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房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2020-03-01 21:38胡铁亮HUTieliang
价值工程 2020年34期
关键词:村镇抗震墙体

胡铁亮HU Tie-liang

(四平市建筑工程服务中心,四平136000)

1 什么是地震

我们常见的地震是由于地壳在不断释放能量剧烈震动过程中产生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剧烈的震动会造成板块间的碰撞和积压,导致板块边缘发生错动或内部破裂的情况。最初发生地震的方位就是震源,而震动源最上方的地表就是震中,地面晃动最为剧烈破坏性最强的地方就是极震区,也可以说是震中所处的位置,地震导致的火灾、水灾和有毒物质的泄漏及扩散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而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发生上百起的地震现象,但是由于绝大部分的地震震感非常的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感觉不到,而真正对人类造成重大伤害的地震事件也就十几起,为了更好的预防地震发生,就要第一时间关注到地震源,防患于未然,但是,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地震仪只是起到检测地震源的作用,地震准确的发生时间是没法预测到的,一些成功预测地震发生的成功事件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建筑物抵抗震动等级,提高设防标准,做好防御,尤其是相对较弱的村镇的抗震设防。

2 从地震灾害看抗震设防的重要意义

地震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的身心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抗震防灾事关重大关乎着人类共同发展的利益,据相关史料表明,由于剧烈震动造成建筑物倒塌是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罪魁祸首,因此加强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采取科学合理的抗震措施,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抗震施工标准进行作业等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震灾害,如果抗震设防工作完成效果不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还要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筑物建造的重要意义和风险等级以及国家对经济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由于村镇所处环境和房屋建设的特点,让村镇房屋坚实巩固有更高的抗震效果是目前抗震设防工作的重点方向,为了降低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及减少建筑工程设备的破坏,所以在进行城镇房屋建造施工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和所处的位置,避开地质疏松或是地震易发地段进行选址,重视房屋地基、构架、墙体、设施等抗震设计及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法,以此来降低建筑工程的损伤,提高建筑自身抵抗震灾的能力。

3 当前村镇建设中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城镇发展落后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复杂,也是地震多发的地带,我国近几年来的在地震都突出体现了村镇抗震设防能力薄弱的问题。由于村镇建设人们对抗震设防几乎没有什么意识,抗震设防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村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通较低,很多村民无力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另外村镇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建筑抗震建设存在误区,重救灾轻设防,抗震建设缺少政府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村镇的抗震设防建设。

村镇抗震设防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管理制度,在建造的过程中缺乏抗震的标准制度和措施。由于村镇房屋多是自主建造,建房的随意性大,带来了很大的抗震安全隐患,政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抵抗震灾的具体措施,在建造行业参照的《建筑抗风震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抗震技术标准,对设计抗震结构的房屋类型做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但还存在可操作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另外,村镇建房盖屋都是为了满足居住环境,头脑里根本就没有防震设防的思想,认为这个和自己没有必然的联系感觉是很遥远的事情,在村镇建房中人们最注重的就是房屋外观及内部满足日常生活功能,平面布局全凭经验,格局分割相对简单,房屋构造不具备防震功能,这是村镇房屋建造的基本情况,由于村镇建房项目小、利润低,一般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承包,基本都是找打游击的闲散人员,他们只懂得基本的操作,但是没有专业的理论依据和专业技能,还是应用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工艺,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建房标准和抗震要求,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得到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甚至在部分重灾区依然存在并一直沿用至今。

4 提高村镇抗震设防质量的几点对策

政府机构要加大人力物力和宣传及监管力度,由于震灾发生之后会导致一连串的链锁反应引发多种灾害的产生,由于政府机构投入有限,只能做到有限的资源做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因此在进行村镇房屋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机构对其进行正规图纸设计、考核施工队伍、加强施工项目监管等投入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投入措施及资金支持进行优化管理,确保利用有限的资源对重灾区或重点扶持的村镇进行抗震防疫的资助,让资金最大化的利用在急需帮助的村镇区域,政府在进行投入的同时,还要让人们意识到抗震防疫工作不仅是社会的事,还是自己的事。

