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

2020-03-08 02:00吴德智
广州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药用高分子知识点

吴德智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以材料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研究药物制剂中各类高分子材料的来源、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1]。该课程是高分子材料学和药剂学为基础的边缘交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整合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药学专业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来说,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理解消化困难,难以满足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何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枯燥、课堂氛围活跃度不够的现状,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内容的新进展和新信息,是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过程中急需改进和提高的问题。本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该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1 自主学习对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

目前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其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规划-管理-实施-结果”的一种效率较高的综合学习[2]。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模式。当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对于促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充分应对和适应未来社会变化和行业发展,满足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但是自主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不足、不善于独立思考等现象,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盲目学习、“题海战术”、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及知识和技能与应用无法建立关联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预期自学效果,极大打击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过度依赖老师,难以形成发散性思维,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3]。因此,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时,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设计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在制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运用有效策略、监管学习效果[4]、持有积极信念以及形成长期学习的习惯和意识等。

2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自主学习模式

2.1 在线学习让自主学习内容碎片式化

当今互联网技术和软件的发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来自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与此同时,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甄别,以及在线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的较高的依赖性,使得在线学习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对于《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专业较多涉及,涵盖的知识点前后缺乏逻辑,内容繁杂,抽象且不系统,学生普遍反映抓不住重点,很多知识点易混淆或不易记忆。因此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时,有效拆分整体知识,通过慕课或微课的形式使学生能对多个知识点碎片化学习,再重新组合规整,自我总结和思考,分析知识点间相互联系,形成课程知识“总-分-总”式的有效学习,来提升知识和能力的作用[5-6]。例如,在“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化学反应”的教学中,高分子的合成的类型有链锁聚合、逐步聚合、开环聚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先对高分子合成的概念、分类进行初步了解,在对不同分类的聚合进行单独学习,分类聚合的原理、注意事项、影响聚合的因素等单独列出,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各论中的辅料的合成方法时也可以逐一讲解进一步强化。

2.2 探索现代科学研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高分子材料学教材内容一般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对相关的发展动态与应用进展情况涉及不足。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再通过引入国内外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进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这对于将来从事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7-8]。如在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质时,书本上的内容无法时时跟上现代科学研究,高分子研究的迅猛发展,如pH响应性电荷翻转、酶响应性、拓扑架构、氧化还原响应性、活性氧自由基响应性等聚合物已在国内外期刊中有较多发表,将该类研究引入自学内容,让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学习高分子水凝胶时,书本上仅有1页多的内容简介,很难加深学生对水凝胶的印象和理解,因此自学过程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认识典型的水凝胶研究案例,如Zhang等[9]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二维无机化合物 MXene(Ti3C2Tx)混入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了延展性、自愈性及贴合性更强的电敏感水凝胶。Fu等[10]使用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醚的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制备水凝胶,体温下为凝胶状,高于体温为溶液状,这种状态的转变可以起到很好的包覆和缓释作用。

2.3 角色互换式教学提升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虽然有庞大的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单纯的自主学习,无法长时间、持续性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教”与“学”相结合,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克服传统授课模式的一些弊端,丰富自主学习方式和手段[11]。例如在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后半部分主是是各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合成或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主要从来源、制法、结构、性质、应用、实例及相关标准进行学习。在已经具备一定药剂学基础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范围较为宽泛且容易混淆,通过文献检索自主学习后,对一些淀粉、纤维素能够具备一定的认知,采用角色互换法让学生自主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归纳、重新整合,但还需要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检索现阶段已经使用或正在研究阶段的相关衍生物等新辅料,如淀粉(预胶化淀粉、羧甲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等),通过比较衍生物的特点、区别以及结合药剂学的知识,重点讲授不同衍生物的辅料在不同剂型中的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但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点的进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及不同授课风格导致自主学习过程感觉不适等方面的原因,在组织此类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知识点,提前规划自主学习内容,有效组织、合理安排自主学习过程以及角色互换的教学过程,适时给予启发、点拨与总结。通过该环节的学习训练对学生在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中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12]。

2.4 课堂讨论深化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传授方式,课堂的提问、交流、讨论不再流于形式,而需要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知识点进行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任务分解和协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观点、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教师在听取学生讨论协作的成果后帮助学生梳理分析[12]。在讨论过程中也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讨论式课堂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通过这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理性判断,不断进行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是简单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13-14]。例如,在讲授药用辅料溶解性时,许多活性药物因难溶于水而难以临床使用,这些难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水溶性高分子的作用可在水中高度分散而被利用,如纳米胶束载药体、分散片等等,目前两亲性高分子材料是研究的热点。因此可以通过疏水性材料的亲水性修饰以及亲水性材料的疏水性修饰显得十分必要。在课堂上可以由教师先概括总结药用高分子材料亲水性修饰的亲水片段,再通过自主学习如何进行小分子修饰、水溶性聚合物修饰以及水溶性高分子修饰,对根据亲水片段的大小进行修饰的相关知识,课上组织学生对亲水修饰剂以及修饰产物的性质特点、修饰方法和优缺点进行讨论。这种自主学习后讨论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各种改性药用高分子材料在新型制剂方面的广泛,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结 语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长期的发展过程[14]。本文通过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出发,以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进行探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碎片式学习、科学研究的探索、基于问题讨论式学习以及角色互换法学习,让学生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自主学习更加积极、发展批判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这些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无凝都提出更高的挑战。同时自主学习的模式和方法还有很多,如探究类作业、设计性试验、主题报告等,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今后还需要探究更细致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模型等,并将其运用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15],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激发并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能理解、应用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知识,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药用高分子知识点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