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化自信论析

2020-03-02 17:08雷家军
理论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

雷家军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在人类文化自信的历史上,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文化自信思想深刻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方向。“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7日。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立基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既有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又有深厚的民族历史蕴涵;既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又充满领袖的巨大人格魅力。毛泽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深厚思想根基,培育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宏大精神气魄,改变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性质和结构,进而促成了新中国文化自信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对于我们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毛泽东文化自信的精神旗帜

文化自信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也具有思想性和理论性。文化自信可以依据不同的思想理论,但只有建立在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才是有力量和可持续的。毛泽东一生始终不渝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导,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精神旗帜,让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始终闪耀着真理和道义的思想光芒。毛泽东曾豪迈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1.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理论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追求进步和幸福的不可或缺的两翼。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一直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具,但更加侧重人文整体性。当根植于古希腊的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借助资本的力量强大起来,并在炮舰的“护送”下进入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之后,一切爱国志士都不能不开眼看世界、闭目思中国。在东西文化的“体用”之争和“动静”之辨的背后,实际上都有一个对科学和人文地位和价值的判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科学的意义迅速提升,“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实证”(3)《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3页。,已经成为社会“日新月异”、民族“欲脱蒙昧”的“根本大法”。毛泽东也高度关注伦理问题,认为“伦理学示人生正鹄之所在,有裨于躬行”(4)《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转而运用科学法则思考各种救国的理论。通过对各种思想学说的科学比较,毛泽东初步得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最宜采用”(5)《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的结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检验,毛泽东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继承了文化科学遗产,又给以革命改造,从而成为“一种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正确最革命最完备的、哲理的科学”(6)《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心是建立在具有人文情怀的科学理论分析基础之上的。毛泽东从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毛泽东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认为全部哲学史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史,所有的哲学派别都是这两个基本派别之变相,人类的认识史一直存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相互对立的宇宙观。毛泽东总结说,人类的社会实践证明唯物论哲学的正确,社会生产和阶级斗争越向前发展,唯物论就越是巩固,人类就可以逐步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中得以解放。但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的唯物论却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把握认识对社会实践及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毛泽东还指出,机械唯物论看不到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把它仅仅当作反映自然的镜子,辩证唯物论既承认思维的能动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又指出思维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只有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知行合一论才能彻底战胜唯心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部分,创造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造成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这个伟大的革命理论一经传到中国,就在思想界引起巨大变化。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是在历史、理论和逻辑的统一中确立的。毛泽东在揭示“唯心史观的破产”和分析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满怀豪情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所谓的“高度文化”相比较,不知要高出几多倍,“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1515页。。

通过对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梳理,毛泽东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天翻地覆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自信,毛泽东不断完善和深化着矛盾分析思想,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蕴含了科学理论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并将文化自信置于社会矛盾系统去认识和把握,从而使文化自信增强了内在的斗争精神和进步力量。

2.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进思想

近代以来,资本在催生出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的同时,也制造出严重的阶级对立和观念分化,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联及其与阶级和阶层的融合,也随之进入历史的新阶段。各个阶级和阶层尤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在阐发自己的思想文化主张,各种文化理论都和阶级的属性、胸襟与使命连在一起。毛泽东对历史、阶级和文化的关系及其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在阶级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地位之中,人们的各种思想必定会打上阶级的烙印;人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能够全面了解,上升为科学的认识,这只有伴随大工业生产而出现无产阶级的时候才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8)《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毛泽东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表现和思想主题。

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是任何其他阶级无法相比的。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他们不但在思想本质上是唯物论的,而且无产阶级的唯物论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机械的唯物论,是更彻底更深刻的、充满辩证法的唯物论。毛泽东从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从无产阶级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的角度,强调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突出的优势地位,指出:“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9)《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8页。因此,无产阶级必定成为人类文化进步的引领者,必定成为文化斗争的胜利者,这是由无产阶级的思想本质所决定的。

