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探析

2020-03-18 01:16滕林峰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兴趣培养发展策略

滕林峰

摘  要:关注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教育向来被看作是学前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钢琴人才,就需要对钢琴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探究和构建。本文立足于当前钢琴教学的现状,对幼儿钢琴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钢琴艺术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幼儿钢琴教学兴趣化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钢琴教学;兴趣培养;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01-02

幼儿钢琴教学是钢琴学习的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且枯燥的过程。当前由于培训机构的专业性不强,家长的认识和引导的偏差,幼儿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等因素影响了幼儿的钢琴学习,因此在对幼儿进行钢琴教学时,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更要培养幼儿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1.幼儿学习钢琴的作用

(1)开发幼儿的早期智力。左半脑掌管着文字、言语、计算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右半脑掌管音乐、图形、方位等信息的分析处理。这是有名的左右脑学术,是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对左右脑分工的阐述。同时“莫扎特效应”的提出与有关实验的证明表示,聆听钢琴曲有助于提高推理能力等一系列智力的发展,智力包括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因素。

(2)提高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学习钢琴期间,爱好、情感表现、意志品质、自信心和气质等都得到了培养。这些个性品质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组成部分。学琴的过程,可以让幼儿的性格、个性心理得到发展,并且不断完善,提升学前儿童的内在品质、促进个性心理形成,还有助于幼儿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

2.幼儿钢琴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

(1)采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生产力。失去兴趣的努力都将会是不愉快的过程,唯有对钢琴学习充分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行动,才可以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的钢琴演奏,寻求更高的技艺。钢琴训练中最基础的是相对比较枯燥无味的手指练习和大量的音阶练习,如果不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学前儿童处在学习的萌芽期,他们乐于接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和富有故事情节的事物。要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热情,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引导、鼓励相结合的方法,让幼从内心产生共鸣,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多运用各种情景游戏或者故事作为引导。例如,教师给幼儿辅导钢琴课时,可以先不讲授节拍节奏、调性调式等复杂的乐理知识,让幼儿从认识五线谱出发,将五线谱的五条线和四间用五个手指直观形象表示出来,把音符比作小精灵在手指上跳跃,有的小情灵飞得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在不同位置的小精灵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并让小朋友在钢琴上找到对应音的位置。

通过几次的训练之后,幼儿基本可以掌握一小段音乐的弹奏。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采用了形象化教学方法,把幼儿熟悉的手形象地比喻成五线谱,将音符比作幼儿喜欢的小精灵。在这过程中,幼儿直接参与了探索,因此钢琴课变得愈加灵动有趣,也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2)融入多种教学法提高学习兴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也是当代应用最广泛的音乐教学法,它以教育心理学为原理,以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和人的创造性能力为根本,旨在让人们用一切感官来感受音乐,充分体验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看重并鼓励差异,允许幼儿对音乐有不同的见解,幼儿钢琴的学习亦是如此。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弹,完全照谱子去磨,这种比较单调的数学模式,对开发孩子的创造力是没有好处的。相反,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教学法,培养孩子多彩的想象力,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幼儿一起建立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去描绘音乐形象。事实表明,尽可能地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幼儿建立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才能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许多机构过分重视演奏技能,而忽略对音乐本身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往往表现在指法学的很好,演奏的技巧也掌握的很好,但是演奏出来的音乐比较空洞,单调,缺乏活力,音乐形象不丰满,作品没有感染力等现象。因此要从钢琴的教学过程入手, 用直观有趣,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感官充分参与,整体感受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感觉。在布置作业时,教师需结合每个幼儿的能力、练习进度、条件及练琴时间等因素决定其作业。如果布置新作业,教师应将每条乐曲示范一遍,简单地向孩子介绍作业的弹奏要点和该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幼儿在练习中多注意某些技术难点。比如,在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应注重布置对手指技能的训练,布置具有感染力的小乐曲,以此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五线谱时,充分利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幼儿参与性,用游戏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其中。在教学中,教师摈弃了传统的讲解方法,而是用颜色鮮艳的皮绳做成五线谱的五条线,給幼儿发一个啄木鸟手偶,让幼儿充当啄木鸟角色,去吃放在“五线谱”的虫子玩偶,从而达到认识五线谱的教学目的。

通过这类教学,结果表明幼儿对五线谱掌握得特别好。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中玩得非常开心,对五线谐的掌相程度也达到了用一般教学法难以达到的效果。这种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能让孩子激发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3)构建演出平台,为幼儿提供展现的舞台。人的兴趣需要通过实践发展,幼儿钢琴学习亦是如此。对于钢琴演奏兴趣的培养,教师需注重为幼儿搭建表演平台,为幼儿学习音乐开启兴趣大门,使幼儿体验到展示自我的成功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小组汇报课。 通过小组汇报课,幼儿们可以互相观摩学习,不仅增进幼儿的学习热情,而且容易激发其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同时,幼儿听到弹奏水平不如自己的时候,心理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练习钢琴的兴趣。另外,几个孩子弹奏了同一首曲子,正好可以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从而互相提高。其次,利用周末举办两个月一次的小型观摩音乐会。按照弹奏程度或者年龄将学生合理分组,邀请学生家长来校作为观众,并且指导学生挑选自己近期拿手的曲目进行演奏。尽管不同性格或者不同学习程度的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多次的这种小型演奏,能够有效锻炼不必要的怯场;从掌声之中能够得到鼓励;从演奏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另外,针对小型观摩音乐会,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表演突出和演奏完成不太好的小朋友均给予一定的礼物,以此激励幼儿在众人面前演奏。兴趣爱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培养,但能否长期保持,关键在于孩子的心态发展和学习情况,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创造良好环境,利用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和赏识教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钢琴的兴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钢琴教学是专业性的教学,钢琴教学的专业性让大多数教师把重点放在了技能的教授上,而不管幼儿有没有兴趣,盲目地开展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因此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只有让幼儿喜爱上音乐,才能让他们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参考文献

[1]马莎莎.皮亚杰心里逻辑研究[J].河北大学,2012

[2]樊慧英.手指活动与动儿智力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3]张海彬.心理学原期在儿童州琴教学中的作用[M].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兴趣培养发展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