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理型老人的厨房适老化收纳研究

2020-03-02 03:29刘树老ZhangQingLiuShulao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理开放式老化

■张 清 刘树老 Zhang Qing & Liu Shulao

(1.2.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初发布的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数量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1.9%。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相比上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正在快速加剧。虽然目前中国养老院的发展渐成趋势,但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人还是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1]。通过走访和查阅网上相关资料得知,大部分老人每天的生活日常主要是围绕厨房展开的,每天在厨房内操劳时间超过3h。谈及厨房时,收纳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厨房中的操作都会与其发生关系。通过合理的厨房适老化收纳设计,能为老人在厨房操作时,提供安全、高效和便利的保障,进一步增强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大程度上提升老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厨房适老化收纳对于老人非常重要。

1 自理型老人对厨房适老化收纳的需求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老化程度和需要帮助程度,可以将老年人划分为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和介护型老人[2]。因此在进行厨房适老化收纳设计时,需要根据三类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来做设计。

1.1 自理型老人的生理需求

自理型老人指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需要依赖他人护理的老人[3]。这类老人的身体较为健康,生理机能方面的退化稍显细微。其中大部分都是独立生活,子女基本不在身边。这类老人的生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感知机能的退化,即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衰退[4]。所以进行适老化收纳设计时,需提高他们的视觉可达性以便于快速发现所需物品。针对听觉和触觉衰退,需要通过合理的收纳区间设计,来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神经系统的退化,主要是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衰退[5]。所以在设计收纳构建的选择上,需要尽可能的简单以便老人操作。第三,运动机能的退化。主要表现是老人身体的动作幅度相较于正常人变小,进行如抬腿、弯腰、下蹲等幅度较大的动作时,会显得很吃力,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摔倒、闪腰等现象。所以高度过低或过高的设计都不利于老人的操作,应该减少需要他们弯腰或抬腿往上的区域设计。

1.2 自理型老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变化主要是由身体机能的退化、社会角色及家庭地位等转变共同造成的[6]。退化使老人对居住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敏感度降低,易造成老人心理安全感降低。社会角色及家庭地位的转变带来的是自我价值感低和孤独感增强,老人常会产生自卑、失落、空虚等负面情绪[7]。因此在设计厨房收纳空间时,需要提高老人在厨房烹饪的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快捷性,以此来提高老人的心理安全感,也能够增强老人晚年的生活情趣,提升幸福感。

2 厨房适老化收纳

2.1 厨房收纳空间及中部柜区域概述

厨房收纳空间主要分为橱柜、冰箱、操作台面和墙面[8]。其中最重要的收纳是橱柜,橱柜可分为吊柜、中部柜和地柜[9]。吊柜指的是厨房上部收纳空间,一般家庭住宅中,吊柜的底部距地面高度在1600mm左右,其深度在300-350mm。地柜指的是厨房操作台面下部收纳空间。中部柜区域也称优势区域或黄金收纳区域,一般高度范围距离地面600-1800mm,常指吊柜下部区域至地柜上部之间的区域(图1)。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分析可知,吊柜上部空间过高或地柜下部空间过低,都不便于老人存取物品。为保证老人能够尽可能安全、快速的取放物品,吊柜和地柜两个劣势收纳空间的使用频率需尽可能减少。因此笔者认为中部柜区域是最适合自理型老人的厨房收纳空间,需要重视中部区域的收纳和设计。

2.2 适老化中部柜收纳的现状

通过走访和查阅网上资料,了解到到目前适老化中部柜收纳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2.2.1 收纳利用率低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设计从业者在厨房的设计过程中,逐渐强调适老化厨房设计,但是大部分设计师缺少对于老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足够了解,同时老人自身对收纳这方面的意识又较为薄弱,所以大部分橱柜的中部柜区域没有得到有效充分利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图1 中部柜区域示意图

■图2 隔层构架

■图3 金属网栅格

■图4 可调节格架

■图5 开放式收纳

2.2.2 高度、深度设计不合理

设计师在进行厨房收纳设计时,为方便老人取放物品,会将吊柜距离地面的高度降低,一般在1.4-1.5m左右。但是当他们打开柜门时,稍不留心,老人头部很容易撞到柜门。其次,中部柜深度厚度常大于30cm,也容易造成老人在厨房进行其它操作时碰头。

