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人物主题课题设计

2020-03-08 04:36庞蕾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  要:通过对任教十年以来近30个人物主题设计基础课题教学案例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速写、摄影、叙事、经典、立体等手段,侧重对动作与风格的塑造,从原有的以写实造型为主的人物造型表现转化为灵活多元的造型、形式、风格、图式、图形等。深入挖掘可以为当下设计基础教学服务的课题资源,革新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与作业过程。

关键词:设计基础;人物主题;教学改革;课题设计;作业设计

在静物、人物、风景三大绘画题材中,人物画最难。在绘画领域,人物画是指具体的人物形象,包括头像、胸像、全身像、半身像和群像等,还包含对人物形象、体形、动作、姿态、服饰、场景的描绘,表现其精神状态、身份特征、民族屬性、时代风潮,以及作者的视角与观点等。人物这一经典主题在艺术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把人物造型内容在设计学科中发展下去,如何将这一传统的艺术课程转换成新时代的创新力量,如何吸收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化的养料,如何使常规课程合理存在并衍化生成为设计学科中的课题编排与作业设计,本文为实际教学的操作层面提供了一份可资借鉴与探讨交流的课题谱系。

一、速写与人物

英文中的sketch是“速写”的意思,速写不仅仅是应对艺术类高考的那种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线条快捷记录,也是创作的准备阶段和日常灵感的记录手段。速写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即兴完成的小型画作,也是研究造型语言的得力帮手。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艺术或设计课程中速写练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解放思想,放松地去画,在画的过程中积累表达的经验,并养成手绘表达的习惯。体验平时在自己的速写本上随身随时记录灵感和创作的习惯,它们成为了创作的基础,通过熟练把创作逐渐变成一件简单的事,并从熟练中孕育自己的独特,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语言。人物主题速写练习如:手绘——挖掘马克笔、毛笔、炭条、平行笔、笔刷、油画棒、铅笔等工具多种多样的表现语言,以涂鸦的、涂绘的、或带有速度感的线条,画一组人物头像,或一组音乐家肖像,或一组舞蹈的人等;游戏——将画面分成上中下三段,由不同学生以不同手法分别绘制人物头部、上身和腿脚三个部分,在对一个人物的表现上产生趣味。

二、摄影与人物

设计学科的人物造型练习与绘画领域有所不同,在形象的表达上相对而言更倾向于概括和符号化、创意和观念的表达,以及相关的构图、角度、动势、元素、组合等视觉形式的演练。摄影是人物题材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影视、行为艺术等都为人物题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土壤。借助光、影和人物自身的条件,设计学科中关于人物的视觉练习有:光影——在脸部投射不同角度的灯光,以摄影的方式记录,体会“光”和“影”对人物脸部形态的影响;轨迹——以慢速摄影的方式记录人体运动的轨迹,拍一张照片记录一组连续的动作;身体——用身体或局部进行组合,表现聚拢、分散、放射、平行等概念,或组合形成如奔马、蜘蛛、蜻蜓、字母、汉字等由人的身体组成的图形;投影——由两人或多人组合,让人的影子成为另一个图形,如熊、米奇、海盗船、高跟鞋、茶壶、蜗牛等;超现实——借用某些道具,拍摄一组人物在特定场景下的超现实图像。此外,图像经过选择与剪切后重新拼贴,还可以产生新的意义:剪影——根据人物轮廓,以剪纸的方式完成一幅肖像,训练对造型的选择、提取与概括能力;角色扮演——借助一些道具或通过化妆造型将自己装扮成某部电影、小说或戏剧中的人物。

三、要素与人物

人体由头部、身体、腿、四肢、手、脚等要素组成。头部又由眉、眼、耳、鼻、舌、嘴、头发等组成,人的面部五官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与心理活动,人的手还可以做出代表不同含义的手势,比如胜利、OK、比心、爱、Good、数字、动物等。在创作中,省略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将人物的身体省略,让头部直接生长在腿上,或者索性将上身和腿全部省略,直接将头长在靴子上以体现独特。这种省略的方式也常用于人物面部,如只画嘴而不画其他五官,或者将两只眼重复成四只眼,或者交换五官的位置,缩放五官的比例,甚至脸上什么都不画。就整个人物而言,夸张透视感也是人物造型常用的手段,如由仰视或俯视带来的巨人般的夸张效果。此外,还可以延长人的四肢,或任意弯曲,达到画面戏剧性效果的升级。因此,课题设计如下:表情——深入研究人物五官的造型方法或结合省略的方法,画一组喜怒哀乐的表情;手势——用手指巧妙模拟人物的某种动作,并在手上绘制出人物表情,以摄影方式记录;透视——从某一特殊视角画人物,通过夸张透视体现画面的独特。

四、动作与人物

人通过头部、身体、四肢等肢体位置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动作。人的动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在人的整体活动之中,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自觉的目的为特征,并且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人的动作也可视为一种肢体语言,用于表达各种与身体相关的涵义,一些夸张巧妙的动作还为画面带来乐趣与价值。动作在人物造型的创造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特别的极富意味的动作是人物创作成功的关键,动作成为了人物形态的结构,决定了人物与画面的关系。课题如:剪纸——在整开纸上剪出一个动作特别的人物造型;动作——学习中外当代插画艺术中的形式表现语言,在整开纸上画一个动作特别的人物造型,并将人物面积撑满整个画面。

