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耦合路径研究

2020-02-26 13: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0.引言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培养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是各大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院校在培养广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院校、企业和学生四大要素的协同配合,构建四位一体的联动体制,从根本上推动协同育人,将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培养基地,有效融入到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战略背景中。从这一角度来看,怎样将工匠精神渗透到院校人才培养的始终,进而努力探索出更加契合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现已成为各大院校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因此,院校应将工匠精神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并贯彻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以此来让大学生从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主动参加各种实习训练。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职业爱好与职业梦想,最大程度的汲取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更好的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内涵和联系

1.1 工匠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指出:“应构建知识型、能力型、创新型的劳动队伍,大力宣传及推广劳动楷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努力创造出劳动最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环境”。十九大会议中也对工匠精神作出了详细阐释,即是一种新时期下职业素养与精神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各个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品行、职业技能最集中的体现,对广大从业人员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带有实践意义及指导作用的职业价值观念。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总结成三个循序渐进的层面。其一,主要是指一种严格、精心、细致、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最明显的表现是“认真”。其二,指的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尽心竭力、精雕细琢的精神与理念,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偏执、疯狂、完美上。其三,是指各个行业工作人员自身的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个人思想和产品的尊重和真诚,并努力将工作过程中的感受通过双手呈现出来,利用独具匠心的技术推动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及发展。而培养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是各大院校的重要责任及使命,应主动承担责任,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紧紧抓住宝贵机遇,勇敢创新,不断突破,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

1.2 大学生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从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属于心理学的一种概念,具体指的是工作人员对个人岗位的认同、目标设定、社会价值和其他相关影响要素的真实看法,也就是每个人对职业的主观态度。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入手,进而培养他们的工作兴趣,更好的帮助广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职业认同模式,为将来具有理想的工作和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1.3 两者之间的联系

工匠精神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主要标准,可以防止大学生在职业认同上出现误区,有利于优化职业认同感培养模式,从重视能力提升转变成重视促进个人职业素养提高。从实践开始,每件事实际上都看个人的态度,想要将一件事做到完美,就需要具有这样的意识。将工匠精神和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拓展教育思想观念,让其展现出鲜明的职业认同教育特征,让广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从而真正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若是院校只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轻视他们精神建设,则会无法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对此,就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方法,在对学生日常培养中突出教育的人文性。工匠精神培养也是院校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将其和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有机整合,可以更好的提高教育的是实效性。

2.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耦合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缓解大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

通过有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工作人员在各种组织、各个行业间的岗位流动相对比较频繁,员工跳槽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根据我国青年网站的新闻调研报告结果来看,有30%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不到半年就出现了离职情况,这其中毕业于“211”院校的大学生离职率占25%,其他院校毕业生的离职率则占37%,而高职院校相对更高,占了46%。根据搜才网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在一年之内,有51%的人经历过跳槽。这种频繁跳槽的现象,不管是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转还是对个体的发展都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通常决定着他们的职业稳定程度以及职业成就效率。通常具备工匠精神及职业认同感的大学生,在极大程度上工作比较稳定,职业专业性与职业爱好、职业认同的整合,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工作成就效能和他们的工作幸福感。

2.2 有助于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企业展开了长期合作,我国合作商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工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但近些年来,合作厂家整体数量却不断下降,例如,德国著名的泰迪熊玩具生产商—施泰夫集团,他们主打的泰迪熊玩具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每只泰迪熊玩具都由三十五个零件组成,平均售价在四十欧元至七十欧元之间,这种玩具熊有百分之七十的工序都是手工制作,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学习制作这种玩具熊最少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某段时间内,该集团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将一部分玩具熊制作转交给国内企业,但彼此之间的合作却仅持续了四年便匆匆结束。集团的领导人表示,国内生产商所制作出来的玩具熊出现了五官不对称的情况,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了集团的名声。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国内生产商的员工不稳定,并缺少专业的培训,员工技术能力较差。除此之外,很多国外企业也涌现了这种问题,他们曾多次访问国内生产商,希望他们尽快构建长期有效的协作关系,但在后续的访问中却发现,在短时间内所合作的生产生内部员工几乎全是新面孔。企业员工这种飞速的流动让人不得不思考,当下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问题,这些员工仅注重个人利益,却严重忽视了自己所在岗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及生产商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即专业技术的流失和员工流动率较高。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则有利于缓解员工频繁流动的问题。因此,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进行有机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3.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耦合的有效路径