毛泽东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而且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内在统一性,从而形成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思想的现实基础和实践特色。毛泽东认为,人类的历史赋予无产阶级以消灭阶级的伟大使命,那么无产阶级就要用辩证法和唯物论作为他们伟大社会斗争的精神武器,作为他们思想和行动的哲学基础。只有当我们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宇宙观才能被我们正确而完整地把握,现实世界才能被我们客观地认识。高度的和严密的科学性同彻底的和不妥协的革命性是密切结合的,最正确和最革命的宇宙观及方法论只有同最先进与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的广大革命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他们就能了解革命运动的变化,提出革命的任务,战胜反动的理论,解放中国与改造中国(10)参见《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2页。。在这里,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是多么坚定!在他看来,中国无产阶级担负着较西方无产阶级更加多样而繁重的革命任务,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会在中国无产阶级这里发挥其非凡的作用。

毛泽东以其深邃的历史和阶级的眼光看到,在阶级社会,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中也会有不同的主义。剥削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狭隘性、保守性、腐朽性和偏颇性,必然束缚和制约其思想文化的视野,影响其思想文化的进步,而代表无产阶级和人类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最能给中国人民以智慧和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及一切被压迫人民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未改变的文化初心和信心。毛泽东将文化自信立基于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相结合的先进思想理论之上,为中国的文化运动乃至世界的文化运动找到了精神和物质相联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方向,并以中国的文化实践探索开辟着文化自信的广阔道路。

3.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实现自身中国化的最好真理

修齐治平、实事求是、开物成务是中华文化重要精神传统,那些超然的纯粹的追求彼岸世界的精神信仰很难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代以来,民族危难和民众困苦日益加剧,社会精英的家国情怀和问题意识也随之增强。作为热诚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源于理论逻辑,但又不止于理论本身,而是把科学理论作为救亡图存的行动指南。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2)④⑥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7、796、1096页。。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斗争中发生作用的,我们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的深刻认识,也是在爱国主义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点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认识,实际上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因和前提,也潜在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动因和前提。

基于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只有与中国特点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于和各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共产党员虽然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成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3)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548页。。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明确的要求和强烈的期待,1938年,他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更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结合,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在干部群众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战斗力迅速提高的革命现实中,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得以不断增强。

在抗日战争初期,对于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斗争中锻炼出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坚强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毛泽东自信地说:“这是无数先烈的热血浇灌出来的革命的鲜花,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而且是世界共产党和世界人民的光荣。”③结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毛泽东说: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在灾难深重的历史环境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直到十月革命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我们民族解放的最好的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④。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一直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不仅可以被中国人民掌握和运用,而且能够被全世界劳动者掌握和运用。

中国古代先贤们文化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立足点是在“经”(四书五经)和“圣”(尧舜孔孟),“家”和“路”都在“过去”,可谓是一种“趋古文化”(14)陈晋、王均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爱国志士们文化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多数人的立足点是在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观点,他们的“家”和“路”都在“西方”,可谓是一种“趋西文化”。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转向马克思主义,立足点是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是科学理论和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客观现实和美好未来的统一。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有了优秀历史传统的“根”,有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脉”,有了马克思主义的“魂”,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历史性变化。

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毛泽东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判断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依据之一。毛泽东坚定地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⑥。将文化事业和文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这是毛泽东作为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领袖一生最厚重的文化底色和最鲜亮的文化特色。

1.坚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虽然被压迫的下层民众早就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但等级森严、崇尚礼制的封建时代,大多数的社会精英还是相信有产者和高贵者的历史文化贡献更大。在五四运动、大革命及土地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真切地看到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历史创造伟力和文化创造能力,雄辩地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广大群众,这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在民族危机最为严峻的时刻,毛泽东依然坚定地相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广大人民群众结成了革命的团体,就会所向披靡且天下无敌。毛泽东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在肯定了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地位的同时,也让中国人信心和力量形成的依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少数贵族统治者变为了广大劳动群众。

