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县级人大职责使命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2-28 04:58
江淮法治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五河县人大代表代表

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共五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人大有力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中央及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展现了应有作为。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刻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准确领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举措,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党对人大工作绝对领导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坚决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坚决将党中央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强化人大监督,推动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

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助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依宪依法履行职责,聚焦聚力发挥作用。在经济领域,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加强对计划及预算执行、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园建设及运营、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防控、高标准农田建设、企业复工复产达产等情况的监督,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为促进 “六稳”“六保”建言献策。在社会领域,把改善民本民生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听取审议环境保护、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农村改厕、农村垃圾处理、不动产登记、学前教育、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报告,围绕脱贫攻坚、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关切。在法治领域,强化司法监督,引领和保障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监督目标,听取审议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执行工作、行政诉讼、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扫黑除恶、基层公安(派出所)建设等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预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持续加强和改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三、发挥代表作用,夯实国家治理民意基础

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发挥代表作用方面,着力抓好5项工作。一是抓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以来,我县共票决出县级民生实事项目4件、乡镇民生实事项目37件,强化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交办、督办工作,推动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抓实“转作风、访代表、察实情”走访调研征集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县人大在全县人大系统开展了“转作风、访代表、察实情”走访调研活动,共征集代表意见建议68件。采取文件、会议相结合形式进行了交办并认真督办,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实。三是高度重视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工作。一方面,重视抓好人代会前代表视察调研工作,督促代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真正把群众诉求反映上来,切实掌握“民之所呼”;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建议交办、督办工作,增强办理实效,切实做到“我有所应”。四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坚持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让更多熟悉相关行业专业的代表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重点督办等活动,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五是健全联系代表工作机制。正确把握“代表机关”的职责定位,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到位地做好代表履职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进代表工作机制创新和平台载体规范化、最优化建设。

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注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动常委会履职能力、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能力跟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一是提高组织引导力,落细落实常委会及机关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组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人大业务工作向上向好。二是提高制度执行力,依据省市人大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修订、制定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通过具体制度的有力执行推动国家制度的有效实施。认真贯彻《五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五河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三是提高工作落实力,以实际工作成效彰显国家制度功效。强化听取审议工作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手段运用,发挥跟踪督办、连续督办作用,力求做到工作有为、决定有效、监督有力、任免有序,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不断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回顾五河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县级人大巩固了党对基层的领导,有利于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盘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县级人大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级人大体制不完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人民民主就难以落地生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缺乏坚实基础。所以要从最基层最薄弱的关键环节入手,加强县级人大工作和建设。这不仅能够提高县级人大工作整体水平,而且能够巩固党的领导,对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县级人大监督具有针对性,能够推动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人大就是监督公权力的机关。作为县级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法律法规实施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确保各项监督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县级人大工作能够有力助推本地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督促加强政府治理能力,依法开展各项监督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进步。县级人大在监督工作中应做到监督议题选择精准、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务实、监督目标明确、监督方式有效、审议意见具体。

(三)县级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充分,联系群众更紧密,进一步夯实了国家治理的民意基础。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来自各条战线,工作和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县级人大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中,具有自身优势。一是县级人大代表产生方式更直接。县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二是县级人大工作很具体。县级人大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都紧扣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和生活,如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其对同级政府的监督最能实现人民的诉求。三是县级人大代表接地气。县级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广泛、更密切。近年来,县级人大代表选举中,进一步增加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引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四是县级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县级人大代表直接参与各项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直接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直接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监督,体现的是充分落实公民民主权利,有效保障公民有序参与,充分表达意愿,有效参与决策。五是县级人大与乡镇人大联系更密切。他们之间是全方位的联系,有利于加强纵向工作指导与交流,深化上下协同联动,进一步推动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放大全县人大工作“一盘棋”的整体效应。

猜你喜欢
五河县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秘密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关于五河县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