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浩艺术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020-03-18 03:23陈丽晖林燕娃赖利明李嘉源邱翠芬梁华锦黄铄仪
山西建筑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品公园景观

陈丽晖 林燕娃 赖利明 李嘉源 邱翠芬 梁华锦 黄铄仪

(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2.肇庆学院学生处,广东 肇庆 526061)

0 引言

深圳位于华南区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依山临海,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作为沿海城市的深圳,不仅有海滨旅游景区大小梅沙,也有月亮湾、大鹏湾等港湾,海文化符号丰富深刻。深圳市花三角梅有象征热情,坚韧不拔,顽强奋进的精神的内涵,和深圳这座生机勃勃勇往直前的精神十分贴合。大鹏所城作为深圳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和历史文化意义颇深,是回首深圳历史的沉淀。深圳集现代和传统于一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两者的交融设计势必成为主流。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地势属于低山丘陵滨海区。龙岗区自然环境优越,区内有深圳市文博宫、大芬油画村、大鹏所城等景点,体现着深圳的独特风情。东浩艺术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民治社区,总面积约11 325 m2,总体区域呈梯形,区域内有一主要建筑物东浩艺术中心,是一栋用于展览办公的艺术大楼。北部空置地块衔接东浩艺术中心。东浩艺术中心建筑是现代风格。

设计除了引用城市文化和符号之外,还将中国山水精神穿插其中。中国山水精神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而是“天人合一”[1],本次设计中强调运用光与影的映衬对比和声景打造来互动性景观,既是增强人与自然的接触,也是增强人们和景观的联动,触发思考。

1 现状分析

东浩艺术公园所在的民治社区,周边环境以住宅区和商铺为主。半径1 km以内没有公园,半径10 km以内没有相关艺术馆。北边有民治小学行知和商业中心,南边、西边基本上都是居民区,东部有一条步行街,东南边有一所知行实验小学。地块是由三条主干道包围,主要建筑物东浩艺术中心位于民康路和民治大道交界处,地块北端有公交站及地铁站,来往行人多。区域内设置的停车场空间不足,很难满足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停车需求。场地内除原有植被外基本土地裸露,绿化率仅17%,垃圾堆放杂乱无章。主体建筑朝南墙面的材料是米黄色混凝土砌块,墙上有爬山虎攀附,远看呈现树形,古朴而富有艺术感;朝东及朝北的两面是蓝色玻璃幕墙,现代而简练(见图1~图3)。

图1 公园现状

图2 空置地块现状

图3 主体建筑

2 规划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顺应地形,在原有场地和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设计,紧扣主题,在材料和铺装上与东浩艺术中心的主要材料相呼应,突出深圳及龙华区的特色文化符号,体现其魅力。

2)以人为本原则。

运用光影打造细腻的空间,创新设计,增加公园里的声音互动和光影互动,进行韵律配置,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营造富有情调和城市文化但又有人文关怀的空间。

3)生态环保原则。

地块原覆盖有一些地被植物,土坡上有较好的乔木,设计将保留这些植被,加以整理和设计,打造景观的同时注意其生态环保景观的需求,确保其生态稳定。同时,原有地形是东西向中部凹陷,在这个前提下将中部设计为雨水花园,增加海绵城市的活力。

4)文化融合原则。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深圳这座城市的各个文化符号,在设计小品、建筑等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到其中,带动公园的文化活力,也寓教于乐,营造和谐且新颖的文化氛围。

3 总体构思

中国山水画构图讲求如何围绕画材将对立关系的图像元素完美均衡地统一布置在一定的画幅之中[2],根据这种构图思维,在此次设计中以海浪波纹和爬山虎藤蔓做基本流线,以“寻踪”为主题,通过各式的声音和光影互动设计营造氛围,来体现人迹、海印、树踪和古痕四个小主题。顺应原有地形将地块进行平面分割,所交集的线条围合成一定空间,根据需要设置植物景观或进行铺装,区分出半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及各个功能区(见图4,图5)。

图4 东浩艺术公园注释平面图

图5 功能分区图

4 具体规划设计

4.1 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设于北边两个角点。最北广场上放置有景墙。景墙以中间斜线分割,左半边以毛石为主要堆砌材料,缝隙里种植佛甲草等,灯管埋于毛石后方;右半边以有机纤维管为支撑轴,内嵌灯管,长方形塑木块为单位,以长边为轴,可进行转动。在人为转动时,能形成互动。入口广场有足够的空间供游客集散,设置于角点能很好的聚集游客,同时也方便游客进入公园。开阔的广场在花坛的山坡草坪的聚拢下,有视线集中的效果,直指园区流线广场,欲扬先抑。

