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自山东的几株野生羊肚菌鉴定*

2020-03-08 06:58赵建俊吉建成于国民董相军徐丽丽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菌柄凹坑羊肚

赵建俊,吉建成,于国民,董相军,徐丽丽**

(1.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2.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内蒙古 赤峰 025366;3.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林业局,内蒙古 赤峰 025378)

羊肚菌(Morchella spp.)又称羊肚子、羊肚蘑、羊肚菜、蜂窝蛾子等,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 盘菌纲 (Pezizomycetes) 盘菌目 (Pezizales) 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1],其属模式菌株是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本草纲目》中对羊肚菌有“甘寒无毒,益肠胃,化痰利气”的描述;北美地区普遍认为羊肚菌是最佳食用菌;在欧洲许多国家对其喜爱程度仅次于块菌(Tuber sp.)[2]。羊肚菌子实体肉质鲜美,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糖等有效成分[3],有较强的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减轻癌症患者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4]。其内还含有一种羊肚菌独有的特殊的香味物质,即脯氨酸类似物,被广泛应用于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领域[5]。因此,羊肚菌在食品、药用、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长环境及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羊肚菌的形态特征发生很大改变,甚至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也会有较大差异。传统的形态学分类造成了该属普遍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2]。核糖体rDNA内转录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真菌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中[6-7]。然而杜习慧等[8]发现基因库(GenBank) 中约66%的羊肚菌ITS序列均被贴上了错误的物种名称标签。基于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真菌培养中心(CBSKNAW)网站,由包括我国在内的5个单位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网络数据库,即羊肚菌多基因序列模标数据库 Morchella 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http://www.cbs.knaw.nl/morchella/)[9]。该数据库中收录了大量准确鉴定的羊肚菌分子信息。随着羊肚菌系统发育学研究的深入,羊肚菌属内不同种的ITS序列一般只有几个碱基的差距,仅依靠ITS序列已不能准确鉴定羊肚菌的种属关系,并且从形态上进行不同种的分类也很困难,而多基因系谱一致性系统发育种识别法(genealogical concordance phylogenetic species recognition,,GCPSR)作为一种更完备的方法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因此,鉴定采用ITS、rpb1和ef1-α联合矩阵序列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7株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以期为其人工栽培和菌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于山东省潍坊市采集到野生羊肚菌6株,由羊肚菌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获得菌丝,编号分别为Me25、Me27、Me30、M51、Me4-1 和 Me1-2;于山东省临沂市采集野生羊肚菌1株,编号为Me91。

1.1.2 药品和试剂

分析纯试剂葡萄糖、琼脂、MgSO4·7H2O、KH2PO4、异丙醇、无水乙醇,柱式试剂盒E.Z.N.A.TM Fungal DNA Mini Kit等均购于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3 试验仪器

SW-CJ-2FD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PC214电子天平,OHOUS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CR仪,大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1.1.4 供试培养基

CPDA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琼脂2%、KH2PO41%,MgSO4·7H2O 0.05%,pH自然。

1.2 试验方法

1.2.1 传统形态学鉴定

供试菌株样品参照《大型真菌图鉴》,按照子实体性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并结合菌丝形态和菌核特性等微观特征,进行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10]。

1.2.2 分子鉴定

1) 菌丝体DNA提取

采用Ezup柱式真菌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具体步骤详见试剂盒说明书。

2) 样品rDNA ITS、rpb1和ef1-α序列PCR扩增样品PCR扩增和测序引物见表1。

表1 PCR和测序引物Tab.1 PCR and sequencing primers

PCR扩增采用 50 μL体系,其中 2×Taq PCR Master Mix 25 μL,10 μmol·L-1的引物各 2 μL,DNA 模板 2 μL,ddH2O 补齐至 50 μL;ITS 序列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4 min,94℃变性1 min,57℃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完成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ef1-α和rpb1的PCR反应程序为94℃初始变性 3 min,94℃变性 1 min,50℃退火30 s,72℃延伸1 min,完成35个循环,72℃最终延伸10 min[11]。PCR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电压为100 V,产物和Marker上样量均为5 μL,电泳结果于BioDoc-It UVP凝胶成像系统成像。

