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为例

2020-03-04 02:54杨志娟
教育观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导师人生学校

杨志娟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河南郑州,450016)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推进,教育也将开启“3.0时代”。为了让学校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学校”)开展了“高中人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实行的人生导师制度坚持师生双向自愿选择、学校适当调配的原则,为每位学生调配自己心仪的导师,每位导师辅导8—10名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与教师交流,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一、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交流隔阂

(一)转变教师观念,开展朋友对话

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师生平等,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一线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也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往日“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与教育者、组织者的站位姿态,对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待,开展朋友式的对话,营造开心愉悦的交流氛围,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二)打通沟通渠道,倾听学生心声

校园设置“校长信箱”,让学生将自己对学校发展的建议、期待等直接写给校长。校长收到学生的建议后,也会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相关处室,督促他们尽快给学生反馈。此外,我校每年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会议前集中收集学生代表提案,然后将所有提案经过分类、整理和核准后,由各处室受理并予以答复。

二、创新教育载体,丰富内容形式

(一)利用德育资源进行思想引领

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学校组织开展清明节烈士陵园听团课、五四青年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我们走在大路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一二·九”演讲比赛以及端午、中秋诗会等系列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学校重视仪式感的渲染和营造,组织开学典礼、十八岁成人礼、最美师生颁奖典礼、毕业典礼等庆典活动,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责任担当,传递“最美”精神,让感恩与责任同行。另外,学校率先推进“家训家规家书征集活动”“家风家书伴我成长”等家风建设品牌活动,编辑出版《庭之芳》系列家风教育校本教材,让广大师生从优秀的家庭教育中汲取自身发展的营养和动力,向社会传递了温情和正能量。

(二)批改周记内容,教育入脑入心

周记架起沟通桥梁,天堑变通途!在无纸化的今天,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学校坚持将周记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周记向导师诉说困惑、忧愁、喜悦、幸福及成长等,导师则通过周记给予学生鼓励、建议、疏导、引领等。

(三)辅导社团活动,落实素养核心

目前,我校有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兴趣爱好类、志愿公益类等社团40余个,所有社团都邀请了相关导师参与指导。师生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生生互动,让核心素养落地,既有趣又有效;教学相长,也让导师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学校的国旗仪仗队、“心灵氧吧”被评为郑州市中学生五星社团,鹿鸣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模拟联合国社、武搏社、神创创新社、雪莲艺术团被评为郑州市中学生四星社团。

(四)开展民族教育,浇开团结之花

我校的新疆高中班现有学生近640人,学生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13个民族。学校结合民族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人生导师制的实行,对高一新生给予心理、生活、学习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对高二学生给予学科选择的引导,让学生综合分析自身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方向选择;对毕业班做好压力疏导,让学生在适度的紧张中完成高考。学习之余,学校还给学生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比赛、“民族团结郑州行”大型直播访谈、优秀学子赴北京冬令营励志游、“我的中原年”系列活动、“中原文化行”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民族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驱动三辆“马车”,遇见最美青春

(一)加强学业辅导,提升学习成绩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学校确立不同的辅导方向。对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在每次考试结束后,人生导师负责对其整体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其找到继续提升的突破点,并与相关科任教师进行沟通,给他们送目标、送方法,让他们稳步向前,做到强中更强。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导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者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给他们送温暖、送鼓励,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及学习的成就感,进而促进这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注重心理疏导,打造健康心灵

进入高中阶段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加大,学生的心理会发生诸多的变化。针对这些群体性问题,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安全知识讲座,例如针对高一学生的“走好高中第一步”心理讲座、针对高三学生的“远离心暗魔咒”讲座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学习。而对于个体性事件,例如父母关系紧张、二胎弟弟妹妹的出现等引发的心理不适,人生导师则是耳闻目睹,倾听学生的烦恼,接受学生的负性情绪,在表达理解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他们乐观面对生活的能力。

(三)强化人生引导,成就不凡自我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学校利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学生的学科偏向,将学生的学科能力、兴趣爱好及未来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帮助其理性选择文科或理科,并持续关注其动态发展。在新高考背景下,我校完善学校课程方案,构建“精准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创建可选择的课程集群,探索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阔学生眼界,“十一中大讲堂”开讲。2019年,我校特邀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徐政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文龙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彭宇教授等高校教授为我校学子做讲座,带领学生领略磁铁、机器人等科技的魅力,内容涉及高校简介、学校特色、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现代化的实验室装备等,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提供帮助和指导。

深度开发创客课程,学校成立星火创客空间。我校不断丰富“三位一体”创客教育课程,加强专业导师在机器人,3D设计与打印,环境创新,植物组培,航空、航海模型等项目上的指导,建设机器人实验室、星空探索实验室、智能飞行器实验室、物联网生物园地等,全方位推进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做好学科竞赛辅导,让学生多元发展。我校加强学科竞赛导师的培训,引领学生多元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2016—2019年,我校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中,各学科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荣誉的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

开展生涯规划,点亮学生的职业梦想。我校举办“以梦为马”职业周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嘉宾分享其职业选择、经验和职业坚守,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目的性,让其挑选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升成功的机会及应对竞争的能力。

加强体育工作,助推学生体质健康。我校积极做好选项教学,并将其与大课间、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学会一种能让自己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活动。我校重点建设篮球队、田径队等训练队,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四、人生导师制的成效

2019年,我校高考硕果累累:诸多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创客团队在第33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13个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校教师成长也捷报频传,教坛新秀不断涌现,徐青青老师荣获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常识老师荣获全国中学物理“实验创新能手”称号,郭丽霞老师荣获全国地理优质课示范奖,郭紫君老师荣获全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最佳观摩奖,姜春春老师荣获河南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尚姗姗老师荣获河南省历史优质课一等奖。学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郑州市唯一一所连续28年荣获“郑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的学校。学校各项荣誉不胜枚举,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是探索和实践人生导师制成效的有力证明。

人生导师制的实施创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途径,增强了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互动和理解,提升了教师育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一部分很有潜力的学生,通过人生导师的关注、引导、激励,不断突破自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导师人生学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人生中的某一天
导师榜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学校推介
爱情导师
独一无二的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