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和作用在基层治理中展现新作为

2020-02-28 04:58
江淮法治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街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准确理解、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推动基层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人大工作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结合点和发力点,通过法定程序把党中央关于推动基层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基层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对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发挥职能作用,依法监督推动化解社会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集聚和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社会治理主体意识在增强,群众需求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包河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推动政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聚焦民生热点加强监督,回应群众关心关切。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17年包河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关于科学配置整合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的议案”定为大会1号议案。随后几年,包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开展专题询问、年度工作推进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持续督导议案的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针对境内巢湖及区域内南淝河、十五里河水污染问题,连续2年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并首次引进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检测,邀请环保专家、检察人员全程参与,执法检查力度和效果明显增强,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监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围绕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包河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专项视察,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各级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将“战疫情、促发展”融入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组织开展《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做好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矛盾纠纷工作的意见》的执法检查工作,支持和促进多元化解纠纷责任主体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协调联动化解疫情后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

聚焦基层治理实践加强监督,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为推动政府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包河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主题,先后组织开展全区网格中心、智慧社区和“两级中心”建设专项视察,提出深化治理模式改革,强化综合执法管理,加快推动执法管理力量下沉,加强执法联动等视察意见,助力形成以大共治信息平台为载体,创新执法联动机制、推行网格化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包河区“大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荣获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民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地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丰富民主形式,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新模式,鼓励并促进基层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更高自觉。

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推进基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积极推进基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决策和实施民主化,部署并指导乡镇人大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将镇域内各方征集的具有普惠性、公益性、急需性的公共民生实事项目,提交人民代表大会票决。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大圩镇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成功票决产生出2020年大圩镇两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新建便民停车场和新建绿地绿化项目。通过构建“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民主互动模式,将民生实事的选择权、监督权、评价权交到群众手中,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从科学筛选、民主票决,到严格监督、全面落实的工作闭环。这是一次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治理、自我管理的成功实践。

探索建立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城区基层管理。街道办事处是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基层政权组成部分,处于群众工作第一线,社会管理最前沿,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决定其主业主责是城市基层治理。针对街道不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本级人大代表,易出现联系群众不够紧密、民意传达渠道不够通畅、行使权力缺少群众监督等问题,在深入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包河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推行选民代表会议制度试点工作。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由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实施,选民代表由辖区内政治坚定、参政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居民、党员以及各界人士组成,通过组织代表听取和讨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参与民主管理,监督工作落实,以此作为推进街道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和加强与群众沟通、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平台。探索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基层群众对街道办事处工作的了解程度和支持力度,畅通基层民主的“最后一公里”。

三、发挥代表作用,助力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

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了解基层实际,对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最清楚,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将为基层治理创新开辟新思路,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重要支撑。

建好代表履职平台,拓宽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群众的渠道。近年来,包河区人大常委会精心为人大代表搭建履职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使代表的“听诊器”实实在在触及民生和基层治理的每个角落。2014年以来,全区先后建成38个人大代表社区工作站,各级代表定期进站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并将来信来访内容及时梳理,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办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辖区内芜湖路街道友谊社区将人大代表工作站“搬”到了小区值守最前线,人大代表志愿参加疫情值班值守,同时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疫情期间,包河区130多名人大代表始终冲锋在前,积极参加到抗“疫”一线中,带头捐款捐物,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接待代表常态化,更好发挥代表“传声筒”作用。为及时了解基层代表反映的社情民意,包河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重要会议和活动前主任接待代表制度。在每次重要会议和活动前,常委会主任召集受邀参会的代表开展一次简短的座谈交流,认真倾听来自基层的心声。接待代表时,重点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群众反映较多、意见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与代表进行探讨和交流,听取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接待代表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时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转交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安排专人跟踪监督,确保代表们传递的“好声音”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落实。

代表建议“二次办理”,切实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疑难杂症。近年来,包河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监督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使代表建议成效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具体政策措施的完善和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上。包河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工作机构对口督办、开展议案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成立建议办理督导中心等方式,推动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为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解决率和代表满意率,坚持每两年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对代表答复为“不满意”或者未有效解决的建议进行认真梳理,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议集中反馈给区政府进行“二次办理”,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开通包河苑、包河花园管道天然气,推动大圩农业景区升级改造,解决盛大德馨府小区回迁安置后相关遗留问题等一批老大难问题,经过“二次办理”后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街道
热闹的街道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本刊2017年稿件刊用情况
热闹的街道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