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来昔布+维生素B6治疗阿帕替尼导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2-25 01:44陈世灿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惠州516001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阿帕低剂量胃癌

陈世灿(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惠州 516001)

阿帕替尼是近些年临床推广的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药物,虽说该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然而用药后常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1]。手足综合征就是阿帕替尼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不良反应,需采取科学的治疗及干预,然而常规干预方法常是采取物理治疗及控制饮食的方式,这种干预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在对阿帕替尼导致手足综合征(Hand foot syndrome,HFS),采取塞来昔布联合维生素B6的用药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关于联合用药的使用剂量尚存争议[3]。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塞来昔布+维生素B6对阿帕替尼所致HFS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阿帕替尼所致HF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开放性及高低剂量设计,分成以下三组:塞来昔布高剂量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 8例;年龄 47~80岁,平均年龄(61.2±2.3)岁;疾病类型:晚期胃癌13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7例。塞来昔布低剂量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0.8±2.2)岁;晚期胃癌12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8例。对照组20例,男性 10例,女性 10例;年龄 45~79岁,平均年龄(61.1±2.3)岁;晚期胃癌12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8例。三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晚期胃癌或者胃-食管结合处腺癌[4];②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后出现NCI分级1级以上的HFS患者;③年龄18~80岁;④受试者充分了解本研究用药方案和可能随机分到不同组别,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癫痫、帕金森病等;②正在接受除阿帕替尼外的其他化疗药物治疗;③无法控制的感染和代谢性疾病;④孕妇、精神疾病。

1.2 治疗方法:三组均给予使用维生素B6片治疗,口服用药,1~2片/次,3次/d。在维生素B6的用药基础上,塞来昔布高剂量组每日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0.2g×6s),0.2g/次,2 次/d;塞来昔布低剂量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0.1g/次,2次/d。三组均持续治疗21d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根据用药后NCI分级标准评估疗效。治愈:用药后NCI分级降为0级;有效:用药后较用药前NCI分级减少1级及以上;无效:用药后较用药前NCI分级无变化或者增加1级以上。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后,采取多普勒超声监测指(趾)部血管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采用NRS疼痛评分评估疼痛感,0分为不疼,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采用生活质量KPS评价,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做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在临床疗效上,塞来昔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高低剂量总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n(%)]

2.2 指标比较:治疗后,三组EDV、PSV、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NP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各指标变化幅度上,塞来昔布高剂量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三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塞来昔布低剂量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EDV(cm/s) PSV(cm/s) NRS(分) KPS(分)塞来昔布高剂量组(n=20)塞来昔布低剂量组(n=20)对照组(n=2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26±0.32 2.86±0.53△*1.23±0.34 2.41±0.46*1.24±0.33 2.06±0.41 1.45±0.36 3.16±0.61△*1.43±0.37 2.56±0.54*1.44±0.39 2.05±0.41 4.26±0.69 1.32±0.26△*4.21±0.62 1.89±0.35*4.23±0.65 2.41±0.42 71.12±6.52 87.75±7.56△*71.08±6.54 82.25±7.21*71.12±6.62 77.56±6.95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针对这一疾病临床常采取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上主要是使用阿帕替尼治疗[5]。阿帕替尼是新一代的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络氨酸集美抑制剂,该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受体,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的生存,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6]。

然而使用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虽说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HFS。HFS是由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所致掌趾部毛细血管渗出所致邻近组织损伤,临床症状主要为手脚麻木、感觉减退、刺痛、红斑等,部分患者还合并出血伴溃烂[7]。针对HFS,维生素B6一度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治HFS的药物,然而单纯用药对一些复杂性疾病的干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采取塞来昔布联合维生素B6可对HFS有更显著的效果,塞来昔布属于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该药物对HFS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关于具体用药剂量尚存争议[8]。本研究中就探讨不同剂量塞来昔布联合维生素B6在阿帕替尼所致HFS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上,塞来昔布高低剂量两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高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血流速度改变、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的改善情况上,塞来昔布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显著,这提示高剂量的塞来昔布给药干预HFS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阿帕替尼所致HFS,采取0.2g/次剂量的塞来昔布联合维生素B6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缓解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阿帕低剂量胃癌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