3)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

将1.2.2中得到的样品ITS、rpb1和ef1-α序列扩增产物直接送至上海生工公司测序。

4)扩增产物序列对比及分析

将测序得到的序列,通过NCBI在线Blast,与GenBank中已被测序成功的羊肚菌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相关序列从Morchella MLST数据库下载。采用MEGA 5.0软件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后用Maximum-parsimony法构建联合矩阵系统发育树,并进行聚类分析[12]。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子实体形态学鉴定

样品子实体参照《大型真菌图鉴》[10],按照子实体大小、颜色和形状等分析,样品形态特征见图1。

由图1可知,Me25子实体较大,颜色土黄,高12 cm~14 cm,其中菌帽长7 cm~8 cm,表面有不规则凹坑;菌柄长5 cm~6 cm,污白色,表面光滑。Me27子实体较大,颜色浅土黄,高10 cm~12 cm,菌帽表面凹坑不规则,凹坑间的脊厚;菌柄5 cm~6 cm,粗壮,污白色,柄基部不膨大。M51子实体较大,颜色灰褐色,高13 cm~15 cm,其中菌帽长6 cm~7 cm,表面凹坑不规则,脊厚;菌柄长7 cm~8 cm,白色,表面有细小颗粒,菌柄基部稍膨大。Me91子实体中等大小,颜色土黄,高12 cm~13 cm,菌帽钝圆,表面有不规则凹坑,菌柄长,表面不光滑。Me30子实体较小,高约4 cm~6 cm,菌帽顶部钝圆,浅灰褐色,表面凹坑不规则,脊厚而脆,菌柄污白色,空心,偶有基部膨大。Me4-1子实体小,高约2 cm~4 cm,浅灰褐色,顶部钝圆。Me1-2子实体小,高约2 cm~4 cm,土黄色,顶部钝圆,生于火烧地上。

2.2 样品ITS、rpb1和ef1-α序列的PCR扩增及测序分析

试验样品的各位点片段经PCR扩增的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各片段大小见图2。

将获得序列通过NCBI在线Blast对比,与Gen-Bank中已被测序成功的羊肚菌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相似性超过99%的物种名称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羊肚菌ITS、rpb1和ef1-α区序列测序结果Tab.2 Sequencing results of Morchella spp.ITS、rpb1 and ef1-α fragment

2.3 系统发育分析

采用MEGA 7.0对样品序列进行排列,采用ITS、rpb1、ef1-α序列联合矩阵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见图3。

由图 3可以看出,供试菌株 Me25、Me27、Me51与宽圆羊肚菌Morchella robusta亲缘关系较近,Me30与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亲缘关系较近,Me91与Morchella sp.Mes-19亲缘关系很近,Me1-2和Me4-1与小海绵羊肚菌Morchella spongiola亲缘关系很近。

3 讨论与结论

由于环境气候等外界条件和个体发育的改变,羊肚菌子实体的形状、大小等形态特征会发生较大变化,单一的传统形态学分类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采用常规传统形态学鉴定,并结合ITS、rpb1、ef1-α序列联合矩阵分析,将得到的7株羊肚菌样品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供试菌株Me25、Me27、Me51为宽圆羊肚菌,Me30为羊肚菌,Me91为羊肚菌属某种,Me1-2和Me4-1为小海绵羊肚菌。

分子生物学结合系统发育学的研究,在真菌的分类鉴定中起到了主要作用[13]。rDNA的ITS、rpb1、ef1-α序列测定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RFLP) 技术等方法[14]的应用,成为了羊肚菌属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的有效手段。Taylor等[15]提出了多基因谱系一致性系统发育学物种识别法,即通过比对DNA核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拓扑学关系,从而界定物种。该方法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解决了分类学上的诸多问题,为羊肚菌的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菌柄凹坑羊肚
基于Python的含凹坑缺陷蜂窝夹芯结构参数化建模及应用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造型凹坑孔深度及张角对壁面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
光质对海鲜菇子实体外观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灵芝新品种南GL11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基于ANSYS对某含有凹坑缺陷发酵罐的静力分析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灵芝盆景的制作技术
“蓝瘦香菇”原来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