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文物考古工作概述

2020-03-24 05:24张文平丹达尔
草原文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阳山长城古城

张文平 丹达尔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乌拉特中旗地跨阴山山脉南北,山南是后套平原,山北是乌拉特草原。这里的阴山山脉,自秦汉以来,一直有阳山之称,以位于黄河北河之北而得名。

2007 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拉特中旗开展的文物考古工作,主要有以下四项,依次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德岭山古城考古发掘、新忽热古城考古发掘。

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时间为2007 ~2012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了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项目办公室,指导全区的文物普查工作。乌拉特中旗文化文物部门组建了独立的调查队,全旗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127 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北方游牧民族遗存,有居住址、岩画、石构墓等;一类是中原农耕文化遗存,有长城、古城等。乌拉特中旗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编汇的《朔北风物——乌拉特中旗文化遗产概览》一书,集中反映了乌拉特中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

图一 乌拉特中旗长城与古城分布示意图

二、长城资源调查

长城资源调查为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大型文化遗产专题调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同样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置了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办公室,统一领导全区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国家文物局规定的统一田野调查时间为2007 ~2010 年,乌拉特中旗的田野调查工作集中于2010 年开展,当时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办公室在乌拉特中旗组建了3 支调查队,依次为巴彦淖尔市战国秦汉长城调查队、乌拉特中旗汉外长城南线调查队、乌拉特中旗汉外长城北线调查队。3 支长城调查队,调查了乌拉特中旗境内的三条长城线路,由南向北依次为阳山汉长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共调查长城墙体523.124 千米,烽燧292 座,障城77 座(图一)。

图二 查干敖包长城9 段(西-东)

图三 罕乌拉长城6 段(东-西)

以前的认识,多将阳山汉长城看作是秦长城,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派大将蒙恬所筑。本次调查中,发现分布于阳山之上的长城,主体是汉长城,其中乌拉特中旗以东部分属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的汉长城,从乌拉特中旗至磴口县为“筑朔方”形成的朔方郡汉长城。秦始皇从公元前214 年开始派大将蒙恬于阳山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到公元前209 年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长城修筑工程停止。由于修筑时间短,秦长城断续分布于阳山之上的要道关隘之处,遗迹很少。而西汉王朝从公元前127 年开始构筑阳山长城,通过常年不断的经营,形成了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至于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大书特书秦始皇修长城之事,属于史家的春秋笔法,司马迁对汉武帝修长城、攻打匈奴等穷兵黩武之举颇有怨言,但无法对当今圣上秉笔直书,只能转嫁到秦始皇头上。

从《史记》的记载出发,将分布于阳山之上的长城称作秦长城,与从实地调查的认识出发,将分布于阳山之上的长城认定为汉长城,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后者是考古学证史、补史功能的体现。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 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①。《史记·匈奴列传》的这一段记载里,“河南地”大体指今后套平原地区,“筑朔方”意为修筑了朔方郡长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指修缮利用了北假中之北阳山之上的秦长城。

朔方郡长城属于单纯的汉长城,大体以石兰计山口所在的狼山沟为界,以东的汉长城绵延分布于阳山北坡之上;到狼山沟以西,开始转向山前台地,而且绵延的墙体为断续的当路塞所取代。朔方郡汉长城自东向西分别归属朔方郡中部都尉(与渠搜县同治,治所在今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古城)、西部都尉(与窳浑县同治,治所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保尔浩特古城)管辖。西部都尉的塞道为鸡鹿塞,在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哈隆格乃沟;中部都尉的塞道,在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达拉盖沟,达拉盖沟在汉代名为满夷谷②,塞道名为满夷塞。

