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方向,抓好落实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2020-03-24 08:51肖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教师队伍

肖娜

在11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他以《明确方向,抓好落实——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题,提纲挈领地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目标。

扎实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

首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作深入剖析。其次,大力解决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

如何让教师下得去乡村?一是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2019年,国家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8321人,同时,28个省份每年培养4万多名公费师范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此外,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每年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1000余名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种种数据反映出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力度。二是加大特岗教师计划实施。2018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8.52万人,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的3.78万所农村学校。2019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10万人。三是加大教师援派力度。2019年,国家共选派9310名内地优秀教师赴新疆、西藏支教。四是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五是加大银龄讲学计划,即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首批中西部8个省份实施以来共招募1800名优秀退休教师,破解乡村学校“缺师少教”难题。

如何让教师愿意留在乡村?一是把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摆在首位。2013年起,国家开始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累计核拨综合奖补资金196.8亿元,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约130万名乡村教师。2018年,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基本实现政策全覆盖。二是深化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职称指标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三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让合格的乡村教师成为“体制内人”。四是强化荣誉表彰。国家每年评选乡村优秀青年教师,不仅给予他們物质上的奖励,还将他们纳入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进行培养。此外,给从教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待遇、编制、职称……种种暖人心的举措,让乡村教师真正安下心、扎下根。

如何让乡村教师教得好?老师教得好,拿出硬本领,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任友群指出,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投入170多亿元到国培计划中,培训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超过1500万人次。此外,集中培训、送培到校、线上培训等方式全部展开。通过培训,乡村教师基本都能掌握网络、电脑等现代技术的使用,让乡村的课堂步入现代化、变得丰富起来。另外,引导县域内校长、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推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实施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先行先试,有效破解了教师流动制度的瓶颈。

大力推动乡村教师校长素质能力提升

一方面,教师和校长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对教师和校长培训的体系、培训的能力尚不能满足需要,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教师和校长培训要坚持方向、强化体系、提质增效、持续发展。

同时,理顺乡村教师和校长培训的思路。一是抓模式,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二是抓示范,要抓好关键人群和创新模式的示范。三是抓保障,将各地培训情况和经费保障列入政府督导的重要内容。针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一对一”对口帮扶培训项目,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全覆盖。在培训平台方面,联合移动互联网企业,打造教师移动学习终端,让名师专题课堂、双师教学、远程协同教研等形式触手可及。推进分层分类培训,聚焦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此外,加大送教下乡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是今后的重点目标。

(肇庆学院)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生教师队伍
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