不只是从历史的事实和经验出发,毛泽东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在生产力中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而工具是由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就会通过人,通过劳动者来讲话,从而改变旧的生产及社会关系。这就把人民群众的革命创造价值建立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在建国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饱含深情地称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创造”的论断,认为我们的群众路线就是这样的。在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上,毛泽东也强调,不要逞英雄,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封建时代的社会精英有民本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有民众意识,但他们都将群众作为“拯救”和“启蒙”的对象,似乎“自由意志”难以在普通大众这一“实体”那里“存在”,只有圣贤和先知才有“绝对”的力量,才能主宰和推进历史。毛泽东则始终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倡导为人民群众创造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毛泽东认为,劳动者管理国家和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和最根本的权利;如果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其他权利就没有保证。这可谓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化自信的更为深层的追求。

毛泽东不但相信中国人民的力量,也相信世界人民团结进步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大团结,无疑会形成削弱并打倒侵略者的强大力量。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磅礴气势说道:“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世界各国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惊慌失措。”(16)《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4页。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是个纸老虎,正在进行着垂死的挣扎。

毛泽东一生都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1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0页。。文化本身就是“人化”或“人文化成”的过程,只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历史的主体力量,文化的进步才有深厚的基础。毛泽东确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而就为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和现实的根基,同时也指明了实现的正确途径。

2.坚信人民群众是文化繁荣的主体

人民群众究竟是社会文化繁荣进步的依靠力量、推动力量还是堕性力量、阻碍力量?站在不同阶级和不同立场上的人们常常有着不同的回答,即使是一些具有民众情怀的人也常常认可民众的物质文化创造力而否认其精神文化创造力。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不但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文化地位和作用,而且强调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曾形象地说,中国人民中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和市镇都有“诸葛亮”,我们应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道理和办法。对于那些无视人民群众文化贡献的思想观念和文艺作品,毛泽东是深恶痛绝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在一封信中谈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一群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是一种颠倒的历史,现在我们应该颠倒过来。

毛泽东始终坚信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的巨大价值,他曾生动地说:夏天的晚上,农民们乘凉时,讲起故事来不用任何典故,内容却那么丰富,语言也那么生动,“这些农民不但是好的散文家,而且常是诗人”(18)⑦ 《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125、257页。。毛泽东还从革命文艺自身的来源和使命出发分析说:革命的文艺“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19)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815页。。毛泽东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实践不仅作为文化的内涵,而且作为文化活动的基础和文化运行的动因,不仅作为文化艺术的原料和矿藏,而且作为文化艺术的成果和体现,这就将文化领域的历史唯物主义真正落到了实处。这样的文化自信就不再是离开了多数人从而无处可“化”、无人去“信”的文化自信了。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还常常将重心放在广大青年身上。早在1929年,毛泽东就指出:“劳苦青年群众占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斗争中他们又是最勇敢最坚决的。”(20)《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他多次谈到,青年是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也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一些人的眼里,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似乎带有一些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那是因为毛泽东的文化情怀中有着浓厚的青年和青春的因素。毛泽东对广大的妇女也充满信任,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妇女占人口的半数,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他还曾充满诗意地写道:“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2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页。妇女解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毛泽东对妇女解放的信心构成其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也成为中国妇女进步的精神动力。正是在毛泽东妇女解放的思想指导下,“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中国大地,让中国妇女充满自信地昂首行进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文化能力、文化活力和文化潜力基础之上的。在毛泽东博大的革命胸怀中,装着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毛泽东的文化视野才能那样宏阔,文化目标才能那样高远,文化自信才能那样坚定。

3.坚信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结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还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背景下,知识分子注定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任何政党的文化自信都不可能离开知识分子的有力支撑,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尤其如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文化不发达,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觉得特别宝贵。”⑤他还曾指出,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很大的革命性,富于政治感觉,这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中有“显明的例证”。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信心并不局限于文化人内部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而更多地是从知识分子与普通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意义上去认识和把握的。毛泽东明确指出:“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2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在毛泽东看来,知识分子不与工农群众结合终将一事无成,只有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毛泽东确信广大的比较贫苦的知识分子是能够和工农群众一道参加和拥护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首先是来自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全面抗战开始后不久,毛泽东谈到,如果知识分子同人民军队结合起来,即“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么“什么帝国主义也不怕,什么顽固分子也不怕”⑦。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过去半个世纪的人民解放斗争中,革命知识分子对人民解放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今后的斗争中他们将起更大的作用。