经调查,乌拉特中旗境内的阳山汉长城墙体长164.427 千米(图二、三),沿线分布烽燧267 座,障城4 座。障城一般为都尉之下的候官治所,每个候官又管辖若干部,部下辖若干燧,部、燧均驻治于烽燧之中。属于部治所的烽燧,一般驻有士兵5 ~6 人;属于燧治所的烽燧,一般驻有士兵2 ~3 人。阳山汉长城沿线调查发现的障城数量明显偏少,大多数可能已破坏无存;初步估算,乌拉特中旗阳山汉长城沿线应分布有障城10 座左右。这些障城作为候官治所,管辖的具体长城墙体范围、烽燧数量,均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 年),派光禄勋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与五原塞外列城同时完成的,还有汉外长城北线、汉外长城南线,统称光禄塞,属于汉代外城的主要组成部分。五原塞外列城东起今包头市固阳县昆都仑河上游以西一带,西至阿拉善盟洪果尔山南麓一带,分为并排的两列,其中北列大体与汉外长城北线时代一致,南列大体与汉外长城南线时代一致。汉外长城南线分布于乌拉特草原的南北分水岭之上,汉外长城北线分布于乌拉特草原与大漠的分界线之上。通过外城的修筑,西汉王朝将匈奴的势力彻底驱逐至大漠以北。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 年),在汉朝持续不断的武力打击之下,匈奴势衰,对汉王朝边塞的威胁解除,汉朝罢省了外城,长城防御线退至阳山一线。

通过调查,乌拉特中旗境内的五原塞外列城,共有边长100 ~130 米的障城21 座。乌拉特中旗境内的汉外长城南线,长城墙体长171.44 千米,沿线分布有烽燧25 座,障城70 座;乌拉特中旗境内的汉外长城北线,长城墙体长187.257 千米,沿线分布有障城3 座。汉外长城南线、北线的障城,形制与五原塞外列城的障城相似,为100 ~130 米的方形障城。而阳山汉长城沿线的障城,边长多为23.1 米或46.2 米,最大的可达69.3 米,为汉代的十丈或十丈的倍数。

阳山汉长城防御体系完备、严密,到汉外长城南线、北线,防线越来越简单,这就是主防线与外城的区别所在。阳山汉长城南侧的后套平原之上,广布郡县,有中原移民从事农业生产;而阳山汉长城至外城之间,则是单纯的军事防区。

三、德岭山古城考古发掘

德岭山古城位于乌拉特中旗同和太牧场东南约15公里,西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约22 公里。城址地处罕乌拉山北麓、芦草沟北口处的一座孤山之上,朔方郡汉长城径其南侧山脊之上东西穿行,海流图河与乌兰额日格音高勒河汇流到古城西墙下的德岭山水库。

2017 年6 ~9 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德岭山古城进行了为期4 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古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性,山上构筑石墙,近平地处则夯筑土墙,周长达5850 米(图四)。发掘区域集中于古城东半部,因水土流失,揭开地表即暴露文化层,遗迹均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清理居住址5 座、灰坑1 座,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器形多见罐。对东城墙打探沟作了解剖,城墙土夯而成,宽2.4 米,残高1.4 米,夯层厚约10 厘米。距墙体外6 米处有护城壕,壕沟剖面呈锅底形,上口处宽6米,深0.5米。古城出土陶器,有东汉以后的匈奴文化因素,也有北魏早期的文化因素,以后者居主要地位,下限在5 世纪30 ~40 年代。

德岭山古城东南约30 公里的后套平原之上,有北魏六镇之一的沃野镇(今乌拉特前旗根子场古城)。据《魏书·刁雍传》记载,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刁雍担任薄骨律镇将,需要从薄骨律镇往沃野镇运粮,原来走的是陆路,刁雍上表太武帝拓跋焘,讲道“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③,走陆路太困难,刁雍建议造船改走黄河水路。根子场古城位于黄河北河东北角外侧,薄骨律镇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近300 公里。北魏初年,一尺为24.2 厘米,300 公里与北魏八百里大体相符。从薄骨律镇到根子场古城,当中隔着库布齐沙漠和后套平原,而且需穿越黄河;而走水路的话,可顺着黄河北河径直而下。由此可知,根子场古城于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已是沃野镇镇址。

图四 德岭山古城及周边环境航拍图(上为东)

据《魏书·地形志》记载:“朔州,本汉五原郡,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④。这里讲的是六镇之一的怀朔镇沿革,延和二年为公元433 年。从5 世纪30 年代开始,北魏王朝开始在漠南构筑六镇,薄骨律镇、怀朔镇、沃野镇属于西三镇。怀朔镇于433 年建镇,薄骨律镇于436 年建镇,但沃野镇建镇时间史籍缺载。德岭山古城有可能是5 世纪30 年代初建六镇时的沃野镇,后来由于后勤供给困难,向南迁治于后套平原。

