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研究

2020-02-27 19:14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精神

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同时,习近平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新时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之中,是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其教育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四川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充分挖掘这些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中,能够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

一、理论分析: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一)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特定时期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其形式主要包括围绕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景观,特定时空背景下形成的人文历史空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体现具体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活动中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精神特征的内容,如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地域文化的自然景观主要是指特定时期的一些重要革命机构的旧址、重要会议的会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重要革命文物、重大战役遗址、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场所,它们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域文化的人文历史空间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形成的以地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声音、影像、图片、文字、档案以及网上博物馆、纪念馆。地域文化中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主要思想等。“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属于地域文化的精神特征[2]。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 特别是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元素,深化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要素,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度和实效性。

课程思政是指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它的本质不是开设附加的、单独的课程,也不是单独增加活动。它体现了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课程观,不受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制约。课程思政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要渠道和重要一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各专业培养目标,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课程思政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课程模式,更是德融过程,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地域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显著地域性和深刻教育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本质上看,把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结合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充分发挥地域文化“活教材”和“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地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化圈,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地域文化是课程思政的“资源库”。地域文化在一定区域内存在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四川省的地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例如长征文化、将帅文化、三国文化、李白文化等等,这些地域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抗震救灾精神文化是四川省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不仅通过书籍、报刊、学术论文等理论形态呈现出来,还依托各种纪念场馆等物质形态得以保存。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的重要资源,它的生成有政治、实践和文化三重向度[3]。因此,在把四川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学生了解与体悟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纪念场所或场馆亲自体验各种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把优秀地域文化涵育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上齐奏“交响乐”。课程思政旨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目标和课堂主渠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守好育人的一段渠,共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与成才。在价值引领、思想塑造、素质提升等方面,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如抗震救灾精神中包含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中包含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等。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能够无声地渗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

3.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是四川地域文化发展的“点金石”。文化是教育行为和教育过程的本体,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机制[4]。教育过程是文化育人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文化的传承创新必然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四川地域文化作为四川人民进行文明代际传递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四川人民的智慧和精神。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和任务,必然肩负着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将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专业和课程,不仅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而且有利于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性。

(二) 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1.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科内容更加深刻。德育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育人”。通过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入,不仅可以丰富专业课程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将地域文化中深厚的乡土情怀、文化内涵、精神品格等概念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丰富专业课程教育的内容,将教育目标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区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形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2.创新教学方法,让教育更加鲜活。以往一些专业课程只注重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知识学习,轻思想道德引领,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德育功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的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润物无声地将专业知识与地域文化关联元素融合起来,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教师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渊博的知识激活课堂氛围,利用地域文化的深厚人文精神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使知识教学更具温度,更加鲜活。

3.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育人效能明显增强。“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达到育人的目的,是更持久、更有效的育人渠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固本工程”。努力构建立德树人的课程教育体系,将文化育人、文化化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特别是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系统地、持续地渗透地域文化的思想政治元素,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现状剖析: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现实困境

(一)成果应用于实践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推进两者的有效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将地域文化优秀资源成果应用于实践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一方面,地域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使得挖掘与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资源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高校及高校教师对地域文化资源促进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专业师资文化素养与教学方法难以满足育人需求

实现优秀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育人水平高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有地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一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专业提升,而对育人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不太重视,对地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忘记了立德树人的初心,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师来源的地域性差异导致其对就职区域文化了解不多、涵养不足。教育者在地域文化上的缺失,自然制约了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能力和效果。

三、对策建议: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地域文化“思政元素”的研究、挖掘、宣传和传承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地域文化无疑是其中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寻这种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使它成为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坐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也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更好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7]。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正确审视、充分发掘并合理借鉴、运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助推他们成长、成才。同时,还能丰富大学生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1.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狠抓高校教育添厚度。首先,各高校应积极开展“省情市情”教育,重在引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热爱地域文化的热情,讲好地方故事、弘扬好中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第二,重点打造综合素养课程,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李白文化”等课程,重在浸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专项设立专业课程思政项目,遴选一批优质专业课程资源,比如文史学院的“党史”、经济学院的“保险学”、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史”“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与保护”等,重在深化、拓展课程内容,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要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其中哲学社会学类课程重在深化,凸显哲学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自然科学课程重在拓展,突出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第四,积极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绵阳师范学院大力推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构建了“12345”模式。具体而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探索和创新师范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切入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两个格局(校内、校外合作构建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为保障,三个主题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内容,四类教学资源(思政课程资源、学校活动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网络平台资源)为支撑,五大精神(“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王右木精神”)为重点的独具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2.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狠抓文化传承增温度。各高校应该立足地域特点,搭建文化传承平台,开展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绵阳师范学院地处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学校把抗震救灾精神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研教、研习活动,实现了抗震救灾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学校依托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李白文化研究中心搭建文化传承平台,开展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在传统节庆日开展书画、戏曲展演等活动,在二级学院实施“一院一品”文化建设;结合专业把一批红色文化场馆、传统文化场馆建设成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将参观民俗展览馆、太白书院等文化场所列为新生入学教育必修内容;成立非遗协会等20余个文化研习社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中华经典颂”等系列活动;建立李白纪念馆等文化普及基地30余个,组织师生开展“非遗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真正做到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狠抓文化传承增温度。

3.积极将地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体系,狠抓人才培养拓宽度。高校应充分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场馆建立战略合作模式,把文化场馆建成教育基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文化场馆宣教合作,开展师生走进文化场馆和文化场馆走进高校的“双走进”“双研究”活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既增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也彰显了地域文化资源教育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场馆文化走进高校,实现进展览、进课堂、进讲座、进毕业设计,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师生走进文化场馆开展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挖掘整理教育资源,撰写心得体会,做毕业设计,这些研究成果反哺教育教学,让师生在研习优秀区域文化的教育资源中有所收获,并把研习的成果送入社区和中小学,形成“参观—研习—传播—提升”的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双走进”“双研究”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文化场馆的功能定位和馆内的文化资源,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和场馆宣教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育人质量和宣教功能的“双提升”。

总之,高校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诚然,当下在推进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教师与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等。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推进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乃是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的趋势所在。推进二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的理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