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下的小学数学复习教学

2020-03-19 10:07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数所学运算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戴 静

思维导图使用图像、线条、符合等将关键词清晰且层次分明地加以展现,图文并茂,可使学习者清晰地看到学习的重点以及知识点彼此之间的联系,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习者更加牢固、深刻地记忆相关知识。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数学复习中不仅可行,而且可获得良好的复习授课效果。

一、借助思维导图,串联数学知识

串联所学知识是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借助思维导图,串联所学知识,可明确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有助于其融会贯通所学。同时还可使学习者对照自身学习实际,及时查漏补缺。一方面,在授课中,教师可为学习者讲解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实际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鼓励其结合所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复习中鼓励其应用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增加复习趣味性。另一方面,围绕思维导图中学习者不易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针对性的训练习题,要求学生作答,以检验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保证学习者在复习中将每一个知识点弄懂。

分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复习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习者将其涉及的重点知识运用思维导图加以串联。通过图示,学生可清晰地看到分数重点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关概念、分数的运算等,很好地加深了对分数的印象。基于该思维导图,教师设计以下训练习题: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该题灵活考查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相关知识。学生认真观察给出的四个选项,可知其包括假分数、小数、带分数等。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可知,比较大小时需要将其化成同一标准,根据题意可将其全部化成小数,四个选项对应的小数分别是因此,最小的是,即B选项。通过该题目的讲解使学习者认识到复习中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认真听从教师的安排,对照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及时排查知识的薄弱点。

二、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关系

思维导图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多且零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可避免学习者在应用中张冠李戴,保证应用的正确性。一方面,教师在复习中给出某一主题词,询问学生与主题词相关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所学后认真地叙述出相关概念,搞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尤其要绘制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概念涉及的范围,帮助其在分析数学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判断。

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知识部分多边形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很多学习者搞不清不同多边形之间的关系,在解题中容易出错。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使学习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如三角形根据边的特点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根据角的特点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为了深化学生对多边形关系的理解,可设计以下判断习题要求学习者在复习时解答:(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2)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3)梯形分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上述判断题不仅考查了学习者对多边形概念的理解,而且考查了多边形之间的关系。对思维导图不难作出判断,显然上文中只有(1)说法是正确的。通过该判断习题的作答使学习者认识到,运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的正确认识。

三、借助思维导图,给予计算启发

小数运算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要提高小数运算能力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一般的运算方法,而且还要灵活应用已学的运算律知识。复习授课中,教师应注重运用思维导图给予学习者计算上的启发。一方面,复习中可以引导学习者逐一回顾所学的运算律知识,鼓励学习者用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并能熟练地运用字母进行表达。同时,使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各运算律,包括数学表达式以及具体例

子,如加法交换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b=b+a,例子为0.4+0.8=0.8+0.4等。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习者应用的灵活性,教师应给出相关试题,要求学习者分析解答,提高学习者应用运算律计算小数的意识。

小学数学的运算律包括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等,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律能很好地提高小数式题的计算效率。复习授课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立足思维导图内容,使其正确运用运算律计算有关小数的式题。例如教师出示以下习题要求学生解答,以更好地提高其计算能力:6.21×9+6.21。

该题目与所学的运算律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即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相关知识,又要求学习者牢固掌握小数的运算法则,能很好地考查学习者灵活运用运算律知识的能力。认真回顾积累的计算经验以及绘制的思维导图内容,学生不难解答,即6.21×9+6.21=6.21×(9+1)=6.21×10=62.1。通过该习题的解答使学习者意识到进行小数计算时不仅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应注重应用已学的运算律知识,不断提高小数运算效率。

四、借助思维导图,突破难点知识

小学数学中有一些难点知识,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理解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积累、总结,以更好地解答相关类型的试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销售问题、面积问题等。为使学习者突破这些学习的难点,复习授课时,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习者认真剖析上述问题中涉及的关键词,如工程问题中的每天施工量、天数、总工程量,以及销售问题中的成本、利润、售价之间的关系等,使学习者能够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于解题中。另一方面,结合思维导图,教师与学习者一起回顾与总结相关的解题公式,使其对照思维导图牢固记忆。同时,围绕难点知识创设相关的问题,学生亲身体会学习公式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熟练程度。

小学数学复习中,为使学习者突破难点知识,教师可根据授课经验绘制思维导图,使学习者牢固记忆与掌握相关问题的计算方法,使其通过思维导图可清晰地看到相关问题的一般计算方法,可使学习者在解答相关问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结合绘制的思维导图可创设以下问题:工程队计划用15天完成一条全长为4.8千米长的水渠修建工作。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出0.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内容,在充分理解每天施工量、天数、总工程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简易方程知识不难求解。可根据已知条件实际x天就完成任务,则(4.8/15+0.08)x=4.8,解得x=12,即实际12天就完成了任务。通过该题目的讲解使学习者掌握了重点问题的解题方法,大大提高了其解题能力,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复习授课中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重要作用,从整体上对复习教学内容加以总结,做好合理的应用规划以及应用准备,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各个击破学习的重点难点,顺利、高效地完成小学数学复习任务与目标。

猜你喜欢
小数所学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非所学
非所学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