在进行村镇房屋建设的初期,要选择有施工资质的设计单位推荐的房屋建造图册进行施工。第一点,对房屋的周边环境及建造位置进行考察对场地进行整体的评估,房屋建设选址避开灾害频发地段,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力,房屋的平面及立面布置要科学合理,楼层结构符合抗震要求,屋内分割墙体横平竖直,分割出的格局紧凑且美观,房间南北通透且采光良好。第二点,房屋结构设计。房屋大都采用横向承重为主,纵向墙承重为辅的建筑承重结构,纵墙与横墙的支撑强度非常稳固,对于纵横墙交接处容易出现直槎或漏放拉结钢丝的地方应提高监管力度避免日后影响房屋抵抗震灾的强度。合理的墙体布置有利于削减地震作用力的功效,自始至终应该采用一种结构形式,不能多种结构形式混着用。第三点,外墙具有隔绝室内外环境的作用,具有较强的防潮防水的作用,大多采用的砖块主要以空心砖和混凝土砖块为主。第四点重视村镇房屋的抗震设计,房屋是否抗震主要看项目选址、地质环境及房屋构造是否符合抵抗震灾的要求。根据墙体的长度及高度适当的设置柱体及钢筋拉结,用来增强建筑的稳固性及抗震强度。房屋门窗墙一般都在拐角的位置,其承受着双向的压力,而且楼梯的设计最好不要安放在转角处。如果遇到两门之间的内间墙的尺寸有偏差,完全可以连同门垛做成构造柱的方法来处理。房屋墙体立面及相邻的纵面要求平整,为了避免变形,结构的上部肯定是大于下部的,与侧向刚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结构的侧向刚度要保持下方大于上方而且要均匀的变化,这样能够确保下方的稳定。房屋建造中如果遇到结构高度超出抗震标准尺寸时为了防止地震造成房屋的损坏必须利用防震缝将房屋的结构分成简单独立且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

加强房屋易倒塌部位的抗震加固。窗间墙宽度过小时,由于应力集中容易首先破坏,震害实例表明,在烈度并不高的情况下,过窄的门窗间墙就会出现明显破坏,如在洞口上沿高度处出现水平通缝,烈度更高的情况下,则有可能出现局部倒塌。对窗间墙的加固,增设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窗框或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都可以提高墙体对局部集中应力的承载能力,从而减轻震害。如果对使用功能影响不大,也可以考虑加宽窗间墙,采用较高的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砌筑,并采取拉结措施保证新砌墙段与原墙的连接。墙体出现竖向裂缝时,说明墙体的局部受压部位构造措施不利于压力的分散或墙体承载能力偏低,同时裂缝的存在会削弱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因此无论从静力荷载下的安全使用角度还是抗震安全性的角度,都应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隔墙不承担竖向荷载,但在地震力作用下仍承担一部分地震剪力,并且由于正应力较小,抗震承载力弱于相同厚度、相同砌筑砂浆强度的承重墙,容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破坏。当墙顶无拉结措施时,还易受到平面外地震作用的不利影响。对隔墙的加固简便易行,经相关试验验证,墙顶的锚固对于限制隔墙的平面外变形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即使地震中锚固措施在隔墙的平面外地震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变形,在震后也易于维修和恢复。隔墙过高和过长时,应加强本身的抗震承载力和稳定性,最好的方法是在面层的砂浆中放钢筋网达到加固的效果。

加强村镇房屋抗震设防的谋划及预防灾害的引导。如果想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做好抗震防疫的前期的规划工作。村镇建设中还有诸多问题例如房屋建造选址、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等综合问题及无抗震思想意识都是影响前期开展工作的不利因素,提高村镇居民的抗震设防和预防灾害的强烈意识及专业知识是工作的首要任务,再就是使村镇居民避免使用房屋建造的恶习,要用正确规范的图集和技术进行施工,回避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草率处理地基施工,墙体拐角处没有构造柱及构造柱与墙体漏拉或无拉结筋的抗震规范,还表现在门上距离过大不安置过梁,极易出现裂缝。从抗震角度来说是很难到达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地震造成的自然灾害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险和地震作用下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所以,在村镇建造之初就要考虑建造的周边环境、地址情况用来降低地震带来的危险性,再结合地震的危险系数对房屋建造进行防震设计、采取防震措施及防震施工,最大限度的降低村镇房屋建造的易损程度,提高预防灾害的能力。

加大村镇居民抗击地震预防灾害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其认知程度。

一方面,加大对村镇居民抗震法规和躲避地震、地震之后自救、互救等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还要联和当地的建设厅相关部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向居民普及抗震防疫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尤其是对村镇房屋的手艺人进行抗震设防的正规标准操作规范及施工工艺的培训,做好民建房抗震措施的推广及抗震设防工作。

其次,发展城市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将先进的抗震设防技术和优秀的技术人才输送到村镇建设中来,提高村镇居民抗击地震的决心,在组织城镇居民调研及宣讲工作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具体建造方案,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建造风格、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只要跟紧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引起各界对村镇建设的关注和重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村镇居民的抗震防疫思想意识及专业技术必定会有质的改变,地震带来的灾害也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让抗震设防重大影响及价值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村镇抗震墙体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古建抗震有绝招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