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北新区人才公寓为例谈健康住宅设计

2020-03-18 03:23裴小明
山西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设置建筑

裴小明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2)

1 健康建筑的意义

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以“健康中国战略”为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大国国民健康保护体系全面形成。健康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新载体,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2 健康建筑的概念

依据《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健康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健康建筑有两项重要的前提,一是基于全装修,二是必须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其评价标准同样采用打分制,评价指标的重点指向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六大方面。

3 项目概况

南京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位于南京国际健康城,其本身就肩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使命。因此,健康成为本项目必然要求,见图1。

图1 项目鸟瞰图

地块北临珍珠南路,东临迎江路,南为吉庆路,北侧为城市水系。占地6.95 hm2,总建筑面积 23.3 m2,规划容积率为2.5,绿地率40%,建筑密度18%。

项目包含11栋高层住宅,两栋商业及社区配套用房,合计各类住宅2 387套。其中,3号楼为未来居住建筑,江苏省第一栋装配式组合结构的居住建筑,12号楼为社区服务中心及商业中心,江苏省第一栋木结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目前已取得国家绿色三星、健康三星设计标识,同时也是2018年住建部、江苏省、南京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见图2)。

图2 项目人视图

4 总体理念

以江北新区各类中高级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健康住区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新型工业化方式为建造手段,综合采用了国内当前最高水平的可变建造、配式建筑、绿色健康、智能建造、建筑与清洁能源一体化等技术体系,并且在未来住宅示范、超低能耗、直流微电网等方面作出重要实践。

5 本项目主要采用的健康技术

5.1 空气

“空气”是保障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本项目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空气净化、厨房防油烟、户内与地库空气质量检测五个方面展开技术设计(见表1)。

表1 健康建筑评分表

采用室内SI建造方式,管线分离技术,干法施工,严格控制装修污染。严格限定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指标。

本项目1号~2号、4号~8号楼采用分户式新风系统,9号~11号楼采用集中新风,每层设2台新风机组,在外窗密闭的情况下将室外新风进行多重过滤和净化后送入室内主要活动区,并且PM2.5一次净化效率达到95%。

为了减少和控制厨房空气污染,组织好进、出风口及气流走向,采用全面换气设施,并将油烟机置于灶台正上方,防止公共排风道烟气倒灌、串气和串味,公共排风道出口设置了排风设备。

每户设置智能家居系统,含空气质量检测,监测温湿度,PM2.5,PM10,CO2,VOC 等参数,通过智能化面板和移动App实时查看。起居室设置传感器,吸顶安装,与新风联动控制。

地下车库设采光井17个,采光系数大于0.5%的比例为17%,5号~8号楼利用天井设置下沉式庭院,设置CO检测与排放联动装置。

5.2 水

1号~2号、4号~8号楼设置分户式直饮水,9号~11号楼设置集中式直饮水,干管及立管设置循环管道,停留时间不超过12 h,立管接至配水龙头的支管长度小于3 m。

1号~2号、4号~8号楼设置户式燃气炉,末端设置电伴热,9号~11号楼设置集中热水系统,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干管及立管设置循环,管井距用水点小于7 m。

集中直饮水给水管材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生活饮用水管材采用薄壁不锈钢管、镀锌钢管内衬不锈钢复合管。

卫生间采用墙排式同层排水。厨卫分流,分别设置排水立管,至检查井前的横干管均分开。

淋浴均采用恒温龙头,卫生器具自带存水弯,水封大于50 mm,采用防干涸地漏。管道标识按不同功能分类标识、涂色,均为永久性标识。

设置水质检测系统,监测点位位于:1)生活饮用水末端最不利用水点;2)公寓直饮水供水干管、末端回水干管;3)公寓热水给水干管、热水回水干管;4)公寓热水补水泵房内冷水水箱;5)雨水机房内清水池。主要监测参数为浊度、余氯、pH、电导率等,系统接入小区监控中心。

