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戈壁设施果树现状与对策

2020-03-17 05:36李晓娟李娅楠李东琴马寿鹏刘艳楠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酒泉市戈壁果树

李晓娟,李娅楠,李东琴,马寿鹏,刘艳楠

(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酒泉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戈壁设施果树因具有使用劳动力少、经济效益持续、果品成熟度好、口感受欢迎等优点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争相种植[1]。为全面掌握酒泉市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现将全市设施果树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提出,供决策参考使用。

1 发展戈壁设施果树有利条件

1.1 戈壁荒漠资源丰富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总面积19.2 万km2,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地区,境内耕地和绿地资源稀少,戈壁沙地、裸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达1 130 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8.8%,境内光照时间长,土地积温高、空气干燥、隔离条件好。祁连雪山提供了充沛、纯净、无污染的雪水,具有生产高品质戈壁农产品的独特自然条件。

1.2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酒泉市海拔1 100~1 500 m;年日照3 033~3 316 h;年平均气温3.9~9.3 ℃,昼夜温差13.9~16.4 ℃,有效积温1 755~3 611 ℃,平均无霜期118~159 d;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祁连山地年降水量300 mm左右,酒泉为84 mm,蒸发量2 000~4 000 mm。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有利于果品糖分积累。境内疏勒河、黑河、哈尔腾河均发源于祁连山冰川,年径流量32.23 亿m3,天然雪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水量充沛有保障,是发展高效农业的理想区域。

1.3 政策机遇前所未有

2017 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河西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酒泉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组织编制了《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确定2018—2022 年发展戈壁生态农业1.33万hm2,出台《酒泉市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扶持办法》,围绕戈壁生态农业用地、用水、用电、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有力措施,瞄准建成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戈壁农业生产基地,打造中亚、西亚乃至中东欧地区农林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全力支持戈壁生态农业长足发展。

2 戈壁设施果树产业现状

2.1 设施类型和技术

酒泉市戈壁设施果树所用设施有日光温室、拱棚2类。日光温室均配备保温设施,一般坐北向南,长60~80 m,跨9~11 m,脊高5.0 m左右,后墙高3 m,后屋面仰角40°~45°;墙体砖石、混凝土预制件砌筑或夯土板筑而成。塑料拱棚主要为东西走向,长55~115 m,跨11~16 m,脊高5.0~5.5 m,部分两侧有山墙;单层膜内部保温,或配有南北两套卷帘机、保温被等保温设备。部分设施配套有喷雾或滴灌水肥一体化、电热板、温湿度监测仪、自动卷帘、臭氧杀菌器、熊蜂授粉等新设备新技术,部分配备有智能监控系统。酒泉市开展了提前和延迟果树采摘期的栽培技术研究,环境因素调控、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控等技术试验,部分成果已经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改造资金花费大、技术落后等原因,目前种植设施果树的设施结构还是以低跨度、矮脊高为主,所以造成不能适应设施果树生长特点,导致产量少及病虫害多发现象时有发生。

2.2 现状

截至目前,酒泉市戈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62 hm2,7 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种类涉及12 科17 种60 多个品种,其中温带果树有葡萄Vitis vinifera、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李Prunus salicina、梨Pyrus spp.,热带(包括亚热带及暖温带)果树有樱桃Cerasus spp.、无花果Ficus carica、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Foo-Lon'、桑Morus alba、台湾大青枣Zizyphus mauritiana、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番木瓜Carica papaya、柠檬Citrus limon、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鲜食枣Ziziphus jujuba、柿Diospyros kaki。热带设施果树栽培面积21 hm2,主要分布于肃州区银达镇、桦尖镇、泉湖镇、果园镇,玉门市玉门镇,瓜州县梁湖乡,敦煌市七里镇等地。通过全市定期监测和走访,每10 d1 次,发现14 类设施果树发生病虫害。详见表1。

2.3 经营特点及效益

酒泉市设施果树经营主体以合作社、企业和散农经营为主,果品销售以休闲观光农业采摘为主,生产基地分布于市区近郊,交通便利。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消费者品尝到自然成熟的热带果实,口感味道比南方长途运输来的要好很多,也更健康,因此消费者非常愿意为此买单。设施果树的经济效益是设施蔬菜和露地果树的4~5 倍,以设施火龙果为例,定植13~15 个月后可挂果,挂果后可整年产果,按每年采收7 茬、产量45 t/hm2、采摘价格平均25 元/kg 计算,年产值112.5 万元/hm2,去除各种成本30 万元/hm2,年纯收入82.5 万元/hm2,设施果树收益较高、产值较稳定。

表1 酒泉市设施果树主要栽培品种

3 存在问题

3.1 设施结构不科学,配套设备不健全

日光温室最早用于生产反季节蔬菜,温室内空间和利用率都是针对于蔬菜的生长特性设定的,栽植果树时室内空间相对狭小,不能满足果树生长需求。另一方面设施构造及相关配套设施滞后,即使有些温室内配套了加温电热板,但由于电费、保温等各方面原因,应对极端天气仍有欠缺,容易造成冻害。

