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2-28 20:04赵欣欣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城乡土地农民

文| 赵欣欣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经济发展尚存在以下问题。

农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1.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虽然近些年经济作物的比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相当的发展空间。

2.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仍不是农业经营的主流。目前,农业的经营模式仍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也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步伐。

3.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虽然目前建立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导致农民在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等环节难以取得对等地位,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4.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严重损伤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使一部分跟风种植的农民损失惨重,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面临诸多压力

1.资金不足。在目前情况下,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资金压力巨大。一是集体财力枯竭。从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仅靠转移支付资金维持运转,没有多余的财力进行投入。二是向群众筹资难。依靠农民自觉自愿地出资进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难度太大。三是财政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但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2.群众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群众对班子信任度不高,导致不愿将资金交给集体进行公益事业建设;二是农村居民老龄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子女都在城镇就业居住,导致对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漠不关心。

对策与建议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整合城乡经济资源、打造链接城乡、工农产业链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牛鼻子”,要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突破土地制度的制约,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农业、进入农村,使土地这一农村最大的资源释放出活力,使土地更多地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集中,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信息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经营。依托粮油、果品、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打造产业旗舰。

发挥乡镇优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是城乡统筹必由之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充分发挥乡镇的优势。一是土地成本优势。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供给是农村工业化起步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将贯穿整个农村发展全过程。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宅基地置换,将农民宅基地置换用于城镇建设,节约集约用地,降低用地成本。二是劳动力优势。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部分农民仍处于半失业状态,农村仍沉淀着大量劳力资源。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农民有从事非农产业的意愿和技能,投身工业化和城镇化大潮。三是自然资源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城镇人口聚集,变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是发展镇域经济。

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让农民享受城乡均等的服务

按照促进城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农村薄弱环节上下工夫。要突出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逐步将城区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地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像抓农村清洁工程一样,逐步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交通、电力、通讯、安全饮水等设施建设,将农村相应的基础设施与城市设施同等对待,使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

1.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报销比例和统筹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繁荣农村文化、体育和教育事业。重点加强乡镇文体站、农科教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站、图书室、村民活动室等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对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推进教育公平。

3.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扩大新农保覆盖面。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统一途径,适当变通政策,允许城乡居民自由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使城乡人口平等地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五保户供养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猜你喜欢
城乡土地农民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