五、风格与人物

风格是指存在于作品或作者中的某种较稳定的文化和形式特征,它是视觉艺术表现最主要的部分,是造型语言最重要的特质,是绘画语言最本质的方面。风格就是独特,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家作品价值的体现。随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一些艺术家以平面、拼贴、插画、几何、网格、自由形、肌理、结构、解构、速度感等各种手法广泛应用于人物主题的各种艺术创作中。课题如:几何形人物——学习尼森与德弗斯(Niessen& De Vries)、西吉·艾格森(Siggi Eggertsson)等设计师的作品,分析作品中基于网格的图形创作方法,研究其在比例、布局方面使用的技巧,创作以网格,或线条,或点阵为基本构架的肖像。自由形人物——西蒙·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利希腾斯坦(Lichtenstein)、彼得·马克斯(Peter Max)、王翰尼(Henning Wagenbreth)、安迪·瑞门特(Andy Rementer)、凯尔·普拉兹(kyleplatts)等艺术家的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独具特色,构图新颖、自由夸张、幽默诙谐、讽刺搞怪、趣味实验。学习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和表现方式,运用夸张和自由的造型方法绘制平面艺术人物。迷幻——向狭义、广义和当代的迷幻风格学习,分析其代表人的代表作品,解析其造型特征与风格特点,结合自己的想法创作人物主题的图形或插画。变体——比较并掌握中外人物风格的造型样式、色彩特点、表现手法、技法形式等。对人物主题中外风格进行系列变体,以某种装饰风格演绎经典名作或某些内容,或是创造某种风格的现代版,以及时尚化和数码化,附有一定的创新、美观和幽默意味。脸的装饰——在人脸上绘制一些抽象或具象的图形,进行隐喻或象征的趣味表达。拼图——设计一套积木,使之可以拼成脸的图形,并打散重构,用这一套积木拼成系列化的人物肖像。

六、叙事与人物

人物是故事的角色,叙事是对故事的描述。对于视觉艺术中的叙事,我们可以借用漫画分格叙事的特点来表达,即把相关事件在画面上组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的事件系列。将单幅的图画串联的就是分格,也称之为画框,用来区分画面之间的视觉区域。一般而言,分格叙事的方法可以分为规则式、斜分式、无框格、叠框式,在具体的叙事中,可以灵活运用,没有固定的使用规定。在当代插画领域这种叙事的分格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用于情节的表达,还成为视觉表现的新方法。分格的方式即可以作为连环画叙事的结构,也可以用于表达一个瞬间的过程,还可以用于表达静态画面的特殊效果。通过对局部图形的重复,经过精心设计的框格组合,位置和数量的编排来凸显画面的戏剧冲突和独特视觉特点。课题如:叙事——采用某种表现手法分格叙述一个短小的故事或事物发展的过程;连续——画一组连续的人物动作;分格——借用漫画分格的方式来表达一幅静态的画面,通过对分格的设计增强画面的视觉表现。

七、名作与自画像

人物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画、版畫、油画、素描、年画、壁画等门类中均出现大量的人物画。中国古代的人物画以线造型,画家顾恺之、阎立本、周昉、吴道子、顾闳中、曾鲸、任颐等创作了大量肖像名作。西方人物画主要以明暗画法表现人物,著名的人物画家有:波提切利、达·芬奇、提香、卡拉瓦乔、丢勒、荷尔拜因,委拉斯贵支、戈雅、凡·爱克、鲁本斯、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大卫、安格尔、荷加斯、庚斯勃罗等。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画家热衷于自画像创作,自画像是艺术家以自己为描画对象的肖像作品。每一幅自画像都可被视为一种表演,艺术家选择一种特别的装束与姿态去呈现一个角色。在课程练习中对名作的重新演绎,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名作中的经典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对经典画作的重新解读。课题设计如:线描——以线条描绘文艺复兴壁画中的经典动作,体会人物的动作与造型,如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著名作品中的动作;归纳——以色块归纳中外经典名作中的人物造型;再将人物按形状肢解,拼成新的人物形象;致敬——以现当代各种手法绘制著名音乐家或艺术家肖像,如梵高、德彪西、莫扎特、贝多芬等;演绎——不同学生用不同手法绘制马蒂斯的《舞蹈》或毕加索的《三乐师》等名作;元素——用数字、字母或汉字笔画编排一幅自画像,注意不同形态的元素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八、立体的人

在设计基础课程中,二维平面范畴的各种操作练习为三维立体形式的作业提供了基础,可以根据二维形态生成立体造型,也可以结合材料特性塑造形态。立体形式的塑造是基础课程练习的重要内容,立体造型是三度空间中的视觉语言,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直接在有深度关系的空间中所呈现的形象。一组课题设计如:立体肖像——用直线和曲线画出人物的正面和侧面,用瓦楞纸板做出立体的肖像,要求所画的线为立体瓦楞纸板的边缘或结构,训练从平面到立体形态的转换与生成;装置——选用一种预制构件,如夹子、订书钉、花茶、香料、创可贴、通心粉、塑料管、瓦楞纸板等组合成平面之上或带有空间的立体肖像;手工——以粘土为材料,手工捏制立体人物,再为人物着色,要求人物表情生动,动作特别。

人物主题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自身的反射,为造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对象,也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主题课程如何结合现当代艺术中的先进经验和探索,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如何被转换为一些多元、生动、丰富和可操作的系列课题是人物主题课程在设计教学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合理优化课题设计,深入研究探索与不断改革创新对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庞蕾,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教学改革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