3.2 标准化栽培技术欠缺

酒泉市设施果树经营主体以合作社、企业和散农经营为主,种植基地呈规模小、分布散特点,果品销售以休闲观光农业采摘为主,对不断出现的设施果树新品种综合栽培技术掌握不全面,种植管理措施没有针对性、不科学;种植企业找不准品种引进的正确渠道,造成种植的品种多而杂,病虫害多发等现象,加之种植户对好多病虫害种类不熟悉,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难度加大。

3.3 产品销售体系不健全,缺少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戈壁果树果品销售渠道不畅是制约设施果树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生产经营没有规模优势,种植品种多面积小,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消费;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体系不完善,绿色有机农产品缺乏市场认知度高的品牌支撑,没有形成溢价效应;三是缺少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目前以休闲观光个体经营为主,种植基地规模小,销售渠道窄,企业实力弱、营销手段落后,不能真正形成带动示范作用。

3.4 技术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缺乏从事设施果树工作的技术人员,技术服务方面力量薄弱,其他技术服务组织和单位这方面投入精力和时间十分有限。对设施果树,尤其是一些热带水果的品种,乡镇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学习,栽培实践经验严重不足,难以指导生产。乡镇技术人员岗位不固定,专业不对口,企业内部又普遍缺少技术力量,大部分是从书本、网络上学习,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设施果树栽培熟练工比较欠缺。

4 发展对策及建议

4.1 改造设施结构,完善配套设备

充分利用北方光照强于南方、湿度小、病虫害较少等有利条件,建立更适于果树生产的高脊、大跨、功能强、易操作的栽培设施,便于机械化生产、智能化调控,为设施果树生产创造适宜的硬件条件;同时,在设施内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和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等设备和技术,完善配套增温、除湿、通风、补光、遮阳等环境调控设备,筛选出实用、简便、可操作、低成本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不断提高温室智能装备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将农业生产与观光采摘紧密结合,研究和推广切实可行的成套新型栽培技术体系和硬件装备,真正将设施果树园区打造成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展示的平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

4.2 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酒泉市栽培设施果树起步晚、时间短,适宜设施栽植的品种不明确,新树种、新品种生物学特性掌握也不够全面。建议:一是政府引导建立“企业+种植基地+科研机构”的设施果树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形成科学引种筛选体系,改变各个种植企业之间不交流、不沟通、重复引种、各自为战的现状,合理利用资金和资源,避免浪费;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设施果树引种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宜当地设施的树种及品种,总结各树种栽植适宜的环境条件,在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设施中推广种植;三是推广整枝修剪和肥水管理技术,规范田间管理,优化设施环境,科学调节光照和温度以提升果品品质;四是加强育种育苗工作,降低种植成本;五是研究和集成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生物防控、环境调控等技术,统一设施果树标准化裁培技术规程,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度引导规模发展

设施果树较设施蔬菜投资周期长、回报晚,需要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建议:一是根据各自实际,制定鼓励设施果树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基础保障、金融投资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扶持;二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不断推进产业化进程;三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带动作用,筛选适宜树种,研究集成配套栽培技术,科学确定生产规模,选择搭配适宜品种以错开成熟期,延长上市时间,增加果品经济效益。

4.4 强化人才队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科技是促进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着力扶持打造重点龙头企业,培养一支有头脑、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促进设施果树有序发展。建议:一是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做好品种筛选和重点技术难题的攻关,组建市级戈壁设施果树研究组;二是加强设施果树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每个种植基地培养自己懂技术、能吃苦、善钻研的专职技术员,培养一批熟练、稳定的技术工人,组织种植基地间技术人员进行横向交流、技术服务,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做好企业种植规划、种苗选定和栽培管理技术服务,促进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发挥好已建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4.5 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以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为前提,促进设施果树高品质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提高果品附加值。建议:一是种植基地在确保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从新、奇、特着手,与观光采摘文旅相结合,不断提高园区体验品味,完善基地服务设施,发展创意文化农业、农事体验、果树认领、亲子采摘等为主的休闲农业;二是加快实现温室园区智能化,建立生长全周期智能监控,完善果品质量追溯体系,利用网络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开展预售、有机云菜园创办等活动;三是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经营模式,积极引导企业之间加强沟通,抱团发展,利用网络媒体及物流、配送等新业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四是打造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五是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冷链物流体系。

4.6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有效缓解资金缺口

戈壁设施果树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需要加大政策集成支持,引导多元投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建议:一是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向戈壁设施果树项目倾斜,并对戈壁生态农业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形成支持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的合力。二是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和农民筹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5 结束语

酒泉市设施林果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势头迅猛,设施果树种植面积近60 hm2,涉及品种60 多个,酒泉市7 县区都有种植。今后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优化设施结构,提升设施保温性能和空间利用率;建立品种引种筛选基地,不断引进新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宜酒泉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品种需求;深入开展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明确果树在设施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完善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使设施果树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猜你喜欢
酒泉市戈壁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戈壁里的水波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甘肃省酒泉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更正
戈壁深处“战味浓”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