4.2 山坡草坪区

山坡草坪位于园区东西两端原有山坡,与休闲广场相接,根据原有地形的高差设计微地形。保留原有大树并进行地被种植,塑造出闲适舒适的山坡景观。植于园区边界的密林用于隔绝园区与外界,保有私密性的同时能让游客有一定的安静区,增加绿视率,满足生态环保需求。

4.3 中心广场区

中心广场在波浪纹的分割形成后,在其中设计了环形铺装和雨水花园。铺装中心放置小品;雨水花园形成植物景观,立面上形成波浪曲线,呼应“海印”;其余有铺装也有白砂,行走时产生声音互动;并在一些圆形铺装外设置旱泉,引入水元素。增加声音体验。公园景观设计中水元素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景布局能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朦胧意境,同时也增加了动态情趣[3]。旱泉的设置能和周围形成动静对比,因人具有亲水性,这水景也增加游客与景观的互动性。

中心树形小品呼应“树踪”,光线照射小品时铺在地上的影子又别有生趣,可转动的“树叶”设计可以在风吹或人为转动时发出声响,形成声景,产生互动(见图6)。

图6 中心广场区

4.4 流线广场区

以海浪的波纹交织形成广场的主要纹理,分割成的流线广场形成开放型空间,在山坡草坪和休闲草坪之间缓冲,体现“海印”这一小主题。用海浪的元素分割场地,并在这基础上设计铺装和绿地,体现海的印记。微地形立面上的波痕和中心广场雨水花园白砂的运用,也是“海印”的一部分。光赋予美以戏剧性[4],这一部分设计的U型玻璃景墙仿海浪形状,作为树池和坐凳背景,能承接树影。不仅能让游客感受海洋文化,投影下来的植物阴影也能很好的让游客接触自然,感受自然。

4.5 回廊游览区

这部分主要设计了一个地下展览回廊,来体现“人迹”这一主题。回廊用透光混凝土作为顶部,透光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装饰混凝土,打破了传统混凝土给人沉闷的感觉,赋予混凝土美轮美奂的色彩[5]。透光混凝土同时也是地表道路的铺装,呼应主体建筑的混凝土。行人在地表道路行走时,影子和声音会传到地下回廊,光影的交汇和声音的传递能联系地上和地下的行人,形成光影互动和声音互动,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和痕迹。在这里人是动因,是环境的主体[6]。

回廊入口上方用于防护的景墙是以龙岗区大鹏所城粮仓为原型的景墙设计,取色三角梅的玫红色,以大鹏所城砖墙为暗纹刻画于景墙上,体现“古痕”。透光材料的应用使得光打在上面时能营造氛围,与入口形成互动,防护的同时也打造景观(见图7)。

图7 回廊游览区

4.6 休憩草坪区

花境是在海浪波纹交织的基础上显现的花坛空间,在休闲草坪边界。在平面上呈现姿态各异的叶子图案,呼应主体建筑上的爬山虎,与艺术中心加强联系。

景墙设置在花坛后方,用白色半透明U型玻璃作为主要材料以呈接树影,做树影的“画板”。这里的光影体现更加直接和生动。风吹树影晃动和树叶簌簌作响,形成光影互动和声景,烘托“树踪”的小主题。

休闲草坪上放置弧形镂空景墙景观小品。小品整体材料为彩色U型玻璃,景墙的设计一方面呼应主体建筑的爬山虎,另一方面呼应“树踪”及“海印”两个小主题。相比单纯的植物群落景观刺激,试听组合的刺激对人的影响更大,植物群落景观加舒缓音乐和植物群落景观加鸟叫试听刺激对被测试者的生理和心理有积极的影响[7],因此在花坛座凳前设置景墙,不仅分隔空间,也让游客置身植物景观的同时能感受声音的互动,从而达到舒缓情绪的作用。东北角休闲草坪上设置有以龙岗区大鹏所城烟囱为提取元素的柱列设计,这不仅是游客拍照“打卡”的背景,也是防护或者分隔空间的功能性装饰。也呼应“古痕”的主题。在设计公园的小品时,引入了大鹏所城元素进行设计能体现地域文化符号,凸显深圳市传统古城的魅力。

5 地形设计

原地形由东西向中间逐渐递减,利用这一点和海浪形状线条的分割,形成有规律的东西向中间逐级递减的地形,模拟海浪的立面形式,能更好的聚风聚气,形成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东西向中间递减的格局使得中心广场在设计时成为最低点,利用这一点,对中心广场部分区域做雨水花园的设计。作为全园最低点,中心广场的雨水花园能很好的收集雨水,加上与白砂和旱泉的搭配能使得环境更加柔和而富有动态。

