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英语教学中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

2020-03-21 04:40鲍秀梅曾必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评价性工具性学习者

鲍秀梅,曾必好

(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学习者投入的概念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在美国,人们试图探索用学习投入的概念来帮助解决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厌学以及部分城市退学率增高的问题[1];在我国,学习英语的人很多,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英语学习投入产出和学习成效不成正比,不少学生甚至家长都对英语学习有抵触心理,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报道称,每年在考雅思的上百个国家中,我国考生的成绩总是排名末尾,这反映出我们英语教学效率低的问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全国高校春季学期无法正常开学,教育部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线上教学能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么,在线英语教学的效率如何呢?本研究将从学习者投入和教师支持这两个角度,调查在线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者投入,并探索影响学生学习者投入的教师支持因素,以达到提高在线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文献综述

(一)教师支持

教师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部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感知到的教师对其支持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支持并不是一个单维度概念,相关研究就维度的划分作了多种讨论,柴晓运等人(2013)认为教师支持包括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自主支持[2];在社会支持的领域,可以将其划分为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评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3],本研究选取的即是这四个维度。其中,工具性支持主要是指教师提供资源或者花时间处理教学相关事宜;信息性支持是指给学生提供信息和建议,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各种类型的指导;评价性支持是指给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有效的反馈;情感性支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对学生的信任和关爱[3]。

(二)学习者投入

学习者投入的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被认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经历。国外对学习者投入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学习时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学生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者投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Fredricks(2004)等认为学习者投入是学习者动机发展模式的行动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行为投入,还包括情感和认知投入[1]。行为投入指学习者在学习中所付出的时间和参与程度,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等。情感投入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Skinner,Kindermann和Furrer(2009)用热情、感兴趣、快乐等类词语来形容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投入,而消极的情感投入则包括焦虑、挫败、厌烦等[4]。后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同伴的互动联系也被加入到情感投入中。认知投入指学习者可以保持持久的专注力,通常包含元认知策略及其使用。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关于学习投入的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研究讨论了学习者投入的影响因素。在语言教学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着眼于“任务”相关因素[5-8],部分实证研究从学习者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探究了影响在线学习者投入的因素。而在非语言相关领域,许多研究者探索了如何使用量表的方式去测量学生的学习者投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Marcia D.Dixon(2010)[9]的《在线学习投入量表》(OSE)和Sun(2012)[10]等人的《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EDE),这些工具为在线学习投入的测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以上研究中,特别是在二语习得领域,研究者对教师因素的关注明显较少。

2018年起,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时借助“学习通”教学平台使用混合教学方法,但由于授课任务较重等原因,并没有对在线教学进行较为精心的设计,因而学生对线上平台的点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学习效果不如人意。恰逢疫情期间,笔者所在的院校组织教师对所有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专业课程,教师们借此契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在线教学中。因此,结合文献检索的结果和相关实践教学的感受,本文将从教师支持的角度探究其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疫情期间,A省W学院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所有专业课的线上教学,由于大四学生进入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准备工作,因此大四学生不在本次调查之中。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英语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共有632名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其中大一学生有254名,大二学生209名,大三学生169名,各年级人数都占到年级人数总数的83%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英语专业学生线上英语学习中所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在线上英语学习中所感知到的教师支持,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的学习者投入。

1.学习者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对于教师支持,本研究依据社会学角度对教师支持进行划分的模板[3],借鉴了柴晓运等人所编制的教学支持问卷[2]和马晨星为测量大学生教学激励编制的《学习者感知的教学激励问卷》[11](P22-25),结合线上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们的意见和学生线上学习感受的反馈,最终编制了《线上英语学习中学生所感知到的教师支持问卷》。问卷将教师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评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四个维度,共设置22个题项,其中工具性支持6题,信息性支持5题,评价性支持6题,情感性支持5题,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非常同意得5分,同意得4分,一般得3分,不同意得2分,非常不同意得1分。

问卷编写后,通过问卷星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预测,共发放预测问卷80份,问卷预测的结果通过SPSSAU20.0进行信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1 问卷各维度的信度分析

当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高于0.8时,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如表1所示,问卷中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高于0.8,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

