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分析研究

2020-02-27 16:56邰旭辉单晓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异物感咽喉部性疾病

战 毅,邰旭辉,单晓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咽喉反流性疾病(以下简称LPRD)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咽喉疾病,具体指的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的鼻咽喉头颈等一系列病症[1]。患者多伴有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持续清嗓、声嘶、发音疲劳、呼吸困难、哮喘、慢性咳嗽等临床症状,咽喉部位的体征可带有黏膜增生、增厚,肉芽肿以及声带弥漫性充血等,若不及时开展有效措施,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推动治疗开展,提升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通过选取我院科室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就诊的86例LPRD患者开展有效诊疗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科室86例LPRD患者,时间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段在19~72岁,平均年龄在(45.5±1.37)岁;病程时间范围在1~12月,平均病程在(6.5±1.95)月。咽喉部症状:咽部异物感29例,持续清嗓21例,声音嘶哑17例,咽喉疼痛11例,慢性咳嗽6例及呼吸困难2例。经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得出:后联合增生49例,声带水肿12例,喉黏膜增厚7例,例假声带沟3例,喉室消失5例,红斑和(或)出血2例,弥漫性喉水肿、肉芽肿各4例。

1.2 方法

(1)诊断方式:治疗前应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进行诊断评估,RSI评估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分;RFS则需在电子喉镜下由专业医师进行评分。

(2)治疗方式:给予10 mg/次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71,规格:10 mg),早晚2次/d,均在饭前30 min服用,治疗8周后剂量转变为10 mg/次,1次/d,坚持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观测指标RSI和RFS评估指标[3],RSI内容包括声音嘶哑、持续咳嗽、咽喉部异物感、消化不良、呼吸不畅及痰多等项目,每项1~5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RFS评分内容也如上述项目,每项评分0~4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病情越重。当RSI>13分,RFS>7分,表示病情呈阳性,即判定为咽喉反流性疾病。

(2)观测总有效率,判定: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RSI≤13分,RFS≤7分;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好转>50%,RSI和RFS评分虽有所降低,但仍在分值交界值范围内;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有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且评分高于分解值。

1.4 统计学分析

核心软件应用Spss 21.0,RSI和RFS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统计学中t进行检验;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统计学中x²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结果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观测结果(RSI、RFS评分)

相比治疗前,患者的R S I和R F S评分分别为(15.27±5.62)分、(9.64±3.35)分,治疗后的RSI和RFS评分(10.22±3.74)分、(5.24±2.29)分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t1=6.937,t2=10.055,P值均<0.05。

2.2 评价

经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80/86),其中显效有37例,占比43.02%,有效43例,占比50.00%,无效6例,占比7.50%。

3 讨 论

LPRD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特异性不明显,长期并未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继而在临床诊断中也仅仅是建立在胃食管反流疾病基础上加以认识,诊断较为困难。24h食管pH检测则是临床常用于诊断咽喉反流的一个诊断方式,也被称作“金标准”,即反流时间超过至少3次以上才被确诊。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该方式表示质疑,认为LPRD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存在明显不同,诊断及治疗也会有所差异;且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在国内应用该项检查的较少。有研究也曾指出实行咽喉部pH监测假阴性结果率较高,从而提出咽喉部pH监测不能用于诊断LPRD的一个金标准[4]。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症状具体表现[5]为:①持续性清嗓,主要因胃内容物刺激咽部黏膜所引发的一个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咽部不适、有异物感,而患者为减轻该症状而经常清嗓。②声音嘶哑,即以波动性发展,晨起严重,白天症状减轻,作为LPRD的一个特有症状。③咽异感症,主要是咽喉反流的一个主要症状,并不单纯存在,多伴有其他症状。④慢性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尤其在躺下后或是进食后明显,又或在激烈咳嗽或是睡梦中惊醒有所表现。纠其原由,主要在于胃液反流至喉、气管时,会刺激喉气管黏膜,进而易引发哮喘,加剧咳嗽。

为此,诊断LPRD患者中,需确保患者疾病信息的收集完整,并实行电子鼻咽喉经检查和唾液胃蛋白酶检查,而唾液胃蛋白酶检查的灵敏度较高,虽诊断效果良好,但操作较为复杂,且诊断成本较高,不利于临床诊断普及。

现今,伴随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RSI和RFS量表在评估LPRD患者中有着显著效果,该诊断方式具有易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性高等优势,且经济成本低,能够及时、有效作出诊断结果,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治疗LPRD患者中,多半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为主。奥美拉唑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能够充分抑制基础胃酸,减少分泌,进而减轻胃内勿反流,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推广并普及应用[6]。

研究结果最终显示—相比治疗前,患者的RSI和RFS评分分别为(15.27±5.62)分、(9.64±3.35)分,治疗后的RSI和RFS评分(10.22±3.74)分、(5.24±2.29)分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P<0.05。经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

总而言之,针对LPRD患者的诊断给治疗中,应用RSI和RFS量表进行评估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同时依据其结果有针对性实行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异物感咽喉部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
咽部异物感(附406例分析)
PARthanatos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