6 小品设计

6.1 镂空景墙

镂空景墙呼应主体建筑的爬山虎,凸显“树踪”及“海印”两个小主题,景墙整体材料为彩色U型玻璃,镂空图形为树干。景墙上用黑色有机纤维板镶嵌的弧形线条表示爬山虎及海浪,纤维板内嵌灯管。加上U型玻璃的透明材料应用,景墙两边形成透景和隔景,增加律动感(如图8所示)。

6.2 树形小品

中心广场设置的树形小品以钢为树干主体材料,蓝色半透明有机纤维板做“树叶”,“树叶”间以圆形轴线相连,使得“树叶”能在风吹时转动,形成声景。半透明材质的设置能在光照时形成光影效果。同时小品也是照明设备,夜晚灯光透过半透明有机纤维板进行照明,既避免光直射的刺眼,也能在夜晚风吹时形成灯光闪烁的场景,犹如夜晚海面的反光闪烁(见图9)。

图8 镂空景墙

图9 树形小品

6.3 镬耳墙廊架

北边的座椅廊架以大鹏所城建筑镬耳山墙元素为基础线性,加以象形美化,柔滑线条,以塑木为基本材料进行组装搭配,形成有遮蔽作用的座椅廊架。岭南特色的镬耳墙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满足游客休息需要,也赋予小品生命活力(见图10)。

6.4 烟囱柱列

东南角柱列以大鹏所城粮仓烟囱为意向,适当拔高,形成高度不一的柱子,将这些柱子围合空间排列,形成分隔空间的柱列,能形成透景,不断开空间之间的联系也分隔出小空间,增加景观感受,丰富空间。种植的三角梅从烟囱口延出,生动有趣又能塑造垂直绿化(见图11)。

6.5 海珠雕塑

放置于中心广场上白砂上的雕塑以珍珠和海浪为元素进行提取,以有机玻璃串联,内嵌灯管,有机纤维块以有机玻璃管为轴,可以转动。风吹或是有人拨动时能形成有趣的声音互动场景。夜晚时灯管散射光芒,透过有机玻璃块形成朦胧发光体,光影的呈现效果又别有一番滋味(如图12所示)。

图10 镬耳墙座凳

图11 烟囱柱列

图12 海珠雕塑

7 植物设计

山坡草坪区保留原有场地中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印度橡胶榕(Ficus elastica Roxb.ex Hornem.)的基础上利用设计地形东西向中间逐级递减这一点,在东西两端较高的地方种植香花植物如白兰(Michelia alba DC.)和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等,在地形作用下聚风聚气,增加香景体验。

岭南农村喜栽竹类,特别是丛生竹类[8]。在这个基础上,流线广场区在设计时有意在花坛中成列种植丛生竹类如箣竹属(Bambusa)、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单竹属(Lingnania)等中的一小型竹类,与U型玻璃墙交映的景观,具有美感又有岭南特色。

在花坛的植物搭配可以比较多彩一些,注意季相、花色以及乔灌木的搭配,种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搭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香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和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Jacq.)S.O.Grose);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 Willd.ex Trin.)搭配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桃 花 (Amygdalus persica L.)和 宫 粉 紫 荆(Bauhinia variegata L.);地被搭配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和白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地被搭配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豆梨(Pyrus calleryana)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Raf.)等。

而休憩草坪区一部分草坪用于种植观赏草如: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搭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小兔子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cv.‘Little Bunny’)和细茎针麦芒(Stipa tenuissima),花序漂亮成为欣赏焦点,有立面轮廓;金叶苔草(Carex‘Evergold’)搭配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金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金色观赏草能有提升明暗空间亮度的效果。

中心广场区的雨水花园的植物搭配,多用本土低矮植物如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石蒜(Lycoris radiata(L’Her.)Herb.)、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var.picta L.)、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等,这些植物耐湿且花期长、扩展力强、栽培简单、管理粗放。雨水花园主打地面装饰,与中心广场树形小品以及铺装中的白砂形成对比(见图13)。

图13 东浩艺术公园鸟瞰图

8 规划设计总结

东浩艺术公园的设计用强烈且有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把社区与东浩艺术中心联系起来,展现着中国山水精神的回归天然,不仅将中国美学可视化,也将中国美学的魅力带到游客心中。

通过规划及改造,东浩艺术公园将成为民治社区一个名片,也是周围居民及游客的休闲集散地,能作为深圳艺术公园对城市文化的思考和运用的一个例子。加上声景和光影设计的润色,给公园以丰富的互动体验,带动公园及艺术中心的活力,提升社区及城市整体形象,满足游客需求,并增强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这样的联系和文化融汇,引起游客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思考,重新认识深圳这座城市底蕴深厚但又厚积薄发的魅力。

猜你喜欢
小品公园景观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临宋人小品》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