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革命历史贡献有信心,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进步也充满自信。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指出:与我们合作的知识分子不但是抗日的,而且有民主思想,大多数人都变成了马列主义的思想、共产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的社会成员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为工人农民服务的”(23)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41页。。在社会制度大变动的时期,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将来会为社会主义服务,并逐步地工人阶级化,这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伟大任务。毛泽东对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开辟中国文化新道路的信心,对知识分子不断成长进步的信心,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起来的,不仅根源于“伟大任务”,也根源于“伟大实践”。尽管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过程中一度出现某些“左”的倾向和做法,但从根本的意义上看,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服务工农、不断进步的信心从未动摇。

近代以来的中国,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许多重要的社会变革理论均来自西方,科技和思想进步的纽带与桥梁必然要由知识分子担当,但艰难而繁重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任务又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完成,这就内在地规定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紧密结合的社会历史需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的洞悉,他相信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才能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这就使毛泽东文化自信所依靠的不同主体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实践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一个动态的链条,产生推动历史进步的不可阻抑的强大动力。这也是文化相对落后的大国实现文化兴盛的正确道路选择和可贵历史经验。

三、中华优秀历史传统:毛泽东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文化自信之树若没有沃土深根,就很难枝繁叶茂。毛泽东深沉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基础之上的。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24)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534页。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忽视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伟大奠基者和开拓者,毛泽东对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既有辩证的分析和全面的认识,更有复兴的信心和使命的担当。

1.坚信民族精神传统蕴含巨大的战斗力量

近代中国的许多爱国志士,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常常充满矛盾和焦虑,甚至出现情感上的疏离或背离以及信心上的疑惑或困惑。毛泽东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未采取简单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而是充满深挚情感和深度信赖。从世界文化的宽广视野出发,毛泽东指出:“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③毛泽东一生都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辩证性,坚定地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④。毛泽东没有像全盘西化论者那样离开“根本”而情思“西移”,也没有像僵化的文化保守论者那样崇尚“先贤”而无视“今朝”,他总是把民族的发展及其精神强盛的希望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中,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斗争的文化环境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对于近代中国的落伍,毛泽东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人民的抗争历史作了久远的追溯:“四千多年的中国史,何尝不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呢?”(25)《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5页。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将民族精神及文化自信作为反抗侵略和争取胜利的重要因素反复倡导,相信中华民族及中国文化会在伟大的斗争中接续传统的精神血脉。还在1935年末,毛泽东就畅言,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力更生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36年8月,毛泽东指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子孙“终会有一天在地球上的东方,雄壮地站起来,高举着民族革命最后胜利的旗帜”(26)《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3页。。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最为猖狂的时刻,毛泽东呼吁:“全民族的第一个任务,在于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一文化自信的历史任务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27)《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0页。。在毛泽东看来,“中国气概”坚不可摧,中国人民依靠血战到底的精神不仅能够“光复旧物”,而且能够“雄壮地站起来”,这种自信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统中生发出来的,是在遇到压迫时注定要呈现出来的。

毛泽东不仅抒发了民族精神的情怀,发出了振奋民族精神的号令,而且还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巨大战斗力量。1938年3月,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我们要拿革命的正义战争对抗敌人的野蛮侵略战争,“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证明”(28)《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面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巨大压力和困难,毛泽东重申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坚决战斗的民族,号召把“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毛泽东对民族精神的信心源于历史,它让深蕴于民族精神传统之中的伟大斗争精神得到激发,成为近现代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依据。

毛泽东积极推动和倡导将民族精神延展到现实的斗争实践中,凝结到时代的先进人物身上,化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时时感受到的革命力量。事实上,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几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真正地实现了领袖的精神人格、民族的精神底蕴和时代的精神气魄的有效聚合,形成了国家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树立起中华文化自信的精神丰碑。同时,毛泽东倡扬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浩荡东风也强劲地吹向世界各地,催生出无数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思想之花,成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广阔背景。