常用的效度分析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该问卷的题目来源于经过相关验证的问卷,且经过数名教师的集体讨论,并结合了学生学习反思中的反馈意见,相对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通过SPSSAU20.0测量,KMO值为0.927,高于0.8;Barlett对应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该问卷综合效度高。另外,4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33.907%、20.587%、19.160%、9.221%,旋转后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2.875%>50%,这说明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被有效地提取出来。

2.学习者投入。经过对线上学习投入的测量工具所进行的研究,并结合我校学生线上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最终对学习者投入的测量采用Sun(2012)等人的《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EDE),该问卷从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学生线上学习投入进行调查。由于本问卷为经过验证的权威测量工具,因此没有进行再次的信效度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线上英语学习学生所感知的教师支持

研究者运用SPSSAU20.0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表2可以展现学生从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评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这四个维度感知到的教师支持:

表2 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各维度描述值

从表2可知,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各维度得分平均值均在4以上,说明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各维度支持满意度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纵观四个维度,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是信息性支持、情感性支持、评价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在信息性支持维度方面,学生感知到支持程度最高的是“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平均值为4.411,最低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平均值为4.161,说明在线上英语教学环境中,教师仍然强调英语学习的互动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学生们期待教师帮助其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更多的指导;在情感性支持维度方面,学生感知到支持程度最高的是“教师表达对学生学习进步的渴望”,平均值为4.297,最低的是“教师教学用语风趣幽默”,平均值为4.146,次低的项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轻松密切”,说明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中明确表达希望学生学习取得进步,但仍然需要努力拉进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毕竟语言学习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这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表现和锻炼自己;在评价性支持维度方面,学生感知到支持程度最高的是“教师表扬学生的优秀发言(包括口头、文字和平台点赞等)”,平均值为4.34,最低的是“教师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作品(包括在学习平台或直播中展示)”,平均值为4.103,说明学生能够明确感知到教师对其的表扬和赞美,并且期待形式更加具体的表扬,如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这也表现出学生对被关注的渴望;在工具性支持维度方面,学生感知到支持程度最高的是“教师能够提供视频、音频、PPT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平均值为4.498,最低是“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有一定难度”,平均值为4.163,说明教师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线上学习资源,然而学生们对学习材料难度的挑战性有更多的期待。

(二)线上英语学习学生的学习者投入

本研究首先运用SPSSAU20.0对问卷中其中两项进行重新编码(题目内容分别是我会假装在学习和我对线上学习感到厌烦),再对重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线上英语学习学生的学习者投入总体情况

表3显示,在学习投入总体情况方面,学生的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的得分都高于3.5分,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更是接近4分,说明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较高。纵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具体到各个维度的内容,在认知投入方面,学生得分最高的是“当我阅读课程材料时,我会确认自己是否明白材料内容”,平均值为4.008,得分最低的是“我会和同学讨论老师提出的复杂问题”,平均值为3.669,次之为“我会和其他人谈论我线上学习的内容”,平均值为3.684,其他各项关于自我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题项得分均在3.9上下,这说明学生在认知投入方面,因为没有课堂学习的环境,更倾向于自己解决学习问题;在行为投入方面,学生得分最高的是“我每天都遵守线上学习的规定,按时上课”,平均值为4.538,次之为“我可以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任务”,平均值为4.288,说明学生能够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任务,加上问卷中所统计的学生每天线上学习的平均时长是2.297小时,说明学生每天投入在线学习的时间是较多的;得分最低项为“我上课时会假装我在学习”,平均值为3.484,此项数据在描述分析前被重新编码,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得1分到5分,因此3.484的平均值加上中位数为4说明大部分同学在线上英语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认真学习的;在情感投入方面,学生得分最高的是“我认为线上学习很有趣”,平均值为3.706,其他各项(包括数据编码的题项)得分均在3.5上下,且中位数显示一半题项中位数为3,较之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差距较大,说明习惯了传统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学生们对这种线上英语学习的方式还处在一个适应的过程中。

(三)线上英语学习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查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作为因变量,以教师支持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对统计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教师支持对学习者行为投入的影响。本文首先将行为投入作为因变量,教师支持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4。

