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7 10:1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罗哌卡因

阎 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无痛分娩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娩技术,极大的减轻了产妇分娩疼痛,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避免引发不良分娩结局[1]。CSEA是产科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无痛分娩多采用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麻醉,但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在当前临床尚无统一定论。目前,无痛分娩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有硬膜外阻滞以及CSEA,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无痛分娩中不同麻醉阻滞方式的应用价值,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120例无痛分娩产妇,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120例无痛分娩产妇,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60例):年龄在22~39岁,平均(30.26±0.14)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40.26±0.31)周;体重在62~78 kg,平均(70.06±1.37)kg;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38例I级、22例II级。参照组(60例):年龄在24~38岁,平均(30.29±0.11)岁;孕周在39~41周,平均(40.28±0.29)周;体重在64~77 kg,平均(70.09±1.32)kg;ASA分级:40例I级、20例II级。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ASA分级在I-II级。②年龄在20周岁以上。③均为自然受孕、单胎妊娠。④病历资料齐全、完整。⑤产妇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者。⑥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者。⑦合并妊高症等妊娠并发症者。⑧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者。⑨中途从本研究退出者。⑩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协助产妇采取仰卧位,在宫口开至直径3 cm时,体位改为左侧卧位,在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参照组:成功穿刺后置入导管,与自控镇痛泵连接,泵入舒芬太尼0.5 ug/mL与0.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5 mL。护士密切监测产妇状态,泵入剂量为10 mL,速率为5 mL/s,直至痛觉阻滞达到8-10胸椎,产妇宫口开全时,即可停止用药。实验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在3-4腰椎麻醉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0.5 ug/mL与0.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5 mL,拔除麻醉针,将硬膜外导管置入,5 min后推注舒芬太尼0.5 ug/mL与0.1%罗哌卡因的混合液3 mL,直至痛觉阻滞达到8-10胸椎,产妇宫口开全时,即可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镇痛起效、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以及镇痛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6.0软件计算,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数据(镇痛起效、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以±s表达,x2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镇痛总有效率)以[n/(%)]表达,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镇痛起效以及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两组对比结果

镇痛起效、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用量:实验组分别是(3.16±0.14)min、(115.26±10.84)min、(6.26±0.41)mg;参照组分别是(5.38±0.66)min、(84.62±8.44)min、(10.99±1.84)mg。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比参照组短,维持时间显著比参照组长,罗哌卡因用量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t=25.488、17.276、19.436,P均<0.001)。

2.2 镇痛总有效率两组对比结果

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显效14例、有效3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11.582P=0.001)。

3 讨 论

分娩是大部分女性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生理、心理均承受着较大的痛苦[2]。无痛分娩主要利用麻醉药物达到镇痛的作用,不仅要求镇痛效果确切,同时还要避免运动神经阻滞,确保产妇以及胎儿生命安全[3]。分娩期间给予可靠、有效的镇痛处理,可减少母体中儿茶酚氨、皮质醇等应激物质释放,增强子宫收缩活动以及子宫血流活性,加快产程进展。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作用可靠、起效迅速、对母婴机体影响较小、易于给药,可以满足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需求,同时不影响产妇运动和宫缩,产妇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参与到分娩中。

舒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镇痛效果确切、麻醉起效迅速等优点,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即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硬膜外麻醉见效慢,无法有效阻断神经,麻醉效果不尽人意。CSEA结合了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的优点,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起效迅速、用量少、定位准确等优点,对硬膜损伤较小,可有效避免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CSEA可阻断交感神经传出、伤害刺激传入,抑制皮质醇、儿茶酚氨等应激物质释放,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期间应激反应,防止血压升高、心排量增加[4]。本研究示: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比参照组短,实验组镇痛维持时间显著比参照组长,罗哌卡因用量明显比参照组低,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96.67%)显著比参照组(75.00%)高,P<0.05。提示无痛分娩中小剂量罗哌卡因+舒芬太尼CSEA麻醉效果确切。本研究结果接近于郑磊[5]等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小剂量罗哌卡因+舒芬太尼CSEA可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减少罗哌卡因用量,镇痛效果确切,且维持时间较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