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精神在高校团学干部培养中的应用

2020-02-28 04:43何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团学胡杨扎根

◎何彦

胡杨精神中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实写照和最好诠释。胡杨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为团学干部成长赋予了重大启示。

一、胡杨精神的内涵

胡杨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延续,是中国共产党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被誉为沙漠脊梁。胡杨树有着极强的忍耐力,千百年来扎根沙漠腹地,与风沙、烈日、寒霜顽强抗争。古今中外,“胡杨”以一种在艰苦环境中不懈奋斗的形象踹现在各类文艺作品当中,很多作品将胡杨看做完美人格的化身,体现人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

60年前,最初的塔大人适应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战略需要,扎根塔克拉玛干腹地,在一片荒原上与胡杨为伴,开启了胡杨树上挂黑板的艰苦创业之路。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塔大人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干事创业精神,60年如一日,将塔里木大学建设成为服务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是砥砺人民不断奋进的良好精神支撑,是新时代高校团学干部的精神之钙。

二、团学干部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校团学干部是高校分团委(团总支)的学生干部以及学生会的学生干部的总称,是高校共青团领导下的先进学生群体的统称,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干力量。这支队伍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服务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培养一直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团学干部队伍,在高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工作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工作和学习难以平衡。

团学干部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其本质依然是学生,学习仍然是其首要任务。作为青年学生的表率,团学干部更应当带头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应当主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成为青年学生真正的模范和表率。

部分团学干部在工作和学习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先去完成工作、再补学习,甚至出现旷课完成工作的情况,加之自身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因为工作占据了大量学习的时间,造成科目成绩不合格,严重影响了学业质量,也因此削弱了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因为工作造成的学习精力不足导致的学习成绩下滑,会影响团学干部在评奖评优,造成团学干部在承担了大量工作后无法获得应有的奖励和肯定,影响其在今后的长远发展。这种情况也给团学队伍带来负面影响,队伍遭受老师和学生的质疑,不利于团学干部的选拔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2.缺乏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团学干部在高校各项服务和活动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这就要求团学干部在组织协调、沟通、分析和决策方面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适应其正确有效处理复杂问题、高校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

现今,团学干部在综合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胜任日趋繁重工作任务。很多团学干部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办事只讲“行政命令”,不懂柔性方法,特别是面对个性突出的00 后学生们,常常无法正确有效地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部分团学干部缺乏沟通交往能力,闷着脑袋做事,只注重个人表现,忽视集体力量,不能很好的发挥老师和同学们中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部分团学干部缺乏正确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味做老师和上级的传声筒,事事听安排,工作中不能做出有效决策,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创新,导致工作成绩平平;部分团学干部则在工作中过于自信,常常主观臆断,考虑问题不全面、不深入,拍着脑门做决定,做事不够稳妥。这些都成为团学干部良性发展的绊脚石,严重损害了团学干部队伍形象,带来恶劣影响。

3.自我定位不准确。

文林波认为:高校团学干部工作的特殊性,给团学干部带来了一定的特权。但处于思想成熟期的团学干部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对自身定位不准确,造成脱离学生队伍,影响团学干部形象。团学干部在老师和普通学生中间起着信息上传下达的联接作用,在普通学生看来,其手中有所谓的“权力”,甚至在部分团学干部眼中,自己是凌驾于普通学生之上的“真干部”。自身工作所赋予的“权力”和本身的“权力意识”模糊,造成了团学干部在自身定位上的偏差。很多团学干部忽略了服务学生的本职,久而久之造成团学组织群体功利心强,队伍形象世俗化,不利于团学组织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团学干部个人的成长。团学组织群体应当加强和深化为人服务的观念和理念,致力于构建精细化、全方位服务。

三、弘扬胡杨精神助力团学干部培养

1.艰苦奋斗,加强学习。

胡杨精神的首要内涵便是“艰苦奋斗”。弘扬胡杨精神,引导团学干部脚踏实地加强学习,在完成好学生本职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到团学工作中去。60年来,塔大人艰苦奋斗,扎根边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厚积薄发,为南疆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团学干部应当以塔大人胡杨般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启示,脚踏实地,俯下身子,耐住学习的寂寞,回归学生本职,加强理论修养,注重个人学习成绩,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干部。

2.自强不息,提升能力。

胡杨精神给予高校团学干部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前行的力量。时代在发展,团的工作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团学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多,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团学干部发扬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新的姿态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3.甘于奉献,找准定位。

60年来,塔大人在沙漠之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建功立业。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团学干部的精神之钙。团学干部应当汲取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养分,找准“服务”的定位,俯下身子,甘愿做为学生服务的新时代团学干部。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践行为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甘于奉献,做好服务工作,为团的工作夯实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团学胡杨扎根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群团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高校团学工作
千年胡杨
大美胡杨
胡杨 美术作品欣赏
家风伴我成长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