表4 教师支持对行为投入的影响

从表4可知,模型R方值为0.294,意味着教师支持可以解释行为投入29.4%的变化原因。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0.05,这说明教师支持对行为投入产生显著影响关系。其中工具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213,且p=0.000<0.01,意味着工具性支持会对行为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情感性支持回归系数值为0.071,p=0.143>0.05,意味着情感性支持并不对行为投入产生影响关系;评价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009,p=0.872>0.05,评价性支持也不会对行为投入产生影响关系;信息性支持回归系数值为0.144,且p=0.006<0.01,意味着信息性支持会对行为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综上所述,教师在线上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包括资源的提供、任务的设计、互动鼓励、思维拓展等,都会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英语专业课程上。

2.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情感投入的影响。以情感投入作为因变量,教师支持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5。

从表5可知,模型R方值为0.251,意味着教师支持各维度可以解释情感投入25.1%的变化原因。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0.05,说明教师支持能够显著影响情感投入。其中,工具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367,且p=0.000<0.01,意味着工具性支持会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情感性支持的回归系数为0.280,且p=0.001<0.01,情感性支持也会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评价性支持回归系数值为-0.216,且p=0.025<0.05,意味着评价性支持会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信息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186,p=0.035<0.05,信息性支持也会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以上发现和研究的预计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认为假设教师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具体的、表扬性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会提高。但数据表明,评价性支持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反而成负向关系,通过同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交谈我们发现,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评价反馈会使学生在在线学习中有强烈的压迫感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3.教师支持对学习者认知投入的影响。接着,以认知投入作为因变量,教师支持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6。

表6 教师支持对认知投入的影响

从表6可知,模型R方值为0.234,意味着教师支持的四个维度可以解释认知投入23.4%的变化原因。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0.05,说明教师支持对认知投入有显著影响。其中,工具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170,且p=0.013<0.05,意味着工具性支持会对认知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情感性支持的回归系数值为0.221,且p=0.001<0.01,情感性支持也会对认知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评价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的p值皆大于0.05,因此这两项并不会对认知投入产生影响关系。综上所述,倘若教师能够精心设计线上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并保持与学生之间轻松的密切关系,学生会加大对学习的认知投入,这与我们的假设有一定的出入。

四、分析与讨论

(一)重构教师角色

首先,从以上数据统计结果不难发现,教师提供的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是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最直接的体现,从而关联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在不少高校,英语教学团队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手工家庭作业模式,一个教师担负着教学过程中的全部任务;而在线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资源收集和管理、教学软件使用等多方面技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个教师完成这些工作是不切实际的,且缺乏有效的教师支持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需要具有更多更强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不再只是传统教学中的讲授者,其角色亟需转换和重构:第一,全体教师需要接受更高标准的关于技术的使用、知识的呈现、任务的设计等培训,“这也意味着需要体验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结构与传递式教学的比较,以及技术如何适合每种教学方法”[12],转换为技术型大学英语教师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第二,在线教学绝不是传统教学的生搬硬套,教师们应当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团队合作体,多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深层次的问题,教授学生更高难度的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性知识;换言之,教师应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以及学习资源的提供者”[13];第三,研究伊始,我们认为给予学生有效、快速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更高的学习投入,但研究数据显示评价性支持不会对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产生显著的影响关系,并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英语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也使我们认识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在线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挑战之一是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尝试多种途径评价和监督学生们的学习,但却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线教学中教师可多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帮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活动[14];同时,教师应当合理提供评价性支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运用,避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在线教学优秀的课堂管理者。

(二)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课程参与热情

在对问卷统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数据中,有一项研究结果是令人吃惊的,那就是教师支持对学生情感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提供的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都会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评价性支持会对情感投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此次疫情期间,教师和学生分别在手机或电脑的两端,学生之间也是互相独立的,因此学生很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孤独感。因此,加强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降低学生学习的孤独感。在线课堂不仅仅是传统课堂的复制,其内容的设计也需要注意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应当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表达自我、同教师交流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在线课堂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结合,这样我们也可以培养学生更多的技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五、结语

新冠疫情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它使得在线教学获得了快速的大规模提升。本研究通过对某一省属高校632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线英语教学中教师支持对学习者投入有显著影响,这将对高校英语教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或混合式教学有积极启示。广大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在线教学、重新审视教师角色,通过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从而使之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这也将有利于建设一支优秀的智慧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评价性工具性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向量的巧用
俄语反语理解的核心机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