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电视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SWOT分析及策略

2020-02-24 04:58于胜男
视听 2020年6期
关键词:黑龙江内容文化

□ 于胜男

黑龙江的电视媒体主要由省市县三级构成,以省级黑龙江电视台为发展中心,市县电视台为辅,形成黑龙江电视传播图景。黑龙江电视台成立较早,凭借着自身优势打造了《新闻夜航》《新华视点》等一系列名牌栏目,举办了“潘婷”环球小姐中国总决赛、“今麦郎杯”中俄三大对抗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提升了自身在全国省级媒体的知名度。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电视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SWOT分析,把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等列举出来,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电视媒体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

一、基于SWOT分析的黑龙江电视文化品牌传播

(一)优势(Strengths):内容的主旋律

黑龙江电视媒体注重内容的主流化品牌树立,无论是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还是联合摄制的电视剧、纪录片都在树立正面典型形象,传播正能量。黑龙江电视台以新闻立台,对重大事件进行主题策划报道,关注民生问题,保持内容的主旋律,是舆论引导的重地。黑龙江电视台策划的专题栏目《小翟访谈》从总书记视察黑龙江、十八大、十九大、每年的两会等,解读政策、专访市长、关注民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市级的哈尔滨电视台近几年策划了大型专题直播报道“哈尔滨解放70年”“直击暴风雪”等,于2019年的两会期间在北京设立哈广电融媒体直播间,采访家乡代表,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王牌栏目《行风热线》也是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在哈尔滨当地的知名度颇高。除了新闻节目,综艺类节目《见字如面》《致敬英雄》也是传播正能量且具有人文精神的优质节目。内容的主旋律是黑龙江电视媒体树立文化品牌需要秉承的优势。

(二)劣势(Weaknesses):影视市场不健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黑龙江制作的影视作品在全国较有名气,《雪城》《大雪无痕》《年轮》等题材广泛,引发社会讨论,给时代以启迪和反思。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也出现了像《乡村爱情故事》系列、《悬崖》这样的热播剧,但整个黑龙江影视剧市场并不景气,与一些影视剧生产大省相比差距较大。当然,这与黑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生产的制度改革、地域文化氛围有着必然联系,但市场运作的不充分导致文化资源挖掘不够、题材利用缺乏也是重要原因。对山东影视集团拍摄《闯关东》热播的思考,让黑龙江的影视人意识到了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创作方向,于是邀请著名编剧高满堂创作了《闯关东前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几年黑龙江的影视市场环境还是不够理想,对市场的把握不够清晰,没有挖掘出地域文化的精髓,树立起地域文化传播品牌,反而是山东又通过《知青》带来“知青题材”热映,吉林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为其品牌。影视市场的不健全导致黑龙江的电视媒体产品主要来自于政府规划,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文化品牌传播定位不清,传播渠道不畅通。

(三)机遇(Opportunities):多元的地域文化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不仅有着独特的生态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中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前沿阵地,这些都为黑龙江电视媒体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几年的区域研究热潮给黑龙江的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机遇。2013年,哈尔滨电视台参与拍摄了历史文献题材纪录片《中东铁路》;2018、2019年,黑龙江电视台拍摄了乡村题材纪录片《希望的田野》系列,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口碑。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跨文化、跨区域传播速度加快,黑龙江省适时提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战略对接,加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将给黑龙江多元的地域文化传播带来契机,给黑龙江电视媒体提供不竭的创作资源。

(四)挑战(Threats):5G 时代的融媒发展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面临巨大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市场规则,让传统电视媒体的跨媒体融合走向精耕细作阶段。随着5G时代的开启,网速更快、容量更大、延时更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万物皆媒”时代的到来,当这些技术运用到影视生产的各个环节,带来的是全新的媒介融合。新的媒介融合产品将是更受市场欢迎的,具有丰富视频化、智能化、移动化的产品矩阵,协同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生产流程,场景化、垂直化、社交化的运营思维,带来的影响将引发新闻生产业态的巨大变革,并重塑媒介生态格局。对传统的电视行业来说,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发挥自身音视频内容创作和分发的竞争优势,从思想到内容再到市场构建融媒体发展的体系,突出黑龙江特色,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多元的媒体创新创作平台,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黑龙江电视媒体文化品牌的传播策略