四、新忽热古城考古发掘

新忽热古城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苏木所在地城圐圙村北约600 米,地处阴山以北乌拉特草原东南低山丘陵环抱的盆地之中,北方为草原坡地,南方为草原,有两条河流于古城南侧汇聚,分别为古城西侧的摩棱河与来自古城东北方向的摩棱河支流朝鲁图河。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20 米,东西宽约770 米,方向为190°。唐朝一丈约等于现代3.07 米,则新忽热古城的建筑规制为,南北长三百丈,东西宽二百五十丈。城墙现存高度最高可达9 米,底部残宽平均为8 米,保存较好的墙体顶部宽约4 米。墙体建造方法为夯土版筑,建造时采用纴木结构,东、南、西三面墙体建造材料为粉土,北墙建造使用了灰土。东、南、西三面墙体中部各设有1 座城门,城门外均带有长方形瓮城;城墙东南角、西南角保留有角台;墙体上有马面共计17 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墙体各4 座,北墙5座,马面之间的墙体长度平均为130 米。此外,距城墙70 ~80 米外筑有一周低矮围墙,因朝鲁图河常年冲刷,围墙仅存部分北墙和南墙,整体保存差,宽5 米,残高0.5 ~0.8 米(图五)。

2018 年6 ~8 月,作为新忽热古城保护修缮工程的工作内容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主要是对古城东门、东瓮城门和城内建筑址作了清理,累计发掘面积360 平方米。

因考虑清理后遗迹的保护问题,对古城东门未作全面揭露,只是对城门上部作了清理。东门位于东墙中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6.5 米,南北宽3.9 米,方向为102°;门道两侧墙壁上各有9 个柱槽;城门北侧墩墙为夯筑,下宽上窄,剖面呈梯形,基宽16.5米,顶宽1.3米,距墙基残高12 米,夯层厚12 ~15 厘米。东瓮城门现仅保存北半部,南半部采取了筑墙封堵的措施;残存门道南北长4.6 米,东西宽4.8 米,残高2.3 米;门道两侧墙壁上残留柱槽,各计4 个,由此推测,加中心立柱后于每一面墙壁各设9 个壁柱;门道内的踩踏面以黑土堆筑,土质坚硬,厚0.6 米。

图五 新忽热古城航拍图(上为西北)

城内建筑址位于古城中部偏北处,北距北城墙约100 米,处于古城南北中轴线上。据地表遗物散落范围,于建筑址西侧边缘处布置5 米×5 米探方2 个。经清理发现,在建筑址地面上保留有一层保存较好的白灰面,厚2 ~4 厘米,分布范围占2 个探方面积的三分之二;于近探方东北角位置清理出一方柱础石,平面呈方形,边长约0.7 米,石面上有清晰的斜线凿痕。古城城内、外地表可采集遗物较少,发掘出土的砖瓦、莲花纹瓦当等均为唐代遗物(图六)。

新忽热古城在山间盆地两河之间的位置建城,并在布局上不设北城门,以防止主要来自北方的敌人,有利于古城的防守。古城处于两河之间,由于东侧公路的建设,古城东边摩棱河的流向被公路改变,河水流入城内,造成严重破坏,城墙东北角台和西墙的中段墙体均由于河流冲刷导致坍塌或消失,古城地面河流冲刷迹象明显。

关于新忽热古城的行政建制,由于采集遗物较少,一直争议较多。经过本次清理发掘,初步考证现存城邑为唐城。天宝八年(749 年),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于此修筑了横塞城,为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治所,任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天宝十二年(753 年),移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于永清栅北筑城,改横塞军为天德军,天德军军城即为乌梁素海水淹的乌拉特前旗土城子古城⑤。

图六 新忽热古城出土莲花纹瓦当

新忽热古城北侧的山丘上,可见数座南北向并列分布的烽燧,紧邻古城的烽燧命名为新忽热烽燧。这些烽燧,与新忽热古城极有可能属于同一时代遗存。

五、相关认识

(一)西汉王朝的长城防御、唐朝的军镇防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两个类型的代表。长城防御是一种全面的线性防御,投入人力、物力极大,非强国不能为;另一方面,长城防御的对象,也必然很强大,否则防御方不会修筑规模如此庞大的军事工程。军镇防御是一种点状防御体系,投入较修长城小,防御面也小。弱国防御,只能采用军镇防御。唐朝为强国,也搞军镇防御,主要原因在于防御的对象较弱,对唐朝威胁不大,因而毋须修长城。

