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6 13: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室内环境民族传统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室内环境设计课程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人们在精神和物质需求方面的不断提高,中国环境设计行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与之伴随的是中国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始成长起来。但是随着环境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细化与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由此也引发了对于环境设计高品质和个性化的诉求。中国的传统民族元素,其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内涵深邃、艺术题材千变万化,堪称当代中国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当代很多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民族元素的挖掘上,传统民族元素作为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文化符号,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感情和浓厚的中国风,慢慢地,他们在设计作品中开始汲取传统民族元素中的营养,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因此,高校室内环境艺术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室内环境设计的普遍规律与传统民族元素相结合的问题;如何认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环境设计的关系,使其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就需要把民族文化元素系统的渗透到室内环境设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寻找到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律、教学模式,促使室内环境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设计意识等方面发生积极的转变。

1.当前室内环境设计教学的发展状况

中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时称之为“室内装饰系”。室内装饰设计在当时主要是强调针对室内空间主要界面的表面装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室内设计行业也进入了蓬勃腾飞的大好形势。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提高,以往那种简单的室内界面的表面装饰已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室内装饰设计”开始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使用新材料,创造新的功能和审美趣味,逐步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转变,理论性和计划性的室内设计方式慢慢取代了之前的形式,室内整体空间成为设计重点,而且室内设计的内容也大致可归纳为空间形象的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四个部分”。[1]

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国内市场对于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爆发式的发展。国内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大专院校,从传统的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从师范院校到外语农林等专业院校纷纷一窝蜂的创办艺术设计专业。这种高校设计专业的繁荣局面,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无序的“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短缺、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理论陈旧、课程体系不科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缺少科学长远的规划等等问题。其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足,缺少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脱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室内环境设计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现在很多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学理论陈旧单一,很多教师在设计专业教学中过于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忽视了“设计性”。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环节中,还存在着注重“手头功夫”(指绘画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却重视不够。室内环境设计的专业教师应该从“纯美术”或者“纯艺术”的艺术教育观念中走出来,在教学中系统的贯彻室内环境设计的普遍原理,引导学生培养专业的设计思维。

在室内环境设计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另一个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过于看重短期的教育成果,也就是所谓的“就业率”,缺少科学长远的教育规划。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调动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缺少对学生深层次素质的培养,导致其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文化根基的薄弱和创造能力的低下。很多学生不能深入的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实际应用上停留在对于“形”的简单照抄、拼凑,缺少创造性,其设计作品缺少文化底蕴,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2.传统民族元素的传承与发展意义

文化是有民族性的,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征,这些特征也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底蕴与内涵。不同国家和时期的设计作品也反映着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特征。“中国民族元素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外部形式、内部精神以及文化本源。外部形式,指的是用以表达这种元素的载体的外形;内部精神指的是其外部形式即载体外表形态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含义;文化本源指的是这种元素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受的中国文化的影响”。[2]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观必定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民族特征、设计观念、审美标准等元素紧密相连,而浓缩着一定国家和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一定是成功的!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独有的文化特征,反映出本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源头和基础,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元素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辈在漫长的岁月中向往美好、追求光明而上下求索的精神沉淀,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3]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国家是一个以文化为目的的艺术机构,凭借文化这个过程,人才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成就完美的自由。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文化资源,中国正处于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传统民族元素是形成中国当代设计文化观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民族艺术元素的重要性,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职责。

3.室内环境设计课程中运用民族元素的方式

在室内环境设计课程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以民族元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是一条积极意义的发展途径。

3.1 民族元素的资料收集

当前很多学生也希望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但是在设计实践中,往往感到腹中空空,无从下手,只能东拼西凑,最终的设计作品必然粗制滥造,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缺少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不够,对民族元素缺少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最终遏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造能力。

要将民族元素科学合理的融入室内环境设计中,首先需要拓展民族元素的理念,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和归类,掌握大量的资料,其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专业考察、收集提炼民族元素及交流和查阅资料。[4]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地方文化风俗以及蕴含民族精神的民族元素,由此为民族元素在设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和资料基础。如: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设计创作时就会自然地从中寻找资源,吸收利用某种民族元素,经过长期的设计实践,厚积薄发,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3.2 统一民族元素的形式与内涵

任何民族元素的形式都是源于一定文化背景之中的,抛离了文化本源和精神内涵,剩下的只是简单的视觉化形式。当前很多的设计师的作品在对于民族元素的应用上,只是简单的照搬外形,而对其文化内涵和本源了解不够。其设计作品必然缺少文化厚重感,甚至传递错误信息。我们只有深入地去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内涵,才能够在设计实践中更合理的运用其形式。如果要在我们的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具有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作品,就要牢牢把握文化传统的精神实质并融入其中。[5]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注重暗喻、谐音、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如北京故宫,据统计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宫室,“九”俗称“九九归一”,寓意“最大”,象征皇家帝王万寿无疆之意;传统的“蝠”“鹿”图案,谐音“福”“禄”,所以常以蝙蝠纹表示福气,鹿纹表示官禄。这种文化现象显示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民族性。因此,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某一民族元素之前,应该指导学生对这一元素的文本化历史背景做深入调研,对其进行整体把握,提炼其精华部分,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设计中。

3.3 注重设计手法、步骤的运用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运用民族元素时,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检验其应用的可行性。有些民族元素中的图案、纹饰的形象简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可以直接应用于室内环境设计中。有些传统民族元素可以通过解构与重构、移植与嫁接、抽象与简约等各种应用方式来重新调整外形,并且可以与中国的儒、道、禅等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之成为某种象征意义的新文化符号。比如有些学生从明清家具中寻找灵感,将其中优美的装饰纹案提取出来,加以简化,然后应由于室内墙面的装饰中,使室内空间蕴含强烈的民族气息。有些同学把传统园林的空间类型,运用到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中,其室内空间富有变化、灵动活泼,虽然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的,但却充满着民族元素的韵味。必须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按照现代的审美标准,对于一些民族元素进行提炼与转换,但是可以变化其外形,不能失去精神内涵和原有特色。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化根基和源泉。但是传统文化把仅仅需要继承,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国内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在民族元素的应用借鉴上,过于依赖模仿与照搬,缺少时代性的创新。传统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在变,传统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它的原生文明因素由于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次生文明因素,永无止境的产生着新的组合、渗透和裂变。[6]

3.4 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要的是认识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规律,并将其渗透于现代设计创作中,“继承”的实质是为了“创新”。因此,只有对传统元素不断改造与提炼,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充分解析才能够使得这种传承更加彰显时代特色!

4.结语

高校的室内环境设计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是自命清高的艺术家和闷头读书的书呆子,而必须能够适合发展中的社会之需要,承担起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具备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与意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悠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深入探讨和挖掘民族元素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精髓。结合外来的先进艺术设计理念,以传统文化为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创新,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内环境设计教学模式,培养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做中国自己的设计理念,创造出独具民族元素的室内环境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室内环境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软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