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策略

2020-02-27 16:56彭金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传染源病症传染性

彭金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江苏 无锡 214121)

肺结核是因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且传染性较强,如果在患者发病时,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1]。但是在对该病没有绝对认识的地区,会误认为普通呼吸系统疾病或者流行性感冒,有的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容易忽视,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大治疗难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群众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以及防控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对肺结核患者慢性传染源以及防控措施予以综述,见下文。

1 肺结核传染源特点

1.1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慢性肺病,使用结核菌素试验(PPD)的检查为阳性。肺结核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很多人对于肺结核容易忽视。很多学生的病情是发展到影响肺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才意识疾病的严重性。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进行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肺结核。因此对于肺结核很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就造成学校结核病传染隐患。

1.2肺结核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给他人,排菌肺结核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然而学校属于人群高密度聚集的场所,教室,宿舍,食堂等环境比较拥挤。如果存在肺结核患者很容易在学校快速传播。

1.3由于具有传染性结核病的患者没有及时被发现,因此无法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导致结核病患没有被动态跟踪,引发传播的风险。

1.4学校学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内分泌不太稳定,同时各种营养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营养摄入不均衡,出现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尤其爱美减肥的女生,长期节食。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也是有些学生的易感性的原因。

2 目前肺结核防止面临的挑战

2.1 较高的人口流动率

扩大肺结核病症传染范围的最大的因素无疑是人口的流动性。据调查我国肺结核人群分布统计状况来看,肺结核病症的高发地区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率是城市的3倍以上。在农村,肺结核一直是疾病的控制盲点,原因是农村地区比较偏僻,且当地的医疗设备很不发达。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尤其是肺结核患者的流动性十分大,加上农村医疗设备落后,所以在患者患病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无法获得及时治疗,但在后期查出病症后由于病情加重及经济困难会放弃临床治疗,这使得肺结核病症在农村地区的传播速度难以控制,这也给肺结核的临床控制带来了许多挑战。

2.2 耐药性问题严重

反观以往医院对肺结核的病症治疗状况,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是许多医院治疗肺结核的首选,由于肺结核具有治愈系数高,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在临床上经常发生滥用药物、用药类型繁多、药剂量偏大等现象,这会导致患者因长期的错误的药物服用治疗出现明显的耐药性,久而久之,不仅无法有效治疗肺结核患者,而且还导致大量患者严重的耐药性。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了耐药性,,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会升高肺结核的复发率,病症的控制难度也会随之升高,因此控制肺结核的关键措施是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式。

3 防控策略

结核病属于经呼吸道传播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感染结合分歧杆菌后容易出现咳血、咳嗽等临床症状。目前我国结核病位居全球第二,并且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疾病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肺结核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在日常生活中不加以注意,患病后还容易传染给其他易感人群,进一步加快肺结核的扩散。学校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减少结核病发病的关键。

3.1 疾病知识宣教

对全体学生进行肺结核疾病知识宣教,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个人防护让学生充分了解肺结核的特点以及日常需注意事项,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开展卫生宣传课,同时给每位学生发放宣传手册,严格做好防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更衣。饮食方面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营养要均衡

3.2 增强体质,定期检查

督促所有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健康意识,保持健康状态,建议学生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对身体情况有充分了解[3]。如果出现临床症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保证自身防护,保持良好心态,做到不随地吐痰,带好口罩,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3.3 建立完善的肺结核病症防治体系

政府对肺结核的重视程度是该病防治的根本所在,各地政府应加强对肺结核的了解,意识到该病的危害程度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肺结核联合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起相关的疾病防治体系,强化区域服务力度,将肺结核的防治效率提升上来。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可联合建立统一的疫情防治平,一旦所在区域内出现肺结核患者,就可以第一时间内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公布到所建立的平台上,使其他机构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应防控措施及备案。

3.4 医疗机构的治疗规范性要加强

想要有效的防控结核病必定少不了与医疗机构的高效配合,因此在疾病的防控过程中关于针对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各医疗机构要积极参加,除此之外,在诊疗患者的日常里,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特殊患者要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且对患者展开合理的治疗措施;针对于病危的结核病患者,医院决不能接口推脱,要尽其最大的努力治疗患者。对于医院的内部人员,要定期做培训,全面讲解肺结核病症的典型表现,使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决策,关于防护肺结核病的措施和感染途径进行知识进行宣教,患者的居住区域的疫情监测工作也要按标准做好,预防“漏网之鱼”。被治愈患者的后续病情追踪工作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定期去做,建议患者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复发。

4 结束语

肺结核疾病可通过空气、唾液等方式相互传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在患者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的相关治疗,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患者生活产生影响的同时甚至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4-5]。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以及防控措施,肺结核疾病传染性强,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让所有学生了解该病情况,以便有充分的预防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其次,可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基础防护,提升免疫强度。最后在做好防护措施仍出现病情时,要做好防感染他人措施,及时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肺结核疾病传染性强,传染方式简单,进行疾病知识的相关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并进行严格的防控策略是控制该病传染强力有效的方式。

猜你喜欢
传染源病症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青春期病症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