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债务风险的成因及防控

2020-02-25 05:35朱娇艳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债务融资资金

朱娇艳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64)

一、企业债务风险现状

(一)企业债务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企业债务规模自2009年起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末企业债务总额达到42.4 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万亿元,债务杠杆率达123.2%,同比增长24.6%;2012 年开始企业债务率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未,企业部门的债务率高达 170.8%,远高于 91% 的世界平均水平[1],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许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其自身的承受范围。

(二)企业债务违约趋势愈演愈烈。企业过高的负债率大大增加了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导致企业不能到期偿还债务,债务违约就逐渐暴露在人们视野当中。据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全年共有52家主体发行的134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规模1223亿元[2]。企业债务违约持续刷新新高,无论是违约主体数量还是所涉及的违约金额都远超往年。

(三)企业债务风险影响范围广泛。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多企业存在着相互担保等复杂的经济关系,一个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就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利益关系链中的其它企业,财务危机在企业间快速传播,债务危险随之扩散,严重影响该行业及上下游企业的经济稳定性。

二、企业债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债务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企业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大长期资产投资,致使企业每年的资产负债率步步高升。由于长期资产投资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短时间内资金回收困难,甚至还要为长期资产投资支付现有的资金,使得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导致企业债务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由过去的10%下降到6%-7%,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高债务率的形势下,企业的流动资金无法承担如此高额的债务,债务风险凸显。

(二)融资渠道狭窄,负债比例不合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债券市场风险较高,融资数量有限,很多企业主要都依靠内部融资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只能通过银行高利率贷款获得资金,以高负债的模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据统计,银行贷款占企业总资金的50%-80%,负债比例过大,资本结构严重失衡,导致高负债经营所引发的筹资风险将远远大于财务杠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综合成本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生产投入的物资采购成本推动着企业的产品成本,职工薪酬持续增长推动着企业的劳务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过高,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家虽然鼓励增加商业银行对企业放贷,但也只局限于担保或抵押贷款方式,企业还要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登记评估等相关费用;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加大,盈利水平被不断压缩,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面临着严重的偿付性债务风险。

(四)企业资金回收困难。企业中存在着很大比例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的重要方面。一是由于企业没有科学的采购计划,采购数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对市场需求预测过于乐观导致存货堆积,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造成流动资金不足。二是有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地位,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只注重账面上的利润,而忽视了被拖欠的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3]。企业资金被长期占用,且资金回收困难,导致企业借款偿还能力下降,债务风险骤升。

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创新增效,降低企业债务率。降低企业债务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企业的自身实力,增加资本积累,创新增效。一是企业以创新为驱动,推动技术变革、质量变革,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外拓市场,内挖潜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4]。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能,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发展模式,增加企业存量资产的经济收益,降低企业债务规模。

(二)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企业应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充分利用,改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的劣势,采用多元化融资策略,运用经济有效的筹资方式为企业融资。一是在保持传统的融资方式下,进一步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发展股权、债券、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企业通过发售商业票据,发行或转让股权和债券获得融资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发展网络融资渠道。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吸引大众投资,股权众筹,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采用P2P网络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创新融资方式。P2P网络贷款方式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覆盖空间广、门槛低、效率高,是新时代互联网与金融发展的产物。

(三)建立完善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为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一是依据企业的借款偿还能力,帮助企业选择适当的筹资金额。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金时,必须合理地预测出资金需求总量,满足生产经营和再投资资金的总需求,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合理控制债务资金在总资金中的比例,适度负债,使融资贷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筹资风险。二是控制好筹资金额的还款日期,合理调控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时间差,避免出现债务还款日期集聚,债务累积而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三是对企业资金投资的合理利用,使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按时按量的投放生产,降低存货占有量,使产品及时转化为资本;对产业结构进行全过程管理,避免因为决策失误或调控不当造成经济损失,将企业财务危机可能性降到最低。四是针对财务核算部门指定专门人员全面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债务现金流量表,并形成书面形式;成立专门的债务风险防控小组,对企业债务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早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拟定防控债务风险的相关策略;

四、结语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转型和结构性调整压力逐步增大,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愈发严重!企业在充分认识债务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债务风险防控措施,加强自身管理,才能在新时代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债务融资资金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