在阳山汉长城的保卫之下,西汉王朝于河套平原之上广置郡县,移民屯垦,形成了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高峰。今天的河套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汉代古城,古城周边可见大量汉墓。守护汉城、汉墓的,应该是汉长城,而不应该是长期以来受《史记》误导的“秦长城”。河套平原之中的后套平原,沙漠之间河湖沼泽纵横,战国时期的赵、秦两个诸侯国望而却步,短暂统一的秦帝国也只能跨越阴山进入北假中,未来得及向西进入后套平原。对后套平原的农耕开发,必须具备高超的水利技术和大量的农业人口这两个先决条件,只有到汉武帝时期才得以实现。

北魏、唐朝、西夏,均采用了建立军镇的方式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北魏建有六镇,今天的乌梁素海西北岸有六镇之一的沃野镇。德岭山古城东南距根子场古城不足30 公里,非常有可能是沃野镇的初址。位于山北的德岭山古城的防御性,较位于平原地带的根子场古城强。但德岭山古城的缺陷在于山北给养困难,难以维持大规模的军队驻守,如果北方来敌威胁不大时,迁治山南更利于长期守卫。这与唐朝将横塞军迁治天德军,是同样道理。

唐朝为大国,军镇建得很雄伟,新忽热古城是一个典范。西夏是一个小国,只能建小的军镇,黑水镇燕军司(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黑城古城东北小城)、白马强镇军司(今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查干克日木古城)的治城都是边长240 米的小城,由此推测黑山威福军司治城斡罗孩城亦不过如此。所以,以前有人认为新忽热古城为西夏斡罗孩城⑥,从城邑规模上看,也是难以成立的。

从新忽热古城东门的封堵现象来看,唐代以后的确对该城邑有过沿用。以前,地方文物工作者在城内采集有黑釉瓷片等,被认作西夏遗物。从新忽热古城的位置来看,极有可能为辽朝所沿用,与防御线主要在阳山以南的西夏形成对峙之势。摩棱河南谷口处的台地之上,就有西夏的城圪台古城。位于新忽热古城西北约70公里、汉外长城北线北约6 公里处的白音郭勒古城,也极有可能是一座沿用自西汉塞外城障的辽朝边防城。

(二)后套平原北侧的山间通道很多,自古以来一直利于人马通行的,自西向东有乌兰布拉格峡谷、哈隆格乃沟、达拉盖沟、石兰计山口北侧的狼山沟、海流图河所在的河谷芦草沟、摩棱河河谷等。汉代,用作军事性塞道的,乌兰布拉格峡谷设有西河郡北部都尉管辖的眩雷塞,哈隆格乃沟设有朔方郡西部都尉管辖的鸡鹿塞,达拉盖沟设有朔方郡中部都尉管辖的满夷塞。

由于《水经注》的记载与考古发现难以完全吻合,关于高阙塞所在,一直争议较多⑦。以考古调查成果为出发点,可知战国赵长城的西端在乌拉山西端,但赵长城沿线仅见障城,不见烽燧,赵国并没有形成塞的军事建制。所以,《史记》记载赵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⑧。这里的高阙,并非高阙塞,而是“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一线形成长城防御体系,高阙作为赵长城西端一个大的地名,大体指今天的乌拉山山系。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秦朝大将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⑨。这里的高阙,依然为乌拉山之名。据研究,秦朝为高阙赋予了新的象征,是统一后的秦帝国的北方国门,形成了“直道——高阙”防御体系⑩。秦直道虽然最后没有完工,但它的修筑规划是南起云阳甘泉宫,北至九原。从九原向北,经昆都仑沟进入北假中,昆都仑沟应是秦朝高阙北出北假中的主要通道,具有国门关隘的作用,当时或即名为“高阙关”。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年)、元朔五年(前124 年),卫青北伐匈奴所至高阙,均为乌拉山⑪。

乌拉山山势陡峭,形似高阙;狼山石兰计山口处,小狼山、大狼山东西耸立,远望似双阙对峙。北魏时期,沃野镇之下的戍城高阙戍,大体位于这一范围之内(图七)。同一个名称,被两个地方用作地名,而《水经注》误记为一个地方,最后引起了今天研究者的纷纭讨论。对于历史上地名的误会,其实不止高阙,还有很多,需从考古学研究出发予以仔细辨识。

