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历史的“海满抗战”

2020-03-18 12:39和松
新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马占山江桥海拉尔

和松

1932年10—12月,爱国将领苏炳文、张殿久率领东北民众救国军在嫩江以西的海拉尔、满洲里一带,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史称“海满抗战”。这是继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之后,又一次震惊中外的中国人民武装抗日壮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宁和吉林相继沦陷,日军开始进攻黑龙江。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军事总指挥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于11月4日发动并指挥了著名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整个“江桥抗战”历时16天,共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陷,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 在弹尽粮绝、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马占山被迫率部退往克山、拜泉、海伦等地。

“江桥抗战”失利后,日军占领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并步步向嫩江以西富拉尔基至海拉尔和满洲里逼进。时任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地区警备司令兼海满铁路护路军司令的苏炳文与张殿久,沿嫩江西岸构筑防御工事。1932年9月27日苏、张在海拉尔领导发动了“九二七”起义,组建“东北民众救国军”。决定在嫩江以西的富拉尔基和扎兰屯、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等地抗击日军,拉开了“海满抗战”的序幕。

在“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誓师大会上,苏炳文、张殿久率众宣誓:为国家收复失地,为民族争求生存,为东北同胞驱逐敌寇,抗战到底。

抗日救国军以不足2个旅的兵力,用粗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3万多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终因力量相差悬殊,尚存的1700多人被迫退向西南,由张玉延带领,以游击战方式进入索伦山,后去热河参加冯玉祥将军的部队。苏炳文、张殿久、马占山等率残部和眷属、爱国铁路员工共计4000余人,乘7列火车,在苏军5架战斗机的保护下,安全撤入苏联境内。后在苏联政府的支援下,部分将领取道欧洲回国,士兵和群众分别从新疆、黑龙江回国。至此,歷时68天的“海满抗战”宣告结束。

“海满抗战”是继“江桥抗战”之后,北满抗战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海满抗战”的英雄事迹及其遗址遗迹,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惜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以拳拳爱国热忱来捍卫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猜你喜欢
马占山江桥海拉尔
阿干之歌
磨尔沟恋歌
海拉尔油田低产低效区块引效压裂治理技术
罗拥军艺术作品欣赏
“海拉尔杯”草原星第五届内蒙古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完美落幕
“海拉尔杯”草原星第五届内蒙古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威立雅绿色行动上海行 小小环境观察员参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
真的人,活的历史——写在《马占山抗日传奇》编后
从日军海拉尔筑垒地域看其对苏军事战略
浴血江桥——打响中国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