2.2.3 收纳形式不合理

在对老人采访和实地调研中发现,为考虑空间的整洁度和通透性,厨房吊柜的收纳形式常以封闭式为主。但是这样的收纳形式对于经常在厨房劳作的老人而言非常不便,如找需要用的烹饪材料或是碗筷时,老人经常会忘记上一次放在哪里,所以常把所有的柜子打开看一遍,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为节省时间,有些老人干脆把东西全都放在操作台面上,但这样又会造成操作台面东西繁多、杂乱无序的问题,后期整理会非常费时。

3 适老化中部柜收纳设计方法

针对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以及目前中部柜区域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点适老化中部柜收纳设计方法:

3.1 功能最大化

考虑到老年人在厨房中对中部柜区域的使用频率、厨房操作的安全性及老人强大的储物需求,因此在对中部柜区域设计时,必须实现其储物功能的最大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区域面积最大化。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人在眼睛与头部同时向上转动的情况下,较好的视野区域在标准视线上方的55°;在侧立面人的身体不转动的情况下,人手臂完全上举的高度为210cm[10]。由以上数据可知,吊柜安装高度过高是影响人在吊柜上层空间操作时轻松程度的直接原因,对于老人的使用极为不便。但是将高度常为700mm左右的吊柜降低时,又会使储藏量需求极大的老人难以充分合理利用上部空间。因此,为增大中部区域的面积,以净高为2.4m的厨房为例,将吊柜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调整至1.6m-1.65m左右,既最大化保证使用频率较高的中部柜区域面积。

其二,多种收纳工具巧妙组合使收纳数量最大化。目前市面上收纳工具形式多样,在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收纳工具,如安装构架作为隔层将常用器具分开(图2),也可以安装灵活收纳的金属网栅格(图3),另外可调节格架也是非常适合老人的厨房收纳工具,其能够根据需要收纳的器具物品大小进行适当调整[11](图4)。

3.2 开放式设计

住宅收纳空间构成体系可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收纳。封闭式收纳,即将收纳的物品隐蔽起来的体系,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收纳空间的体积。开放式收纳,即具有展示收纳物品功能的体系,相较于封闭式收纳,所收纳的物品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优点是醒目、方便快捷和美观。综合式收纳是封闭式与开放式收纳体系的结合产物,它同时具有两者的特点[12]。

通过前面对老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分析和三种收纳体系的解释可知,最适合老年人的收纳形式是开放式。首先老年人记忆能力衰退,他们在面对封闭式收纳空间时,很难快速知道柜内所收纳的物品。尽管综合式收纳兼具封闭式和开放式的特点,但是如开关柜门这样操作的次数较多,不便于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使用。

其次视觉能力的退化,造成老人识别物体不便,而开放式收纳最大优点是视觉可达性高,能够使老人及时发现和辨别自己所需物品。最后是时效性,开放式收纳能尽可能的减少老人在厨房操作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所以综合考虑,在进行中部柜区域设计时,以开放式或以透明玻璃为柜门的柜体为主要收纳方式最适合老人(图5)。

3.3 智能化设计

老人通常在厨房中会进行一些精细化的操作,如切菜、择菜等烹饪食物前的准备工作。相较于普通人,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是普通人的3倍[13],照度稍有疏忽便会加剧老人的视力退化,因此老人需要更加充足的光线才能完成,其次,厨房的照明设计一般以吊顶以上的主光源为主,但是晚上在厨房操作台面操作时,操作者自身的身体会遮挡住光线形成阴影区。所以,以防老人在进行比如切菜这样的操作弄伤手情况的发生,中部柜区域的补充照明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考虑到老人在厨房操作过程中,手常会沾水和油,如果直接去碰触开关常会造成触电的危险[14]。因此,感应式柜底灯的设计和中部柜的结合,非常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这样在开灯和关灯时,只需在灯的感应区附近扫一下即可[15]。

4 结语

本文针对自理型老人厨房适老化收纳设计展开探讨,提出适老化中部柜收纳可以从功能最大化、开放式设计、智能化设计三大方面进行设计。如今,虽然养老院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居家养老模式始终是老人最为倾向于接受的模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安全、便捷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厨房空间,其适老化收纳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自理开放式老化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我会“自理”啦
“喵星人”占领名画
杜绝初春老化肌
脑血栓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