图七 小狼山、大狼山东西耸立的石兰计山口(南-北)

从满夷塞向西南约100 公里,可抵达鸡鹿塞。汉代以后,哈隆格乃沟已极少通行,北魏、唐朝、西夏、元朝等,均以达拉盖沟为主要通道。石兰计山口山前约15公里处的高油坊古城,现今所见为元代城邑,为兀剌海路治城;其下叠压的,应该包括西夏边长240 米的斡罗孩城、唐代初建的西受降城、西汉朔方郡临河县⑫。摩棱河河谷向南的后套平原东北角,有北魏沃野镇、唐代天德军、西夏城名无考的城圪台古城;摩棱河河谷北端,则有唐代横塞军军城新忽热古城。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受降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栅,谷北口有归唐栅,车道也,入回鹘使所经”⑬。中受降城旧址在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汉代、唐代均位于黄河北岸,呼延谷即昆都仑沟。过黄河至中受降城,经呼延谷至达拉盖沟一线,唐代依然是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所在,一般称作回鹘道,其中突厥以北、回鹘以南段在唐太宗晚期以“参天可汗道”而知名。

(三)考古学对阴山—河套地区历代长城、军镇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不同历史时期的北疆防御体系,历史地名的探究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非终极目的。在这一过程之中,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必须得到充分的结合,方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

考古学追求实证,譬如通过对阴山—河套地区战国秦汉长城的调查,发现西汉王朝在这一地区至少修筑有阴山长城、阳山长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四条线路,形成了层层防御的结构⑭。通过对出土汉简的研究,目前已建立起“边郡——部都尉——候官——部——燧”五级西汉长城沿线军事防御机构⑮,阴山长城的防御体系完全可与之相对应,在云中郡、五原郡管辖的阳山长城及汉外长城南线、北线又新发现了“城都尉”一级军事建制,与部都尉大体为同一级别。历史时期考古学成果通过史料的解释,丰富了考古学研究的内涵,形成了真实的历史。

有的历史学家曾讲到,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来源于史料,但是史料并不等于历史,史料的局限性极大:有较为完备的史料,也有残缺不全的史料;有正确的史料,也有错讹百出的史料;有秉笔直书的史料,也有含沙射影的史料。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史料性非常强,历史地理意义很大,而且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但是,《水经注》的错误也很多,历史地理学界对其有客观、中肯的评价⑯。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要注重史料,让史料丰富考古学研究成果,但不能削足适履,将史料生搬硬套于考古学研究之上,这本身已丧失了考古学的学科价值。

让考古学回归于考古学,客观辨析史料,让史料起到丰富考古学成果的作用,最后上升到历史地理意义的层面解释山川大地。只有这样,考古学研究成果才能够真正转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记:该文为笔者于2018 年8 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党委宣传部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联合举办的“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乌拉特中旗汉唐历史学术研讨会”的发言稿,发表时有所改动。

注 释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 年。

②满夷谷见于《后汉书》记载,鲍桐《受降城和满夷谷考》(刊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 年1 期)一文有专门考证,但将满夷谷误定于乌不浪口。满夷谷不在乌不浪口,而在其西的达拉盖沟,乌不浪口是近代以来新开辟的一条沟通后套平原与漠南草原的通道。

③《魏书》卷38《刁雍传》,中华书局,1974 年。

④《魏书》卷106《地形志》,中华书局,1974 年。

⑤张文平:《横塞军,唐王朝边防决策失误的产物》,《中国文物报》2018 年4 月6 日。

⑥鲍桐:《兀剌海城地望和成吉思汗征西夏军事地理析》,《宁夏社会科学》1994 年6 期。

⑦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文史》2005 年第3 辑。

⑧《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 年。

⑨《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 年。

⑩曾磊:《秦代的国门规划 》,《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年。

⑪《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59 年。

⑫陆思贤、郑隆:《内蒙古临河县高油房出土的西夏金器》,《文物》1987 年11 期;石坚军、张晓非:《蒙古经略西夏诸役新考》,《西北民族论丛》第十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

⑬《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 年。

⑭ 张文平:《汉代五原塞考》,《草原文物》2018 年1 期。

⑮ 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 年1 期。

⑯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年。

猜你喜欢
阳山长城古城
Spring Outing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小刺猬的烦恼
守护长城
关于保护阳山荡景区白鹭群的建议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