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2-28 04:43张静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稻苗药剂病虫害

◎张静

现阶段,人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提升,越来越注重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行业在发展期间也需要对农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为了对水稻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水稻种植人员需要将各种新型、完善的技术应用到水稻栽培工作中,以此来提升水稻的种植效果,提高整体收益。

一、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1.水稻种子的科学选择与处理。

挑选优良品质的水稻种子是保证水稻后续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所以水稻种子的挑选是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种植人员需要加强重视的环节。在实际进行水稻种子挑选工作时需要对种植区的环境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选择适合在该区域生长的水稻品种,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水稻种子的各方面性能,选择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的水稻,地域环境是选种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

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水稻种植也向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采用机械种植的方式比人工种植更需要优良品种。所以必须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通过浸泡处理的方式提高水稻的发芽率,以此提高机械播种的效率。在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温和浸泡时间,待发芽的种子超过80%后才能进行播种。为了保证水稻种子的活性还可以采用盐水浸泡的方法以此提高水稻种植期间的成活率。

2.水稻播种技术。

除了要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对其进行科学挑选,在种植期间还需要注重播种技术的合理运用,水稻播种是种植栽培期间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水稻秧苗可以更好地生长,需要加强播种和培育等环节的管理,实现水稻播种技术的合理应用,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首先在播种之前要对种植地域的土地进行翻整,也就是将种植土壤底部进行翻作在20cm 左右。插秧方式分为手插秧和机械插秧2 种,目前多使用机械插秧,其更为方便快捷,但是在插秧时要充分考虑到秧苗之间的间距,确保秧苗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阳光照射,间距控制也有利于吸收营养和加强通风效果,一旦插秧过密就会加大病虫害风险。

在通常的情况下,进行水稻插秧时,应当尽量使插秧的深度保持在用一个水平线上,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所有水稻成长状况尽量一致,为后期进行各项防护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另外,水稻的种植人员还应当对稻苗的垂直度保持一定的关注,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垂直度能从根本上降低漂秧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有效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3.肥水管理。

基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要保障水稻施肥当中的基肥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建议将腐肥和有机肥进行比例混合,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在添加氮肥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生长的前期需减少化肥和氮肥用量,在生长中后期可以分量、分批进行施肥。当水稻甩出穗后,在肥料中加入粒肥和尿素,但是不能过量。施肥方法上要结合种植地的施肥标准,注重氮、磷、钾等元素的补充。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优质水稻栽培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可以根据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抚育管理从而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水稻在播种插秧之后有些地方会出现缺苗少苗或者密度过大的情况,这就需要种植人员进行补苗和间苗工作,将稻苗的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水稻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享受到充足的光照。水稻在生长期间周围也会出现一些杂草,杂草过多会与水稻争夺养分影响稻苗的生长质量,因此,在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时也必须要注重杂草清理工作,让稻苗能够获得充足养分,实现快速生长。

二、优质水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机械设备和人工干预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物理防治措施不会对水稻的质量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能够实现对病虫害的针对性处理,但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成本,而且整体的工作效率无法保障,如果在一段时间没有将病虫害完全清除则很容易出现大范围蔓延的情况,所以在选择这种防治手段时需要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确保能够将物理防治措施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在应用时主要通过化学药剂杀死病虫害,这种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控,但是这项技术在应用期间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也会对水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多种类型化学药剂的反复使用很容易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所以在后续应用时无法保证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种植人员在应用这种防治技术时需要注意这方面内容。化学方式措施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其作为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防治手段,要想降低化学药剂对周围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则可以对药物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配比的合理性,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化学药剂的种类以防虫害产生耐药性。

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这项技术在应用时主要利用生物的生长特性对病虫害进行防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对昆虫的新陈代谢或交配特征进行干扰和阻隔,以控制害虫的繁育和滋生,在害虫的幼虫阶段或生育阶段就加速死亡,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目前这种方法的应用并不是特别广泛,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量大,以及试验效果和范围还需要更多时间考验,一旦解决经济性问题,那么生物措施将同时具备化学措施和物理措施的两种优势和特点。

综上所述,水稻种植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需要不断探索水稻种植的先进技术和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既让种植户有更多的途径提升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又能促进我国水稻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为我国居民膳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稻苗药剂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浣溪沙·乡村四月天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夏雨来临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公 子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