的各类情感,但《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却是第一部如此纯粹描写友情的节目。由以往聚焦家庭关系转为聚焦友谊,该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综艺市场的空白,拓宽了人类亲密关系的外延,可以说是腾讯视频在该领域试水的成功之作。同时,《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也给了综艺制作以新思路,更多维地去考量是否可以在人类复杂社会关系中选取同窗之情、师生之情、战友之情等可以进行表达和描绘的情感,让慢综艺成为构筑健康积极向上力量的载体。

(三)慢综艺创作要关注传播正能量群体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选取的伴随一代人记忆的四姐妹已不再活跃年轻,她们有的正处于事业的转折期,有的退居幕后专心创作。在观众印象中,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由于日常持家所体现的苍老感,会使其原有的魅力大打折扣。该节目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呈现给我们四姐妹虽青春不再却更加幽默、独立、勇敢、智慧与友善的品质,给观众以全新的认知。而四姐妹良好的生活状态是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赤诚追求,在很多年之后都不忘记发掘生活的细节与点滴之美,约束自我努力向前,永葆对生命的热情。节目中,四姐妹宽松的衣着、晨起时的素颜、开怀大笑的小皱纹以及常出现的黑眼圈体现的是她们对岁月流逝的淡然,在每一个生命阶段都使自己活得充实和有意义,四姐妹的自信、优雅与热情激励着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去勇于追寻自我,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创作的独到眼光,也给那些倡导唯流量和唯明星论的综艺创作以警醒和启示,因为只有深切关注那些能传递正能量的群体,把握人类真实情感表达的综艺节目,才能取得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四、结语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同样,慢综艺也不是一种被强调的创作形式,而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让观察与交流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感悟人间真情,履行媒体职责,传承中华文化,增强社会影响力,丰富观众的心灵世界。

注释:

①聂艳梅.慢综艺的社会镜像建构与文化价值内蕴[J].电视研究,2018(10):67.

②刘阳.“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6):115.

③熊仁国.我国慢生活综艺的现状与思考[J].出版广角,2018(19):87.

猜你喜欢
四姐妹徐熙友情
四姐妹的天鹅舞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花甲四姐妹的馄饨店
四姐妹40年
大小S 对照记
我有友情要出租
我们的友情
论香港舞台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创作手法
“徐黄异体”两种画派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