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

2020-02-28 03:02刘洪岩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财务

◎刘洪岩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将收集到的原始业务、财务数据分配至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模块中,经过对系统的反复校验、深度学习,可以建立起适应各自企业的专属财务分析系统。即使业务、财务数据发生微小的变化,职能财务分析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判断财务风险,并将这种风险反馈至管理部门,同时给出适当的建议。

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在某领域具有专家水平理解能力的程序系统”。它可以像财务管理领域的专家一样连续工作,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专家的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给出高水平的问题答案。通俗来讲,财务管理专家系统就是代替财务管理专家,对一些复杂的财务问题和财务管理进程进行“望”(描述)、“闻”(诊断)、“问”(分析)、“切”(验证),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理念和财务管理环境,做出最终的决策。

3.财务识别。

在企业财务识别工作并未引入人工智能财务识别系统时,通常手动完成工作。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保证所使用的财务识别方法的准确性。随着思想的进步及时代的发展,人工财务识别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而在人工智能财务识别系统的指导下,改变了过去企业财务识别的方法,提高了企业财务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财务决策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财务信息。

模式识别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归纳、分类和总结企业各种财务信息,从而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警评估的一种识别方法。主要识别方法包括:统计模式识别,主要运作过程大体为获得、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资源,最后依据准确无误的信息资源作出判断决策;结构模式识别,基于信息资源结构化,它的模式的特点是各个基元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结构关系,使用有关规则和语法逻辑功能作为基本识别功能,以达到最小化错误识别率或最小化损失的效果;多源信息融合模式识别,对一些烦琐难以理解的对象,很难通过单一的信息数据全面准确地识别对象,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模式识别应运而生;粗糙模式识别,主要思想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库,通过将识别对象近似成与已知知识相似的识别方法,对识别对象问题的不确定性的描述或处理更为客观。

4.经营预测。

经营预测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有重要作用。根据企业已产生的历史数据,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未来的财务管理规划、目标,是企业经营预测的根本目的。一般的企业经营预测,往往是通过人工筛选数据并录入系统,结合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判断,得出预测数据。由于这种方式选择的数据有限,往往带有主观倾向性,数据不够全面,缺乏代表性,所得结论也不够客观。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包括业务、财务方面的全部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从企业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利润以及业务量大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就可以完成传统企业经营预测不能完成的工作。这将对企业传统的经营预测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分析

1.财会人员结构的调整。

伴随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技术越发成熟和完善,企业的财务人员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展开调整和完善,做到进一步简化工作的程序,使得人员结构更为完备,减少成本支出。在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结构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懂得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人员,从而更好配合人工智能的方法使用,帮助企业更为高效率同时低成本地进行财务管理。在进行人员调整的时候,企业要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所出发,尤其是针对步骤繁多、工作冗长的财务任务,即可交付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所完成。例如,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每天在进行财务统计的时候,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力方法,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而该模块即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率地完成,同时降低潜在发生人为问题的概率,而财务人员也可以投入其他的工作之中,形成良好的循环,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铺垫。

2.财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中,其工作的规章方法以及制度,都是从人力资源工作所入手和制定的,而其通用性势必相对较差。为了最大程度上挖掘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价值与意义,就需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以及技术特点,全新设计一个工作系统,提升工作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调整工作都不能操之过急直接进行,而是要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系统来运作。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调整性,根据实行的实际情况做出优化和完善,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根据现有的内容以及人工智能化技术的要求下,企业需要在财务系统中加设如下内容,成本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员工绩效考察体系、产品管理周期体系等,每一个体系都需要相应采集数据内容,并在第一时间为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最为真实化的数据。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还能够帮助财务管理系统展开的更有条理,能够进行纵向、横向的多元化对比,提升财务管理的成效。

3.财会人员的技能建设。

为了更好帮助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单位和部门除了需要做好管理制度的调整优化以外,还需要相应的职能人员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技能、知识的训练。不论是传统的工作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都建立在良好的操作上实现。如果人工智能AI 没有相应的指令与输入,将无法实现智能化的操作。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首要任务是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专门引进一批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进行实时化调整,使其更好契合企业的使用需求。

结束语:

人工智能视阈下财务管理创新是智能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各个企业都无法忽视人工智能技术对财务管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需要重视技术升级转型的重大趋势,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全面升级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数读人工智能
水利财务
第四届亚洲模式识别会议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