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2-27 16:56庄伏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醛固酮内酯低剂量

庄伏志

(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苏州 215200)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心脏有效射血的减少而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所致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力衰竭两种类型,其中,严重心力衰竭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乏力、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还会损伤其呼吸、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从而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早期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1]。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抗心衰方案(地高辛、卡托普利联合速尿剂)对患者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有待提升,我院在常规抗心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低剂量螺内酯对患者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发病时间≤24h者,(2)符合严重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存在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疾病者,(3)存在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史者。患者分组采用单双号法进行,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32例/组,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2,患者年龄分布:45-80岁,平均年龄(56.79±2.2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8例、 Ⅳ级14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1,患者年龄分布:46-78岁,平均年龄(56.80±2.23)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7例、 Ⅳ级15例,将上述一般资料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显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开展后续研究对比。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给患者口服0.125-0.25mg地高辛(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1次/d,25-50mg卡托普利(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357),3次/d,20-40mg速尿剂(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峰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4671),1次/d。研究组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除给患者口服上述相同的常规抗心衰药物,再给患者口服20mg低剂量螺内酯(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077),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疗效,按以下标准评估疗效:显效:经治疗,患者心衰完全控制,心功能改善二级以上;有效:经治疗,患者心衰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无效:经治疗,患者心衰症状及心功能均无显著改善,病情恶化或死亡,以有效加显效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LVEF(35.16±2.09)%、LVEDD(62.99±4.15)mm等心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35.18±2.11)%、(62.97±4.18)mm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6,t=0.21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DD水平(47.23±1.98)mm显著低于对照组(54.76±2.02)mm,研究组患者LVEF水平(45.23±2.06)%显著高于对照组(36.14±1.5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9.762,t=8.419,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显效分别为24例、12例,有效分别为6例、13例,无效分别为2例、7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9.142,P<0.05)。

3 讨 论

严重心力衰竭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的综合症,既往,临床多认为严重心力衰竭主要因呼吸道感染、摄入过多的钠盐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过度的情绪激动和体力劳动刺激、贫血、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所致,然而,随着临床对严重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研究均证实心脏功能障碍可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从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又可加速小动脉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进一步加重心室负荷,进而引发严重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2]。严重心力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就需要临床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

本研究中,对两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及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组患者LVEDD水平(47.23±1.98)mm显著低于单纯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组(54.76±2.02)mm,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组患者LVEF水平(45.23±2.06)%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组(36.14±1.55)%,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组(78.13%),这与万瑶[3]等人研究报告中得出的总有效率对比,增加低剂量螺内酯治疗组患者(94.1%)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组(78.4%)结论基本一致,说明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

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为:根据上述严重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要控制和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就需有效阻断肾素引起的血管紧张素Ⅰ形成,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抗心衰方案对患者治疗,常规抗心衰方案中ACEI药物虽能够有效阻断肾素引起的血管紧张素Ⅰ的形成,但是其也易引发患者机体醛固酮出现逃逸现象,从而会导致患者心室重构加快,进而不利于其预后恢复。螺内酯则是一种醛固酮拮抗剂,可有效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并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从而能促进患者心脏左心室射血指数提高,进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虽然,螺内酯在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但是,其对用药剂量也具有严格的要求,用药剂量过大易引发患者出现折返性心律失常,因此,多采用低剂量治疗[4]。

综上所述,低剂量螺内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醛固酮内酯低剂量
穿心莲内酯滴丸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