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0-03-19 10:07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王益坚
小学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李白诗歌文本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王益坚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比较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情志。

一、比较阅读相同作者的不同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相同作者的不同文本,可以组织学生探究阅读相同作者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本,通过研究作者的行文风格、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教材文本中的人物特点及情感意蕴。

以古诗《早发白帝城》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李白的诗歌,逐一背诵出来。比如,写景的有《望庐山瀑布》,抒情的有《赠汪伦》《静夜思》等,温故而知新,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李白和他的诗歌。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李白写诗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逐一分析之前学过的李白诗歌的主要意思、写作技巧以及情感内涵。然后重点带领学生品读《早发白帝城》,引导学生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主要意思、情绪情感和李白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李白诗歌的丰富内涵,促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深入了解李白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表达,深化对诗歌大意的解读。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阅读,可以提升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这一类诗歌的共同特性,获得一种诗歌比较阅读的自主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比较阅读不同作者的同类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运用比较阅读的学习方式深入了解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对比阅读不同作者在写作特色、艺术技巧和语言风格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多角度阅读,活化阅读思维,不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写景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指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景物选择、写作内容、作者介绍及行文思路。通过阅读交流,不难发现两篇课文的写作内容都是景物描写,都是描写祖国山河的壮美,但景物位置不同,一南一北。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空间顺序,自上而下,从远到近,依次描写了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的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按照时间顺序来行文,从四季变换的角度来写景,展现了一年四季小兴安岭的不同景色,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从课文结构来看,两篇课文都采用了总分结构来组织材料。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比较阅读,深入研读了不同作者同类文本的写作特点。学生不仅熟练解读了文本,而且知道了同类题材不同的写作风格,感受了不同作家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更好地迁移到自己的写作表达中。

三、比较阅读相同作品的不同语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比较阅读相同作品的不同语言。研读分析一篇文本中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教材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比阅读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可以围绕文本人物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聚焦不同的语言片段,从中体会课文作者的写作特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对比阅读人物的不同细节描写,也可以提升学生人物描写的写作能力,可以走进文本深处和作者对话,不断提升学生解读文本内涵的能力。

比如,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教师在简介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比较阅读课文中蕴含作者情感的句段,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描写。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和“……从此没有再见面”,潜心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闰土的情感变化,深入解读人物的社会背景,真正体会到作者情感变化的深刻内涵,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比较阅读不同作品的写作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内容相似、难度相近的文本,从多个角度去品读文本,潜心体会不同作品的写作目的,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时,要运用举一反三的迁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比较研读不同文本的内容,从中习得文本解读的经验图式,形成切己的学习策略,便于他们自主阅读相似的其他文本。

比如,比较《揠苗助长》《亡羊补牢》这两则寓言,不难发现,两篇课文内容相似,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反映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寓意正好相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学习策略,对比分析这两则寓言蕴含的寓意,潜心感受寓意表达的不同情感。《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违背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是没有好的结果的。《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让我们懂得了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要立即改正,把损失和影响降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不同作品的写作目的,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迁移阅读方法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理解文本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李白诗歌文本
诗歌不除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歌岛·八面来风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