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痛风第一跖趾关节痛的应用

2020-02-27 16:56何露露熊建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气罐跖趾刺络

何露露,熊建建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 南昌 330006)

1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早在石器时代,古人们就开始使用砭石刺络放血,来表示对神灵的崇敬。却不懂得刺络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在《素问·针解篇》中出现了对放血疗法的记载“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说明气血壅滞,导致阴阳逆乱,诸疾产生,放出瘀血则气血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1]。刺络放血是选用特制的针具[2],在患者身上选择特定的部位或浅表血络点刺放血[3]。在《灵枢·官针》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痛肿也。”可见,《灵枢》中就表明了“痛肿”是放血疗法的适应症之一。痛风性关节炎时常出现关节的肿痛,活动受限。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对“痛风”的描述中指出“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寒湿邪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因此风寒湿之邪侵袭关节,素体胃有蕴热,化热煎熬,日久成瘀,出现肿痛。痛风之中的“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刺络放血则让痛风中“菀陈”除之,“恶血”出之,新血生之[4]。

2 拔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

拔罐是一种中医外治法,在古代被称为“角法”,早在石器时代它用于治疗疼痛。随着医疗技术和器具的发展,拔罐由治疗单一疼痛发展到治疗内、外、五官、妇科等多科疾病[5]。拔罐工具也从兽角发展到竹筒、玻璃罐、抽气罐等。拔罐疗法是通过真空负压的原理施治于人体之体表皮肤来达到治病的目的[6]。具有通经活络、鼓动气血、消肿止痛、温煦皮毛等作用。

痛风性关节炎为祖国医学中“痹症”的范畴,初期因感受风寒湿之邪,侵犯卫分,再入里渐入营血分。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书中指出火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拔罐疗法将邪气逐出体表来温煦皮毛。痛风日久,邪气久居于里,影响气血运行。“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这是吴师机《理淪骈文》所提出了内病外治的理论。拔罐疗法利用罐内的负压增加血液循环,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3 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痛风第一跖趾关节痛的方法

临床应用时应做到:①严格无菌操作。②按照刺络放血以及拔罐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治疗。(1)施术部位的选择:选取患者第一跖趾关节压痛部位操作。

(2)操作前准备:安尔碘,三棱针(1.6×60mm),可选取注射器针头(7号)代替,棉签,自制抽气罐(20ml注射器沿零刻度线剪去上面部分并用安尔碘消毒)。

(3)操作方法:a.患者选取仰卧位,选取施术1-2点并标记。b.术者常规手消后,用安尔碘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C.用自制抽气罐在施术部位拔罐。d.用三棱针刺破关节囊,可见局部点滴出血。e.再用自制抽气罐吸附于操作部位,通过负压使瘀血缓缓吸拔于罐内,放血量每一次约3-5ml。f.取下自制抽气罐,用棉签擦拭局部血渍,再用安尔碘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4)治疗疗程:每周1次,8次为1疗程。

4 典型病例

患者韩某,男,34岁,声乐教师,因“反复第一跖趾关节疼痛2年,再发并加重3个月”于2018年9月11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起病出现右侧第一跖趾关节疼痛,遂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尿酸532umol/L,C反应蛋白39mg/L,拟诊痛风性关节炎,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炎止痛、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症状减轻。 病情反复,近3个月患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繁,一月2次。仍感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患者自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苯溴马隆片,症状减轻。现症见:第一跖趾关节酸楚不适,略肿,神疲气短,偶感头晕,纳可,寐安,二便平,舌红苔腻,脉沉。C反应蛋白20mg/L,尿酸552umol/L。触诊:第一跖趾关节皮温偏低,局部压痛。治疗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g、知母10g、生地10g、芍药10g、甘草10g、麻黄6g、生姜10g、白术10g、制附片10g先煎、茯苓10g、萆薢10g、防风10g、丹皮10g。上药煎煮半小时,取汁200ml,每日1剂,分2次煎煮,温服,连服14天。

二诊:患者1个月痛风未发作。仍感第一跖趾关节酸楚不适,触之皮温偏低,压痛。治疗继续服用上方及苯溴马隆片2周。

三诊:患者5个月内偶尔发作,自服新癀片缓解疼痛。仍感第一跖趾关节酸楚不适,触之皮温偏低,压痛。治疗继续服苯溴马隆片,予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次。

半年随访,患者痛风未发作,第一跖趾关节无酸楚不适感,皮温正常。C反应蛋白8mg/L,尿酸352umol/L。

5 体 会

痛风(gout)是一种嘌呤生物合成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而致炎症性疾病。发作时其特点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发生率接近100%[7],主要因为此关节承受人体重力形成的压力大,血管少,温度低,尿酸盐不容易溶解,人体PH低,溶解度低。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逐渐成为慢性痛风,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西药中非甾体消炎药虽能快速缓解疼痛,但其副作用不能小觑。

痛风在《黄帝内经》中谓之痹症,《金匮要略》称之为历节。《金匮要略》中用脉象“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来表示胃有蕴热,复感风湿的病因。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痛风日久形成瘀血阻滞经络。因此活血化瘀兼散表寒成为治疗的关键[8]。祖国医学中的刺络放血、拔罐皆有此功效[1]。第一跖趾关节因血管少,温度低,用针具刺破关节囊后,血液只是点滴而出,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因此配合拔罐治疗,通过负压将瘀血放出。但是第一跖趾关节面积较小,一般的火罐、竹罐、抽气罐的口径都大于第一跖趾关节,无法吸附,我们将注射器改良为小抽气罐,能有效的吸附关节,放出瘀血,起到活血化瘀兼散表寒之功。

猜你喜欢
气罐跖趾刺络
储气罐在汽车冷冲压模具中的应用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跖趾骨折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对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5跖趾关节疾病的疗效分析
LNG气罐型式及在某大型耙吸挖泥船上的布置研究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碰撞载荷对 LNG 船舶甲板上气罐的影响
跖趾关节屈肌力量实验研究
跖趾关节运动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