2.坚信民族文化基因蕴含着辩证的批判力量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态度和方式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全面肯定,一切皆好,不容置疑;有的人简单机械地肯定某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毛泽东对民族历史文化有着充分的尊重和信心,他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而是强调历史地认识和分析,批判地总结和借鉴,独立地思考和判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29)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707—708页。毛泽东明确表示,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自己的历史遗产,既反对盲目接受也反对盲目抵制,而是要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毛泽东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原则,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有了源于历史又走出历史的方向和途径。

在毛泽东的辩证思维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统一的,又是可以分析的,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自我批判的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力量。毛泽东确信,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文化基因的中华民族,必将被世界进步的大潮激发出新的强大活力。在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借鉴和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我们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将古代统治阶级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区别开来。中国的新文化是从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要尊重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⑤。这是十分经典的论述。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作了完整的表达,理论和政策、方针和态度、思路和信心都融汇其中。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毛泽东对传统文化内在矛盾的分析更加深入,批判的思维更加活跃。他多次重申,我们要认识到老祖宗也有缺点,必须加以分析,不要那样迷信;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要区别其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时期的东西;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能无批判地利用,封建时代的民间作品也会带有统治阶级的影响。这些论述浸透着彻底的辩证思维方法,是符合历史文化实际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解析,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封建的腐朽文化和人民的进步文化、统治者发展时期的文化和没落时期的文化、受到统治阶级影响的民众文化和带有革命性的人民自主文化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化矛盾。通过对这一系列矛盾的分析,毛泽东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规律。在分析矛盾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毛泽东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丰富的辩证属性、强大的批判潜质有了全面的把握,进而在深刻的文化自觉基础上获得了文化自信的客观历史依据。

3.坚信民族历史根脉包蕴着无限的新生力量

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自信,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在于是否承认从自己的古典的文化传统中可以转换出美好的未来。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文明和文化在时代的迁变和外力的冲荡中消失或中断,而中华文明却能够经受住风雨而不断延续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近代以来西方巨大而多重的冲击,依然坚守民族精神之魂,坚信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中包蕴着无限的新生力量,中华文化必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毛泽东对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获得新生的信心,不仅基于经验判断,而且缘于理论分析。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精辟地指出,中国历来认为农民没有文化,只有地主才有文化,但从根本上说,地主的文化却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地主的文化是从农民身上掠夺的血汗。1960年末,毛泽东在《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中进一步强调,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也有反封建的人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统治阶级的文化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被统治阶级造成的,在封建的文化中包含着反封建的文化因素,在被统治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先进阶级的引领之后,他们必然要拿回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从而使文化的性质和宗旨得以改变。

毛泽东对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获得新生的信心,不仅来自他对民族文化内部新旧力量的转化的判断,还来自向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是愿意接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的。毛泽东相信,内部矛盾的转化,外部学习的努力,民族文化的传统必将孕育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根脉出发,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俄罗斯人在十月革命以来所创造的伟绩,中国人也能创造出来;白种人可以干的事,我们也可以干,而且可以比他们干得好些,今后的时间必能证明这一点。在毛泽东的话语中,透显出来的是真诚而炽烈的爱国情怀,背后所蕴含的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新生的无限期待。毛泽东曾动情地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30)《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这是何等豪迈的话语!

毛泽东是以唯物史观来认识和分析中国文化根脉的内部结构和历史变迁、确立自信依据的。在毛泽东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可以有曲折,有暂时的落后,但一定会走向繁荣昌盛,因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梦想和革命精神是深含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中,遇到春风、雨露和阳光就会生长。追求理想而又敢于斗争的人民及其文化品格注定会成为文化新生的力量,这也是毛泽东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意涵。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应有的历史地位,给以广阔的创造与转化的空间;对人民革命文化赋予特有的伟大精神,给以恒久的丰富与完整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予固有的时代品格,给以强大的凝聚与引领的力量,由此铸就了毛泽东文化自信牢固的基础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崇高灵魂,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新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