5.3 舒适

项目合理规划总图布局,正南朝向,楼间距可达60 m,通过Phoenics软件进行室外场地风环境模拟,项目室外风环境均优于规范要求。

依据住宅设计标准,提高室内声环境及隔音降噪性能。外窗、户门、外墙、楼板等住宅建筑构件的隔声量限值均优于规范要求。

各户型卧室、起居室均有直接采光,卫生间均为明卫。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均大于2.2%。户内采光均匀度最不利值 0.401 4。

5.4 人文

室外功能与室内居住互为补充,考虑到主要入住群体为各级中高层次人才,对于户外活动及健身有着较大的需求,将各种活动场所进行体系化设计,由多样化户外交流活动场所,室内与架空层空间、文化类专用开放空间、室内外绿化空间、健身步道等构成。

室外三处主要健身场地。场地1:篮球场、羽毛球场;场地2:碎片式健身场地;场地3:碎片式健身场地,面积共790 m2,健身器材36台;设置直饮水设施共10处,设置健身跑道,环形跑道约760 m。儿童活动室外面积107 m2,洗手点 2 处;室内面积 311.16 m2。

5号、6号、8号楼架空层内,3号楼2层、12号楼2层,面积共 845.09 m2,健身器材 59 台。

室内儿童活动室位于7号楼架空层内,面积311.16 m2;设有21件娱乐设施,3组座椅;主要有:滑滑梯、成品摇摇椅、跳房子等。公共食堂位于13号楼2层,组建万科第五食堂。

文化类开放空间设置5号和6号架空层内;面积共619.69 m2,5号设置图书室,6号设置舞蹈室。9号~11号楼架空层、12号楼、13号楼内设有公共卫生间。每栋住宅入户门厅、架空层内设艺术装饰品。

绿地率大于35%,植物种类40种以上,四季有花,植物均无毒无害。

1号~2号、4号~8号楼入户大堂设有绿植,9号~11号楼入户大堂设有绿化背景墙;12号楼东西设置垂直绿化墙;3号设置空中四合院及屋顶绿化,为住户设计了配有滴灌系统的种植池。

包括无障碍入口、公共走道、电梯、坡道、无障碍厕所、无障碍户型。

5.5 提高与创新

5.5.1 低能耗住宅集成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大陆性气候下保温、隔热、遮阳、通风等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要素,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性能化模拟,从而在设计阶段使室内声、风、光、热湿环境等达到最优。

5.5.2 可再生能源应用

本项目综合采用了多项可再生能源,3号楼设有地源热泵系统供应集中新风;9号~11号楼在建筑立面集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构建了多功能一体化的建筑表皮;12号~13号楼设有屋顶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余各栋楼,顶上6层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见图3)。

图3 光伏发电表皮

5.5.3 装配式施工,节约材料

项目全方位应用装配式主体结构、装配式围护结构、装配式内装系统三大技术体系,预制率达到30%,装配率达到50%。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施工,节约建筑材料,减少现场湿作业,缩短施工时间,高效环保。

5.5.4 可变建造技术

为满足入住人群具有多元化与流动性的特征,提出可变建造技术。将建筑分为核心筒模块、可变模块、不可变模块三部分。户内无立管,六面架空,套内装修采用干式工法,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实现空间的任意分隔。所有户型以可变性、集约化、标准化为设计原则,户型均实现可分可合,满足不同配比需求。如边户105套型可与中间户65拼接,形成170户型,65与65组合可形成130户型,35与35组合可形成70套型。

5.5.5 管线分离体系

通过装配式内装建造体系(SI体系)实现了墙面、顶面、地面装饰面与主体结构分离,可变可更换。管线系统与主体结构的分离,从而实现了管线技术的可持续改造与维护。

5.5.6 智能建造技术的使用,建立专用智慧社区平台

图4 局部BIM模型

运用数字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对深化设计、加工出图、工程算量、施工进度、资源管理、施工现场和后期运营等环节进行信息的建立,最终形成完整竣工模型,从而完成各阶段管理的数字化信息搭建,实现基于三维信息化模型的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见图4)。

6 结语

本项目为南京江北新区首个高品质健康三星人才住区,设计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健康共享的三大发展理念,坚持低消耗、低排放的策略,倡导健康低碳文明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践行可持续发展共识。

猜你喜欢
设置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栏目设置一览表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