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2020-02-28 20: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电力企业管控

文| 朱 宏

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不仅关系到电能供应情况,也关系着我国各领域生产作业的有序开展。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作为保证电力企业安全运行的基础,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对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前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文就将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控问题及改善对策实行分析探讨。

财务风险

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广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涵盖融资风险、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四部分,这些风险的产生会对企业经营效益及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狭义上来讲,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问题。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存在不确定及不可预期性,且会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及运营实况,做出科学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影响,达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

从内部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可增强各部门协调能力,及时找到和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加以控制和处理。在财务风险内控中,企业需要对运营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生成完整的风险报告记录,通过集体研究和探讨,找出问题解决措施,推进企业的稳定运行。对于电气企业来说,财务风险内控的作用为:

首先,加强电力能源功能的合理性,保障居民用电安全。电气企业发展中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会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阻碍电能的高效供应。

其次,财务风险管控可为电力企业经营开展提供依据。内部财务风险管控的落实,可对内部工作内容予以重新整合和划分,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经营成本的科学控制,以维护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为相关活动开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最后,财务风险内部管控可为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奠定基础。现代化建设要求企业做到产权划分明确、管理体系健全合理,做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可对工作任务、权责职能进行科学规划和划分,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作业,进而解决财务问题,降低运营中的风险系数,达到长远发展目标。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风险防范意识不高

我国现有的电力企业多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负责管控的,目的是为生活生产提供充足电能,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也多是结合宏观调控实现的,这使得企业对自身内部管控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其可有可无,这种错误认知使得风险问题出现后,得不到及时解决,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不合理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是针对现存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推动电力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持企业经济效益。不过从目前实际情况分析,电力企业由于缺少完善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在管控工作中缺乏可靠依据,再加上内部控制工作及职能划分的不合理,降低了整体工作质量,影响了财务风险的内控效果。

专业内控人员缺失

除上述问题外,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控中,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导致企业运营风险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中,管理层人员自身意识水平不高,对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招募考核及知识考核中并未对相关人员予以严格要求,难以促进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缺少前期专业培训,人员对电力企业运营模式及财务管理要求掌握的不够熟练,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在风险出现后给出合理的改善建议,进而增加了风险隐患,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财务的数据信息缺乏可信度

为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需要充足的财务数据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按照一定指标开展数据管理工作,以期为企业财务风险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电力行业作为目前我国发展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企业内部涉及的经济活动项目较多,且随着市场的变革,项目内容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存在的风险隐患也日益凸显出来,如果不能做好前期财务数据收集和汇总工作,做到充足的、准确的数据支持,很难达到风险管控目标,进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缺少风险评估部门

电力企业在现阶段开展财务风险内控时,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对风险识别能力不高,往往是在风险问题出现后才开始管理和控制工作,这使得企业资金损失增加,一旦出现控制不当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链,阻碍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再者,部分电力企业让财务人员负责风险评估作业,但由于财务人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相关工作处理上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进而降低了最终的工作质量,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损耗。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控对策

强化财务风险内控意识

财务风险贯穿在点力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中,要想降低财务风险的负面影响,就需从各环节细节入手,加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结合工作要点及要求,合理规划内控内容,提高风险识别效率,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一方面要做好财务风险内控重要性的宣传,确保全员了解财务风险内控的要点和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内控工作中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做好员工培训,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和工作理念,挖掘员工自身潜能,针对财务风险内控,提出更多建议和意见,从而改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控水平,降低运营危险系数。

完善财务风险内控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内控机制,才能优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快速识别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加以解决和控制,从而推动电力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大企业经济效益。

首先,电力企业要完善内控组织机制的相关内容,做好资源以及人员的科学配置,充分发挥内控人员的作用和价值。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机制,对内控工作流程实行优化,并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大工作落实中的监督力度,且做好财务风险的高效识别及科学防控,以改进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培养专业内控人才

专业团队的构建是财务风险内控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实际作业中,企业应做好日常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内控人员的能力素质,同时加大先进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内控工作质量。另外,增加实践活动,明确人才培养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同时为内控人员提供合适的晋升机会,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为财务风险内控工作提供科学保障。

改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执行水平

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财务风险内控的重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注重各项制度落实实施有效性。且做好日常监督和管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电力企业提供良好的内部运营环境,以提高经济效益长。同时,财务人员还应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流程进行优化处理,扩大财务分析专业覆盖,有效识别风险事项,并加以预防和处理,增大财务风险内控的落实度。或者企业财务部门也可通过EPR系统的应用,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汇总处理,全面分析现存财务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推动电力企业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科学保护资金效益。

设置专项财务风险评估部门

电力企业可在加强人力、物力等配置合理性、齐全性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为企业运营状况实行科学评估,了解企业现存的财务风险,并结合企业实况,通过各部门的分析探讨,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实现财务风险防控和处理,以此避免各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结语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应结合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案,加强员工责任意识,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此快速高效的解决电力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事项,保障企业内部运营稳定性,最终达到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电力企业管控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