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角度分析

2020-02-24 04:58罗垚
视听 2020年6期
关键词:拍摄角度露丝泰坦尼克号

□罗垚

一、镜头拍摄角度简介

拍摄角度是摄像者对画面呈现过程的主观选择和确定。拍摄角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画面的轮廓和剧情中对应的情感表达,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电影的制作。研究镜头的拍摄角度,有利于我们掌握画面构图的一般规律,以及理解镜头对内容的服务作用,从而更好发挥摄像者的主观能动性。

从几何角度上看,拍摄角度可以分为拍摄高度与拍摄方向;从心理角度来看,拍摄角度又可以分为主观性角度与客观性角度。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在平面上的相对高度,有俯角、仰角和平角三种;拍摄方向指的是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在水平面上一周的相对位置,有正面、背面和侧面拍摄三种方式。

客观性角度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拍摄,在业界较为常用;主观性角度则模拟画面主体的视角进行拍摄,注重拟人化。在进行实际摄像之时,通常需要先选择拍摄方向再选择拍摄高度,因为这两者的变化与视距变化带来的景别不同变化组合能够构成一系列不同的画面,而这些画面的不同拼接方式又直接影响受众对影片情节的理解。

《泰坦尼克号》堪称视听语言的典范。影片全长193分钟,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新的拍摄设备和技术,运用了多种拍摄角度重现了震撼的灾难场景,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选取了影片中的一些经典镜头,着重分析这些镜头的不同拍摄角度,力图通过对拍摄角度的剖析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把握拍摄角度与影片叙事之间的联系。

二、《泰坦尼克号》经典镜头的拍摄角度分析

(一)镜头一:30分57秒处泰坦尼克号船身的全景

这是影片刚开始不久所呈现的泰坦尼克号在海洋上航行的画面,属于客观性的拍摄角度。全景的景别刻意将船只定格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完整地表现了这艘巨轮的轮廓与线条,也暗自呼应了影片开头时主人公所说的“泰坦尼克号号称永不沉没之船”的说法,同时渲染了和谐宁静的海上环境,与后面灾难的到来形成强烈的对比。摄像高度方面采用的是常用的平角拍摄,画面结构稳定并与观众视觉视线保持一致,使得观众在看到这艘大船之时有客观公正之感。摄像方向采用的是正斜侧面拍摄,在同一画面内表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正面与侧面特征,营造了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使得观众无不为泰坦尼克号的气势所震撼。

这个镜头看似是完全客观地呈现泰坦尼克号航行的宏大场景,但是作为过场镜头其实担负了重要的叙事功能。结合此后的剧情来看,这里的全景镜头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的,看起来无坚不摧、气势磅礴的巨轮也会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绝望地沉没,为整个影片埋下了伏笔。

(二)镜头二:1小时5分17秒处三等舱的娱乐活动中景

这个画面是男女主人公在甲板上相遇互生好感之后,男主人公杰克带女主人公露丝去三等舱里体验生活时所看到的场景,属于主观性拍摄角度。这个镜头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他们推开舱门所看到的景象,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让观者被三等舱里欢乐的气氛所感染。

拍摄方向方面属于典型的正面拍摄,观众随着主人公一起进入三等舱,能够透过镜头看到里面人的面部特征以及他们喜悦的神韵。拍摄高度是平角度拍摄,因为这是主观性视角,能够契合观众日常观察事物的经验和接受心理。景别采用的是中景,观众能看清人物半身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这个镜头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展示三等舱里的人物欢快的动作和情绪,与头等舱里人们的冷漠进行对比;第二是展示位置关系,虽然画面当中出现的人比较多,但是画面并没有因此显得混乱,画面构图中心点是拉小提琴的小女孩和一位中年男子,这也是导演刻意而为之。这里小女孩在极度和谐环境下小提琴所演奏的美妙音乐和后面灾难到来之时演奏家们临危不惧演奏音乐的画面呼应,发人深省。

(三)2小时25分17秒处经典的船头一幕

这个镜头堪称影片的经典,时至今日仍被影迷所津津乐道。侧面的拍摄方向突出了两人侧面的轮廓线条,从镜头中也可以看到两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镜头重点刻画了两人亲密的肢体动作,凸显了主人公热恋时期的甜蜜,也标志着影片前半段进入了高潮。拍摄高度使用的是俯角,将部分船体和海面全部纳入画面构图之中。男女主人公在整个画面之中显得十分渺小,在进行情感叙事的同时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这个镜头还将拍摄角度和叙事过程中的隐喻蒙太奇相结合,意义深刻。杰克和露丝张开双臂向上凝望深邃的天空,与海面上自由遨游的生物一同形成一种隐喻,说明当时两人是极度放松的状态,抛弃了阶层的区隔,只想将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

(四)3小时0分32秒处自由女神像的特写

这个镜头是杰克死后露丝生还被救到卡佩西亚号时候所看到的景象,镜头始终采用露丝本人的主观性视角,伴随着蒙蒙细雨凝聚了一股悲凉的氛围。侧面的拍摄方向和露丝在甲板上的站位保持一致,镜头取景也按照她目光所至进行呈现。仰拍的方式衬托了自由女神像的高大与宁静,这也标志着刚刚从海难中幸存但是丧失真爱的露丝终于到达本次航程的目的地美国了。蓝绿色的灰暗背景和自由女神的耀眼灯光形成对比,刚刚被救生人员从海上救起的露丝似乎看到了希望,这也代表她履行了对杰克的承诺:活下去。之所以给了自由女神像一个大特写镜头也是暗含深意,表达了自然灾难的不可抗拒性和毁灭性。虽然这次灾难对泰坦尼克号来说是结束,但百年来女神始终矗立在那里迎来送往,见证着灾难与和谐,俯视着众生。

(五)3小时4分58秒处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中景

这里的画面是从老年露丝沉思的表情切换到近百年前的沉船。采用了俯拍的形式,只给观众还原了船头,船身则继续在海底保持神秘,也留下了一个悬念。正斜侧面的拍摄可以清楚看见船头被海水腐蚀的痕迹,使人不由得唏嘘时间的流逝,为男女主人公无疾而终的爱情悲剧感到惋惜。这里的中景由于在海底基本是全黑的背景,只有船头的甲板借助探测器微弱的光亮还能看见依稀的轮廓,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当年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的辉煌。

这个镜头和露丝将“海洋之心”钻石项链扔往大海中的剧情形成了呼应,近乎全黑的背景体现了大海的神秘莫测,随着大海一起掩埋的是露丝心中那个尘封已久的秘密。影片就在这个镜头里伴着《My heart will go on》缓缓结束了。

三、结语

一部影片的成功离不开拍摄角度的绝妙运用;同理,拍摄角度的使用也要以剧情为依托,始终做到为影片叙事服务。如果一部影片不顾剧情,过于注重拍摄角度,则会陷入被技术异化的怪圈,无法打动观众;如果一部影片过度强调叙事,不注意拍摄角度,可能会让观众陷入看不懂的迷茫境地。在今天来看,《泰坦尼克号》这部商业大片仍然称得上是顶级配置,但这也不代表其制作中就没有问题。电影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中寻求最大的平衡点。

猜你喜欢
拍摄角度露丝泰坦尼克号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Never Let Go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试析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突破与创新
《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12月已重回院线
“干跳”
惩罚和保护都是爱
中国将斥资亿元打造泰坦尼克号主题公园
7万美元,泰坦尼克号“最后午餐”的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