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超声诊断体会

2020-02-27 10:1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诊断率胆总管胆汁

富 磊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体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胆总管结石属于胆系结石的常见类型,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生率,患者病发后会出现腹绞痛、寒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治疗胆总管结石,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十分关键[1]。为了提高诊断率,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本文对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超声诊断体会进行了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胆 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患者共计9 0 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区间在27~68岁,年龄均值为(54.6±3.8)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上腹部和背部伴有程度不同的不舒适感,部分患者存在腹痛、体温上升、黄疸等情况。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测采用的是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评率设置在3.0 MHz~3.5 MHz,患者需要空腹检测,取卧位或者左侧卧位,如有必要患者需喝水让胃部充盈,以减少胃部气体造成的影响,以便更为清楚的观察胆总管和周围组织。检测时常规需要对患者右上腹进行横、纵、斜向探查[2]。对于可能存在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需让其取背高头低位进行检测。确定肝外胆管后,沿着胆总管的行走方向探查并找到胰头部,在胰头部的后方位置测量胆总管横断面的内径值。在结束检测以后,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胆总管内径、胆管结石情况(大小、数量)和胆囊大小等,保证检测结果有效。

1.3 观察指标

通过胰胆管逆行造影取石术治疗后,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采用两人核对的方式录入数据,用“±s”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2 结 果

90例患者共有76例在术前经B超诊断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剩余14例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超声检查显示为胆总管扩张,并没有发现结石,超声检出率为84.44%,超声确诊患者中有36例为胆总管中段结石,有30例为胆总管上段结石,有10例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其中60例为单发性及时,16例为多发性结石。结石大小在3 mm×2 mm~12 mm×4 mm,超声显著结石为强回声光团,且形态稳定和胆囊壁有清楚的分界。经过手术治疗以后结石均被取净,通过B超复查并没有发现遗漏的结石。

3 讨 论

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两组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其中原发性结石其主要为棕色胆色素结石或者为混合性结石,主要因是因为患者发生了胆道感染、或出现胆汁淤积、或出现了胆道力学改变,或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等。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其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者为黑色三色素结石,主要是由于胆囊结石被排进了胆管并存留其中引起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病发后会出现的典型症状为寒战、体温升高、上腹疼痛、黄疸等,患者的症状和体内结石的情况、胆总管堵塞情况以及感染情况有关,同时也和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程度有关。

胆总管直径大约在6~8 mm这个范围,长度在4~8 cm,人体肝内胆管的生理机构十分特殊,具有较大的弯曲度,会减缓胆汁在这里的流速,长此以往容易出现胆汁淤积,从而引发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超声诊断被广泛应用与胆总管结石检测,胆中的结石和周围组织以及胆汁的声阻抗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容易产生强回声,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被发现。因此检查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超声检查具备这个条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且准确率较高[3]。

在进行超声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基本知识宣教,超声检查前需要空腹至少8 h,确保腹部排空,若患者肠道气体较多需要进行清洁灌肠后才能接受超声检查,以保证诊断率。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需要正确摆放体位,检查时需要根据超声图像及时进行体位的调整。在检测时可以对胰头后方的胆总管内径进行测量,以降低漏诊率。胆总管有一定的舒缩功能,若存在胆总管结石,其超声图像多会呈现胆管扩张,胆管壁呈现增厚的状态,且回声明显增强,在患者的胆管腔中可以看到强回团,且和胆管壁有清楚的界限,形状多为球型,也存在新月型或者泥沙样的情况。同时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还有肥胖、腹壁瘢痕、腹腔粘连、超声引发的容积效应、超声诊断仪分辨率低等[4]。在以上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检查医生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了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医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同时患者在检测时也应严格遵照要求配合检查,医生让呼吸的时候呼吸,让屏气的时候屏气,以免检测结果受到干扰。同时需要尽量提高超声诊断仪的分别率,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胆总管结石超声检测准确率达84,44%,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安全性高,操作简捷,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当然也可以可联合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提高诊断率,从而降低误诊发生的几率。

猜你喜欢
诊断率胆总管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近5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