从当代大学生职业与价值认同上看,院校有关部门应重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要全面有效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切实构建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价值取向,同时将工匠精神的理念转变成实际学习与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从自己内心深处欣然接受与认同工匠精神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一基础上,利用校企协作来进行实习训练与能力转化,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和真实企业环境中的操作,让学生将个人行动目标逐渐化为具体行动,这对他们职业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形成,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充分认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及其有关的各种模拟情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良好的体验,切实强化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情感认同,促使学生对工匠精神以及自我价值的积极探索与不懈追求,将各个方面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共同推进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的耦合。

3.1 利用积极因素,促使学习目标变成工匠精神动机

从现实方面来看,大部分院校的学生都是由于以往经历或是发展过程中,自身得到认同的愿望较为强烈,若是他们能够有效的被激发,将会有可能形成广大学生稳定且重要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会不断促使当代大学生在入学之前抓住宝贵时机,运用多种有效方式,开展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及工匠精神的职业认识教育,让他们可以充分树立起技术可贵、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深入了解并任职职业技能道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实现路径。此外,还会促使学生树立起对自身职业及未来发展命运的信念,进而在职业信息层面上形成强烈的自信心及责任心。

3.2 选择恰当时机,有效发挥出榜样示范的积极作用

应对学生的认同及实践动机进一步激发,运用榜样示范的引导作用将广大学生的认同动机进行间接性的加强与深化。先进的榜样人物挑选工作极其重要,要尽量选择那么与当代大学生实际工作体验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相类似的人物或是鲜活事迹,其工作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模拟性,这样的榜样人物才能切实发挥指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性的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的知名人物、技术精英,或是社会范围内的传奇人物,让他们亲临院校为学生进行专题演讲,进一步强化作用。

3.3 加强校园建设,充分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

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各类公益节目,例如知名的《大国匠心》这档节目就具有较强的启示性以及震撼性。也可让学生阅读有关的著作、报刊及杂质等,充分展现出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还要定期召开和工匠精神有关的专题班级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网络宣传,利用校园报纸、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针对性的报道工匠精神的典型事迹,也主动融入含有工匠精神的某些行业,对当地著名企业文化加以传播。尤其是要结合十九大精神中所强调的中心主旨进行宣传演讲,将和工匠精神相吻合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讲解,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推动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掌握个人的现实情况,从而将这两方面进行整合,协同促进,这样才能有效的将理想信念转变成实际行动,并将其贯彻及落实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以此来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3.4 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树立广大学生工匠精神信念

在学生动机得到充分激发后,要利用具体的实践开展针对性的体验及探究,以此来提高工匠精神的转换过程。只有在各种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实现由不会到会、由陌生到熟练、由操练到实践的飞跃,这样切实有效的过程,可以推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思想层面上将外界干扰要素彻底排除,进而克服各种困难,勇敢迎接挑战,获得进步、迈向成功,从根本上为学生带来极具成就感的真实职业体验。当代大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但实践操作能力却较强,只不过是缺少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强大的信念力量。从这一角度来看,只要在学生实践训练中级工,有关部门建设完善的实践场地,便能让广大学生主动靠近职业岗位,在教学氛围中体会到质量第一、顾客之上的真谛,逐渐从个人认知以及情感体验方面获得使命感与强烈的责任感,加强对质量和完美的理解与追求,最终形成对工匠精神的认同。

要真实有效的运用高峰体验让广大学生得到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及良好感受。其中,高峰体验主要指的是能够让人记忆深刻且强烈的认同体会,可以极大程度的使人自身的责任心、健康心态和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可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成就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对职业价值以及工匠精神的认可,强化学生对学生和外界环境要素的抗干扰能力。院校应合理设定有关循序渐进及取代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后,主动分享自己得到的进步和真实感受,表达出亮点,同时也可探讨关于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谈论先进代表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坚持,通过探讨来对学生思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院校还可利用模拟软件,设置针对性的场景,让学生可以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高等体验,这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这种方式的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水平。

当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具有相对稳定且持久的信念后,教师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对广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切实让工匠精神变成大学生在不断追求及自我实现中的一种主动探索的行为。实际上,学生自我实现的整个过程,属于一个持续不间断且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努力激发自身潜能,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要保障学生将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及自我实现的基本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坚持工匠精神的进程中能够有效实现自我,进而促使个人梦想实现,从而肯定自身能力,完成自我跨越。当代大学生将工匠精神视为实现自我的重要价值追求,基于此构建其以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将自我价值与社会的整体价值进行统一,并高度整合成一种崭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结语

工匠精神自身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在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院校应和结合不同专业的特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全面革新育人模式,深入分析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利用积极因素、选择恰当时机、加强校园建设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有效路径,实现工匠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职业认同的耦合,切实培养广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加强他们的职业认同,为社会真正培养出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