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2020-03-04 02:54朱圆圆
教育观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劳动利用信息技术

朱圆圆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江苏南京,211806)

小学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品质。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为此,教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现状

在教育改革、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与此同时,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并不够深入。

(一)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

到目前为止,很多小学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且在课堂中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设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劳动与技术的教学。[1]在教师看来,校园网络和多媒体设备虽然已经逐渐配备完善,但是仍然不具备走进课堂的条件,再加上小学生天性活泼,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影响下,他们并不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很容易在信息技术影响下走弯路。

(二)教育观念落后,制约信息技术应用

教育观念落后也会制约信息技术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理论教学为重,无法真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2]教师观念得不到改变,教师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不仅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还无法提升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劳动与技术教学脱离实际

从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可以看出,课程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因为学校对这一门课程不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因教材质量不高、过于空泛、严重脱离社会实际而导致教学效果一般。很多教师往往随意地讲解知识,学生盲目地跟随教师思路。脱离客观实际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四)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作为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身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3]从我国当前小学阶段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来看,教师的综合实力十分有限,整体素质并不高,因为大家对这一课程都不重视,所以教学过程过于随意。教师教学素质较低不仅表现在专业能力有限上,还表现在信息素养有限上。因为教师对信息技术不够了解,所以无法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最终导致信息技术无法真正融入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为了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积极组织引导教学、开展情景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进而推动信息技术在劳动与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极为看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引导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前预设,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散创造性思维,积极进行创造。比如,在开展劳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网络发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聊天室内积极交流,充分发表言论,然后再通过讨论内容组织手工课。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动、有趣、逼真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种实验室的氛围,通过信息技术的特点,呈现出相关的实验器械、实验氛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开展劳动与技术学习,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4]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从当前小学的劳动与技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主要以教材为参考内容,然而教材的内容十分有限,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拥有特别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内容。信息技术还有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形式将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内容,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劳动与技术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信息技术广泛推广之后,教学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从受时空限制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教学。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性交到学生手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密切的交流,还为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充分进行自主化的学习,有利于发展个性,还有利于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能力。

三、结语

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还能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好,而且信息技术没有真正应用到教学中,所以信息技术的效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学校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并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