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米饭

2020-03-18 12:39朱辉
新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气姑妈

朱辉

80年代的前8年,我一直在学校食堂吃饭,最后2年则在单位食堂吃。那时食堂里的饭大致分成4个计量单位出售,2两起步,然后是3两、4两、半斤。女生或女同事打2两饭的居多;男生、男同事打3两、4两、半斤的都有。

那时大多数人都不富裕,吃饭都是以饭为主,吃菜只是为了配合着能吃下去饭。食堂的潲水缸里每天都会有一些剩饭剩菜,量并不算很多,而且每天有人来收,拖到郊区喂猪,所以也不算糟蹋粮食。

随着快餐盒饭流行,有些食堂的饭渐渐不按分量卖了,而是按照“均码”分装进餐盒或餐盘。由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家吃饭不再那么猛了。“均码”的饭量,男性大多够吃,女性往往剩下不少,变成了餐余垃圾。其实这并不算一个难题,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就想出了办法,米饭按照分量分别以6毛、4毛、1毛出售,其中1毛对应的是50克一碟的米饭。原本这么做没毛病,的确有一些节食的女生一餐只吃1两饭。而且对于准备吃二三两的人,打2—3份1毛的不就行了。然而这家食堂还是冷不丁出名了,不少人认为“1毛钱米饭”太矫情,是做秀、应景、炒作。

假如50克一份米饭出现于北方某高校食堂,我多少会有一点小小的诧异,不过出现在江南,并不奇怪。去长三角旅游过的人都知道,路边快餐店里常摆着小份菜,一份往往只有两筷子的分量。而我姑妈在上海住了70多年,至今经常去路边摊买一个苹果或者两个鸡蛋。如果姑妈到我们这儿来,这么买东西,摊主恐怕会勃然大怒,认为是在消遣他。

为什么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往往更加务实,不太讲究不必要的虚荣?可能源于自信,因为并不穷,所以不担心别人因为自己“小气”而看不起自己。而许多并不富裕的地方,总有一些人穷大方,宁可糟蹋掉一些东西,也不肯被人视为“小气”,其实这恰恰暴露了骨子里的某種自卑。

不久前看了一位旅游达人环游世界的视频,在欧洲许多国家,买一个苹果、一根玉米都是很正常的事,店员一点不觉得是在给他添麻烦。可见诸如一份米饭50克,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估计算不上新鲜事,更别说上热搜了。

总会有那么一天,走遍全国各地,到处都有50克一份的米饭。即便到了以豪爽著称的北方,在摊上买一个苹果也不会被理解为“消遣”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务实才能不断进步。不必要的虚荣,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浪费社会资源。

猜你喜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气姑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实验室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月季花儿开
摊上了个小气妈
纠结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