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明式圈椅的生态美学价值探析

2020-03-08 06:24王文智杨艳红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1期

王文智 杨艳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一词逐步地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在中国传统家具史上,极具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的苏作明式圈椅家具,从它产生的背景、所处的地域环境、自身的特征,例如结构、材质、装饰等方面都能够感受到其所散发出来的生态气息。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详尽分析,可以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苏作圈椅;生態美学;儒释道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省设计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9jyxm1300);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科研项目“FAST-FAHP立体视阈下14~20世纪中西方家具形态研究(Xjky06201908)”;2019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面向中小学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绘本创作研究”(JK19142)研究成果。

一、引言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要求人与自然达到平衡的呼声越来越高。回溯古代,古人对生态的概念,显得尤为陌生,并不知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但是,他们对自然的那份敬畏之心,让人肃然起敬。不管是在生活起居,还是对于自然的索取上,古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著名明式家具研究大家王世襄老先生,对明式家具有着自己深刻的解读,在他看来,苏作家具能有如此高的研究价值,这与它自身形成的因素,有着很大关系。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特别是苏作明式家具蕴含的人本思想,已将人的思维注入到了家具发展生态[1]。这似乎与对“生态理念”的诠释,有着某种契合,也对指引文章开篇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文章从苏作明式圈椅的形成及特征,例如材质、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结合生态的概念,研究苏作圈椅家具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价值,挖掘出明式家具所深谙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深层次意义。

二、苏作明式家具简介及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苏作明式家具简介

在宋以前的隋唐,当时社会主要以制作漆木家具为主,硬木家具则较少涉及,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始以硬木家具制作为主导,但漆木家具的数量还是大量存在[2]。宋代能够开始制作硬木家具,完全得益于宋人发明的炼铁技艺,这给制作硬木家具的工匠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宋代名画《女孝经图》(如图1)中就可窥出早期硬木家具的形象。明朝成立,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分崩离析,在文化上,明皇室将汉文化重抬至正统地位,作为经济中心的南方地区,再次迎来发展的巅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这时,苏作家具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影响力在全国传播开来。

明朝家具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江南地区,早期江南地区制作家具的材料大部分采用当地盛产的榉木,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东南亚地区进口名贵硬木品种,例如最具代表性的紫檀木。苏作家具最重要、也是有别于其他家具流派的是:苏作明式家具在制作时,吸引了大量的明代文人雅士,积极地加入到制作家具的行列中,赋予了明式家具以人本主义思想为主题的气息,这使得明式家具也有了人文气息。

(二)苏作明式家具产生的背景条件

1.稳定的社会环境。自宋代开始,全国经济中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宋朝统治者更是把首都从开封迁到杭州,这促使江南一带,开始逐渐地成为全国最富裕地区之一。经历宋元两代的统治到明朝成立,作为经济中心的南方地区,再次迎来发展的巅峰时期,具备各种有利因素的江南地区,得到很大发展,这给苏作家具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丰富的物质条件。明代晚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奢靡之风”。这里所说的“奢靡”,也并非是世俗化所认为的腐朽不堪的社会状态,只是他们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转而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提升个人的精神世界。

3.园林的大量修建。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尤其是在苏州一带,大量私家园林被修建,参与修建园林的人士中,包括当地的文人雅士,他们将追求自然的思想融入到修建的过程中,使得园林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同时,他们对室内家具的陈设和品质,也非常的在意,有诗云:“几榻有度,器物有势,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巧而自然也。”便是其中的道理所在。所以,苏作家具被大量采用,获得文人雅士的一致好评。

4.优良工具和能工巧匠。物质的成型需要一定的基础去支撑。明朝时期,制铁技艺成熟。制铁师能够打造出高质量的家具制作工具。家具上的细节刻画,离不开精雕细琢。同样,没有技艺超群的工匠,也不会有精致的产品出现。江南地区不缺乏能力和技艺高超的手工艺人,他们是生产制造的开端,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吴地,技术高超的匠人不在少数。

三、苏作明式圈椅的特征

(一)遵循自然的选材方式

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对外贸易发达,与当时很多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交流,同时又恰逢明朝中晚期海禁政策的解除,使得很多自然生长、材质优良的硬木木材(如花梨木、紫檀、鸡翅木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这给本就对材质十分挑剔的明式家具,增添了很多制作出好家具的可能性。江南地区,气候潮湿,房子很大,通透性很强,所以江南人对家具的要求是简洁、轻便,普通人家就经常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材质的家具,竹子在长时间使用下会呈现出与黄花梨硬木材质所呈现的暗橙黄色。人们偏爱这种颜色,这也跟每个时代对不同颜色的偏爱有关,比如汉代人尚黑,清代人倡白,而明代人喜黄,黄花梨等一些硬木恰恰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审美观,所以明代人喜爱黄花梨制作的家具,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紫檀和黄花梨的木材纹理细腻、清晰、精细,显得自然清新,运用在圈椅的制作上,能够充分体现圈椅所追求的自然本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