(一)融媒体背景下的主流内容强化

融媒体环境下,内容的生产者不再是组织化、专业化的机构,而社会化、非专业的生产者借助新技术传播形成了新的融媒生态,但电视媒体的融媒发展绝非由社会化内容主导,而应是对主流内容的强化。内容生产是电视媒体的核心业务,传统的电视媒体实力雄厚、经验丰富、制作播出能力强,因其规范化的运营模式,传播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是国家舆论导向的主要阵地,对传统精品内容的占有是建立内容资产,增加竞争力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夯实内容方面,黑龙江的电视媒体要力求在新闻、综艺、电视剧三个领域里实现价值赋能。新闻节目方面,在原有内容主旋律基础上打造舆论领域新闻带,一方面以黑龙江电视台的《全省新闻联播》《新华视点》《共度晨光》为重点继续聚焦黑龙江、报道中国、关注世界;另一方面以《新闻夜航》为首,打造以黑龙江电视台为首,县域台为辅的民生新闻报道带,保证内容的全面、信息的权威和辐射面广。

(二)依托多元地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交流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江。中俄文化在两岸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中俄两国在建筑风格、生活方式、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相似之处。2016年和2017年,中俄两国成功举办“媒体交流年”,中俄两国媒体在此期间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在双方媒体频繁互动的背景下,黑龙江的电视媒体依托优势资源寻求跨文化传播交流,对黑龙江电视媒体的品牌塑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93年,黑龙江电视台就开播了《你好,俄罗斯》栏目,其宗旨是对俄传播中国文化交流。该节目与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伊尔库茨克、萨哈等6个州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在俄罗斯观众和在华俄罗斯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黑龙江的电视媒体一方面要加强对独有特色品牌,如俄侨文化、世居少数民族、冰雪文化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要以互利互赢、互通互联为基点,大力开展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在历史进程、文化溯源、跨境民族等方面寻求共通的意义空间,围绕命运共同体新思维,实现人文交流软助力,促进国际化合作。

(三)市场运作机制下对黑龙江文化精髓的挖掘

独特的生态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黑龙江独有的精神气质。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大体上分三个时期,即封建社会的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闯关东文化和抗战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大兴安岭精神。在黑龙江“文化兴省”战略的推动下,依托独特的多元地域文化资源,黑龙江电视媒体投拍了俄侨移民文化题材电视剧《黑河风云》、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黑金部落》,但市场运作还不够充分,并未正式播出。诚然,黑龙江文化中蕴含的精髓不断地催人奋进,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但新时代对黑龙江文化精髓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对以往的歌颂上,应体现时代精神的黑龙江文化精髓,以及黑龙江人的“黑龙江梦”。因此,对新时代推动社会发展,讲好“黑龙江故事”的环境营造,应是电视媒体对黑龙江文化精髓的挖掘和传承,通过树立典型形象,展现社会新风貌,把地域文化传播融入到节目中,形成电视文化品牌。

(四)把握市场需求的跨媒体到融媒体传播

随着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展开,县域媒体融合铺天盖地,从最初的跨媒体到现在的融媒体,不仅是技术边界的突破,更是从思想到内容再到市场的多重融合。在融媒发展过程中,整合现有资源,结合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是各地方电视媒体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把握市场需求,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加强“两微一抖”(即微信、微博、抖音)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渠道建设,在融媒体传播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融合传播市场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黑龙江电视台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推出短视频产品“更龙江”,标志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跨屏聚力融合。当然,融媒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的融媒人才势在必行。为此,可以与省内高校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和高校举办活动,提供项目,以媒体平台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实战培训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人才是未来黑龙江电视媒体在面对挑战时的致胜法宝。

三、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电视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构建特色的文化品牌传播,发挥自身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制作播出能力,传播高质量的内容产品,不仅能树立起黑龙江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更是对外传播黑龙江形象、黑龙江精神的有效手段。文化品牌的打造对黑龙江电视媒体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黑龙江内容文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谁远谁近?
黑龙江弃风博弈
主要内容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